艺术的善与恶

2018-11-1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0
1440次浏览
作者:苏刚 

  原标题:深知罪恶,但不宣扬罪恶 

  我们身处一个以视觉文化而不是以印刷文化为主导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艺术的创造正在被视觉的、影像的逻辑所改变、所左右。在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文化语境中,除了那些能够被法律、法令所约束、所控制的空间,还存在着一个法律与行政命令效力之外的伦理道德领域。在这个领域内我们看到了璀璨的繁星,也看到了无底的黑洞……我们深知,它的指向始终是人心、自我。自律与自省是伦理世界最重要的精神律令。

  罗曼·罗兰说:“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在艺术高举真、善、美的火炬奋勇前进时,大多数人忽略了假、丑、恶的黑暗。其实,艺术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歌颂,更是对现实生活中假、丑、恶的超越。马蒂斯说:“我希望,一个疲倦的、伤心的或是困惫的人,可以在我的画前享受到片刻安宁。”

  艺术家的良知在于深知罪恶,但不宣扬罪恶。这是因为不知道人性罪恶的黑暗,就不知道人性超越的艰难与艺术圣洁的价值。

  何为良知呢?它的英文是conscience,在英汉词典中,被翻译为“天赋的道德观念”。conscience的本义是“共同知道的状态或行为”,后来演化为“良知”之意。儒家经典《孟子·尽心上》中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对比可知,西方文化关注良知所达成的集体共识,儒家经典关注良知所表现的个体自觉的状态。无论东西,“良知”一词都指向了一种不用刻意讨论或思考而达成的基本准则。然而,在当下价值观剧烈变革的年代里,追问基本共识的内涵成为一个学术热点。这无可厚非,因为人类认知是在不断追问中取得进步的。

  整体来讲,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反映,艺术家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只是,人性如此丰富,只有一部分被艺术家发掘并表现了出来。

  按照天主教义界定的人性“七宗罪”,包括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在艺术作品中,“七宗罪”均有表现。仅以第一项“暴食”来讲,弗洛伊德笔下的胖女人体画作可谓尽人皆知。在最初的视觉震撼之余,可以清晰感知画家对于“真”的追求,对人类精神状态颠沛流离和动荡不安的心态塑造。对于画家来讲,只有把这种真实表现出来,他的画才有意义。书敏在文章中写道:“与其说画家笔下表现的是赤裸裸的芸芸众生相,不如说是对形形色色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把握。你反复观瞻,再三咀嚼,在他的作品中,对那种存在于当下人类精神世界的通病,比如冷漠、焦虑、迷茫、空虚及无聊心态等都有着深层表现,鞭辟入里,刻画入骨,吸引人不由自主走进其中,发人深省,一吟三叹。”弗洛伊德深知人性的罪恶,但他不宣扬罪恶,而是以此揭露矛盾中的人性,并以此超越现实的羁绊。

  在求真的道路上,中国当代艺术家不甘落后。朱昱的行为艺术作品《食人》令人侧目,记录了他在厨房里清洗、烹饪六个月大的死胎和食用死胎的全过程。毋庸置疑,只要是人,就不会对这种行为无动于衷。有评论者(芦花)称:“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次战争和饥荒,都发生过人吃人的现象,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丑恶的,然而这种事情毕竟离我们很遥远,不痛不痒,而朱昱将它活生生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让你必须去面对和正视,感到恶心了是吗?那么多发生在世界上的真实的人吃人的事件(物质的)该怎么说?”

  初见此作之时,实话实说,我被震撼到了。确实,以往的吃人都在史书里,在鲁迅的文章里,甚至也在当下的现实生活的黑暗角落里发生着。思考再三,这件作品真正价值是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是沿着已知的罪恶真实再现罪恶。它与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关系不大,而是以艺术的名义复制罪恶。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人性的罪恶毋庸置疑,但艺术之路是向上超越,还是向下愈加沉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至少,有良知的艺术家是深知罪恶,但不宣扬罪恶。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翟万益
翟万益

唐人张怀瓘《书断》曾说:“书不通篆,难以高古”。与其同时代的书法理论家孙

 4件作品 1341热度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4991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6350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573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13342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4156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373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3651热度

最新文章

笔作质朴写 山水原乡情——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作质朴写 山水原乡情——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作品(《

张复兴先生的山水绘画,常常以诚挚质朴、自然恬淡的笔墨,绘写那与奇山胜水截

2025-10-31

《成功在路上》第二卷(节选):“ 学教练会 ”有关细节问题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二卷(节选):“ 学教练会 ”有关细节问题的

“ 学教练会 ”有关细节问题的思考

2025-10-30

《成功在路上》第二卷(节选):高中推行学案制教学的难点

《成功在路上》第二卷(节选):高中推行学案制教学的难点

《成功在路上》第二卷(节选):高中推行学案制教学的难点

2025-10-30

简约明快 别具秋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花鸟画家康征先生作品赏析

简约明快 别具秋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花鸟画家康征先生

康征先生的这幅《秋莲别有趣》,于那素净的纸面天地里落墨行笔,线迹爽快、墨

2025-10-30

《成功在路上》第二卷(节选):授“ 鱼 ”之后授“ 渔 ”

《成功在路上》第二卷(节选):授“ 鱼 ”之后授“ 渔 ”

授“ 鱼 ”之后授“ 渔 ” — 非知识因素失分剖析之六

2025-10-2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怎样找回自 己失去的分数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怎样找回自 己失去的分数

怎样找回自 己失去的分数 — 非知识因素失分剖析之四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