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2025-04-03

文章来源:成功美术馆
2361次浏览

   徐悲鸿喜欢狮子,也喜欢画狮子,积稿颇多。他认为狮虽为猛兽,然性情和易,他笔下的狮子,通常都是赋予了人格化的构思。比如,创作于甲戌(1934年)岁阑的浪漫主义杰作《飞将军从天而降》,希望“新生命活跃起来”,雄狮腾空跳跃,自救民族于危亡;1938年《负伤之狮》与1939年《侧目》等,无不寄托了画家的爱憎与忧怀。


   《负伤之狮》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徐悲鸿满怀悲愤,融写实手法于水墨语言中,画此负伤雄狮,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抒发画家的家国情怀,用拟人的笔触将狮子化身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画面上的狮子,回首翘望,双目怒视远方,眸中燃烧着烈烈复仇的火焰,虽然负伤,但仍不失百兽之王的威武气势,保持昂扬斗志。它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画面定格在雄狮回转头的瞬间,那迎风飘舞的鬃毛,紧抓地面的利爪,炯炯逼人的眼眸,气韵传神,激情澎湃,意到笔随,以形写神,自然恰当。画面题跋:“负伤之狮,廿七年岁始,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聊抒忧怀。悲鸿”。钤印“东海王孙”“真宰上诉”。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 负伤之狮  110×109cm  纸本设色 立轴  1938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那么跋中所提麟若是谁?他与徐悲鸿有何交往?与《负伤之狮》又有何掌故?


   吴蕴瑞(1892-1976),字麟若,江苏江阴人,著名体育家,是以“鲤鱼吴”蜚声海上的著名画家吴青霞的丈夫。自1927年起长期担任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为南京大学)体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7年,从西欧学成归来的徐悲鸿,不久也被国立中央大学聘为艺术系教授。在南京执教期间,徐悲鸿与吴麟若过从甚密。受徐悲鸿影响,吴麟若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因国难孔丞,两人又一起辗转四川客于重庆,更藉画作二人友谊更加深厚。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在《徐悲鸿传》中回忆道:“悲鸿仍卧床不起......而我已身无分文......悲鸿的几位老朋友听到了我们的困难后,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其中有一位吴蕴瑞先生,还经常给悲鸿送些可口的食品来......为人正直、热情,因受悲鸿的影响,也热爱美术,经常在业余作画......”两人的友情在廖静文的回忆中,亲切而感人。


   吴麟若博学多才,不仅是一位体育家,也是一位书画家,酷爱书画艺术,收藏颇丰,多次举办过画展,书画底蕴丰厚,为书画界所推重。徐悲鸿在《吴麟若画展》的序文中评道:


“江阴吴蕴瑞先生麟若,以名体育学家而酷嗜艺术、而爱画尤入骨髓。四十以后,始试学画,竹师造化,以竹为师,所诣清逸,卓然独到......写花卉鸟兽,其中尤以梅花芙蓉家鸭水牛为有精诣......先生文雅善草法,初研阁帖,继好怀素,心摹手追,不遗余力,当世舍于右任先生外,殆未见于草法如先生之笃行者,其佳者直逼四十二章经......麟若先生中年治艺,而博学精能,如此,他日祝冬心板桥应无多让,其艺之成功可于其治艺之精神觇之矣。先生又善鉴别瓷器,收藏殊富,好古钱,亦其余事之是记者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襟江背岭,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也随迁到重庆沙坪坝。此时身在广西的徐悲鸿因学生们的纷纷要求与校方的请求,于同年11月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授课。徐悲鸿与吴麟若又一次重逢。


   老友相见,自是分外感念。聊及战乱中辗转的中大,徐悲鸿感叹:“中大损失最大的莫过于我们的系了!”每言及国难深重,民族危亡,及有家不能归得苦痛时,常喟然长叹,簌簌泪下。


   1938年的中国是灰色的,从大局来看,日军侵略态势已然滔滔,覆巢之下完卵难存;于个人而言,徐悲鸿家事不安,又患病卧床,“精神体质两俱不宁”。在深雾浓冬的开年,徐悲鸿愤笔绘《负伤之师》,绘一负伤之狮一面奔跑,一面回头看着背后,含着有苦说不出的深意。又绘《侧目》,绘一怒师,侧视一条小小的毒蛇。1月上旬,徐悲鸿与吴麟若谈起国难民情,愤笔钩勒一幅中堂《负伤之狮》。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   侧目   111×109cm  纸本设色 立轴  1939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1943年,徐悲鸿在重庆举办画展,一是为了给战时重庆人民以美术欣赏和精神上的鼓舞,二是出售部分画作,为抗战筹赈。吴麟若闻讯而来,认购了《负伤之狮》等一批画作,精心收藏。


   徐悲鸿曾说,他的画作和收藏应为人民服务。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病逝后。廖静文遵照徐悲鸿的遗嘱,将徐悲鸿1200余幅呕心沥血之作和其倾毕生积蓄收藏的1200余幅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名家书画,以及徐悲鸿生前收集的一万余件珍贵的绘画资料全部无偿地捐给国家,还捐出自己名下唯一的一套房产——东受禄街16号院。为纪念徐悲鸿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195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以北京东受禄街16号故居为馆址,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


   为了充实徐悲鸿纪念馆藏画,廖静文始向徐悲鸿生前好友征求大师的遗墨散珠。吴麟若深知《负伤之狮》的分量和意义,毅然决定割爱。


   为了留份永久的纪念,也是对与徐悲鸿莫逆之交的感念,吴麟若与妻子吴青霞相商后,决定由吴青霞临摹一帧《负伤之狮》。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 新生命活跃起来 113×109cm 纸本设色  立轴 1934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吴青霞也十分推崇徐悲鸿,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凭借自己对悲鸿人格和艺术的理解,凭借自己扎实的笔墨和造型功力,以及丹青“女将军”的无限豪情,她对临了一幅与原作等大的《负伤之狮》,吴麟若在摹本的右上角题记:“忆自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我国时,余与悲鸿老友随校先后至渝。斯时大江南北俱遭铁蹄蹂躏,每言及悲愤溢于颜面,特为《负伤之狮》以寓意。不幸一代大师竟于五三年作古,五五年成立悲鸿纪念馆,其夫人廖静文同志征求遗墨,割爱奉贻,并由爱人吴青霞临摹一帧,形神俱得,以作纪念。”


   自此,吴家客厅原挂着徐悲鸿《负伤之狮》的位置上,替换上了由吴青霞临摹的《负伤之狮》。


   吴青霞夫妇从不主动提及此事。1981年冰夫为撰写《吴青霞的艺术生涯》一文采访吴青霞,她只说:“临摹悲鸿大师的作品,对我也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何况徐先生还是我老爱人的诤友。”


   后来吴青霞在耄耋之年,把自己的绘画精品及其丈夫吴麟若共同珍藏的名家书画120余幅无偿捐赠给常州市政府,并捐出人民币100万元用于艺术院建设。


   如今摹本的《负伤之狮》珍藏在常州吴青霞艺术院陈列馆,原件的《负伤之狮》珍藏在徐悲鸿纪念馆。这一南一北静驻素壁、默默相望的“孪生姊妹”之间,留存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艺坛佳话。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2800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3799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017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10470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0818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78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076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14111热度

最新文章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醉山图》(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

观张江舟先生之画作《醉山图》,初览即觉气韵生动,再品则感意蕴深邃。这幅作

2025-09-30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浅析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

笔皴密密处而见山重峦叠,水墨氤氲中又见云蒸雾腾,留白虚空里还有深谷

2025-09-29

以虎喻人 大象无形——冯大中先生两幅写意老虎(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读后

以虎喻人 大象无形——冯大中先生两幅写意老虎(国庆·中秋成功

“虎卧中堂,百福具臻。”国人武道世家大都有挂虎于家中的习俗——或上

2025-09-29

苍山茫茫 古道漫漫——甘肃省美协原副主席郭文涛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苍山茫茫 古道漫漫——甘肃省美协原副主席郭文涛作品(国庆·中

郭文涛先生数十年深耕于西北大地,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将河西走廊的苍

2025-09-29

荦荦太行 精神回响——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荦荦太行 精神回响——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作品(国庆·

绘画是什么?绘画是情感的笔墨挥洒,是精神的图谱倾诉,是画作者与之表现对象

2025-09-29

草意生情 神采飞扬——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草意生情 神采飞扬——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先生作品(国庆

唐代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作笔势连贯、刚劲灵动之草书,“怊怅抒

2025-09-28

群像映世 独影照心——甘肃省画院原院长王万成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群像映世 独影照心——甘肃省画院原院长王万成先生作品(国庆·

青藏高原的苍茫与壮阔,在王万成先生的画笔下谱成了一曲曲动人的天籁。这位深

2025-09-26

礼赞时代 云赏丹青——2025年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线上特展

礼赞时代 云赏丹青——2025年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

于“明月未出群山高”的古人辞章吟诵里,而见祖国山河之壮美;在“瑞光万丈生

2025-09-26

鞍马寓时风 书写寄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鞍马寓时风 书写寄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先生作品

自古以来鞍马人物绘画,以“马”的体格雄健、超迈奔腾,以及马上骑士之身姿

2025-09-26

志平气和 不激不历——读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尼玛泽仁先生《源远流长》(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有感

志平气和 不激不历——读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尼玛泽仁先生《源远流

“画由心发”是尼玛泽仁山水画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点,注重画面对客观物

2025-09-25

满枝清气 卓荦出尘——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满枝清气 卓荦出尘——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作品(国庆·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泥根玉雪元

2025-09-25

古意新染  意境雄浑——读中国美协副主席祁海峰先生《祖山晨辉》(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有感

古意新染 意境雄浑——读中国美协副主席祁海峰先生《祖山晨辉

出生于燕赵之地的祁海峰先生,其绘画艺术生涯起始于油画领域,后深入探究了五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