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艺术长沙”呈现“处处有灵光”

2025-02-28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报
1695次浏览

   中国书画报讯 由湖南省长沙市政府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和湖南美术出版社承办,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沙美术馆、美仑美术馆执行,长沙市文联协办的2024第九届“艺术长沙”双年展目前正在湖南长沙展出。


第九届“艺术长沙”呈现“处处有灵光”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艺术长沙”的主题为“处处有灵光”,以开放性的视野、多元的维度、广阔而又细腻的生命视角,歌颂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的灵光。在这个生态多样性的世界中,每种事物都有着它独特的光辉与性格。这些灵光存在于植物与自然之中,郊野、乡村与城市之间,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和历史中的故事里。夜晚、声音、纸张、圆形、高塔,这些来自不同时空的事物有着平等又各异的形态,不同的人对其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最终交织成网状般、一体化的世界。“处处”亦指艺术中的不同媒介,从中国传统的陶瓷、蚕丝、水墨中富含的情感与诗意,到当代雕塑、装置、影像中的形式与精神,每一种艺术语言、每一个艺术家个体都有着自身的地域特点,携带着来自不同历史与现实的特质,以显现处处可见的“感知”与“光韵”。

   基于这种期盼,和往届“艺术长沙”更偏向绘画不同,本届“艺术长沙”邀请了更多以不同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旨在创造观众、作品与城市之间更为细腻、丰富的交流方式,并以走向未来和多元生活的姿态,呈现艺术的灵光。


第九届“艺术长沙”呈现“处处有灵光”


第九届“艺术长沙”呈现“处处有灵光”


   本届“艺术长沙”分为两个主展区,由7位来自湖南本土和国内的著名艺术家组成。长沙美术馆展区,由策展人崔灿灿策展,呈现五位艺术家的个展:刘建华的个展“痕迹之形”以陶瓷为媒介,概括性地展示了其创作中复杂多维的支点,探讨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的表达;刘韡的“消失在此刻”则通过抽象手法重组具体物体,既非现实沉重,亦非形式空泛,展现出隐喻之美;罗敏的“植物日记”分三部分,以植物为线索记录生活与情感;彭薇的“七天”通过空间、距离和细节构建故事,作品富含“文本”与“双关”特性;杨心广的“自然与人”关注日常草木泥石,以雕塑重构物的尊严与灵性,作品兼具物性、社会性和象征性。美仑美术馆展区,由策展人吴洪亮策展,呈现两位艺术家的个展:梁绍基个展“丝丝楚吟”,作品以蚕与蚕丝为核心,引发深层思考,从生命哲学看,通过牺牲主题直面生命,解构既定观念与崇高,展现毫不犹豫的力量;沈勤的个展“幽幽清音”,其山水画冷峻萧瑟,蕴含深意,引人共鸣,画中无人却似有观者,如“孤舟蓑笠翁”般引人遐想。


第九届“艺术长沙”呈现“处处有灵光”

第九届“艺术长沙”呈现“处处有灵光”

第九届“艺术长沙”呈现“处处有灵光”


   除了这两大主要展区,2024第九届“艺术长沙”的平行展也同步举行,包括李自健美术馆展区的“方白——张方白作品展”,湖南国画馆展区的“湖之南——段江华、邹建平、罗湘科当代艺术作品展”、铜官展区的“铜官枯水艺术季”。

   长沙市政府副市长周志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曙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鹰,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舒全球,市文明办副主任汤文辉,市文旅广电局党组成员贺平生等出席了此展的开幕式。


   易鹰在致辞时表示,多年来,我们锚定建设具有“长沙味、湖湘韵、中国范”的世界文旅名城,着眼于推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繁荣发展,坚定不移地举办“艺术长沙”双年展,2007年举行首展,该展已成为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品牌和业界盛事。17年来,从安东尼·葛姆雷、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等国际艺术巨匠,到周春芽、张晓刚、刘庆和、袁武等国内艺术领军人物,再到毛焰、杨福音、李路明等本土知名艺术大家,一大批艺术家在这里风云际会、砥砺切磋,一大批艺术精品在这里云蒸霞蔚、互荣并茂,碰撞出耀眼的艺术火花,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和心灵感受,让长沙这座文韵绵长的历史古城因艺术而更加精彩,让这里的人民因艺术而更加温暖。

   本次展览将展至3月30日。

作者:邱海燕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280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29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375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687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07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08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187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482热度

最新文章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生八尺黄河画作赏析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

从巴彦喀拉山口发源的母亲河——黄河奔腾向东,穿越九省、自治区,由山东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