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月仪帖》作者历史大猜想

2013-06-21

文章来源:
581次浏览
《唐人月仪帖》部分
 
 《唐人月仪帖》部分
 
 《唐人月仪帖》部分
 
 《唐人月仪帖》部分
 
 《唐人月仪帖》部分
 
 《唐人月仪帖》部分
 

  吉林   王永贵

 

  《唐人月仪帖》是一个“神帖”,按照张怀瓘的《书断》理论,完全可以被列入书法“神品”;而用来注释的小楷,至少也可以列入“妙品”。历史上,历史名家对此帖评价甚高,然而查遍整个历史,却无法找到此帖的作者。

 

  笔者把此帖奉为“神帖”,主要是有两种原因:第一,此帖草书笔势流畅,用笔劲健圆熟甜美,小楷释文结体秀雅,皆极精工,是不可多得的上上之品;第二,此帖作者,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没有作者签名,而无法判断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成为一个神秘的作品。

 

  此帖落款极为简单,仅仅草书落款留下:吾前后书,唯此本佳也。这区区九个字,透露出的信息告诉我们:作者的书写目的,仅仅是一种书法练习而已。此帖没有任何馈赠、交流、收藏、交际的功能,就是作者简单的书法作业而已。

 

  审视着这份书法作业,不免让人产生一探作者究竟的冲动。从这个字帖笔法看,这是典型的魏晋笔法,是王羲之一派书法的延续。中国明清两代的鉴赏家,把这个字帖的断代,定为是唐朝人的手笔。

 

  《永乐大典》编撰主持者、明代著名学者谢缙,在本帖后面的题跋中写到:我的朋友杨时敏,得到唐人这一书帖,应当是率更令欧阳询的家法。又说此帖,辞古笔精,洞达神妙,中间释字,亦且洒落。

 

  谢缙曾断定此书帖,是欧阳率更的门徒所为。此帖若真是欧阳询门徒,只能说他有幸错入了师门。欧阳家法的笔力险峻,在他的笔下还真没学到,欧体森严的法度也没学成。仔细查看柔弱的小楷,很可能是陆柬之的手笔。

 

  大学士谢缙在此很可能犯了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错误,此帖最值得怀疑的作者,就是隋朝那位老和尚、王羲之后人智永的手笔。目前的学术界和评论界,对智永的书法评价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智永大师是一个和尚,他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他的书法流传下来能确定的,只有三本蒙学《真草千字文》。由于智永是出家人,我们见不到他的文集,对他的学识水平也无法判定。仅从他大量书写的千字文,分送江南各寺院,在某些书家的眼中,他就是一个“书手”。

 

南宋拓本《真草千字文》(关中本)用笔风格隶意十足,非常接近王羲之用笔

南宋拓本《真草千字文》(关中本)用笔风格隶意十足,非常接近王羲之用笔
 

  隋炀帝杨广对智永的评价:“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按照卫夫人《笔阵图》的说法: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杨广对智永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一个招贤纳士的藩王。杨广说和尚得右军肉,并不是对智永的嘲讽,而是一种委婉的“劝戒”。第一,杨广是后学晚辈;第二,杨广的姿态放得很低。智永和杨广的关系,并不像智果走的那么近,智果甚至在王羲之《平安帖》上题字,留下自己的大名。

 

  从杨广和智永关系看,看来晋王杨广的话,还是伤害到了永禅师。

 

  从智永留下的墨迹看,杨广的评价还是公允的。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谷氏本),用笔确实厚重,而且每个字当中,总有一笔形成一个大大的“墨猪”。有人说那一笔,改变了字的平衡;也有人说那一笔,真是其俗无比。

 

  也有学者认为,智永全守王氏家法,书法缺乏创新精神。最典型的是李嗣真,在《后书品》中所说:“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人们对赵孟頫的评价,也是一个“熟”字而已,这个“熟”字包含某种贬义。智永书法没有神奇的姿态,这句话却点到了智永的死穴。

 

  智永流传的作品,其一为流传日本的“谷氏本”,明治初年为谷如意所藏,现在被小川家族收藏;其二为“关中本”,刻石收藏于西安碑林,初拓本收藏于故宫;其三为宝墨轩本(刻本),明朝末年刻石脱文较少。此外,敦煌还发现蒋善进临本残卷。

 

  学界另外一种看法,对智永的评价甚高。

 

  苏轼曾经说:“永禅师书的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苏东坡把智永的书法,和陶渊明的诗歌类比,智永书法在舒缓中,反而看出智永的返璞归真。

 

  苏轼看待智永的立场,站在对王羲之书法传承上。智永真正想做的就是“传承”,要保存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典型。智永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他把王羲之的书法,作为后世百家书法的“祖法”,他使用魏晋的笔法,不是不能创新和表现出新意,假设我们发现更多他的手迹的话,也许会发现他书法创新的依据。

 

  智永在永欣寺写三千本《千字文》,精选八百本送往江南各寺院,想借助江南佛教的势力,让王羲之的笔法广为流传,并不是处于传播佛教的目的。

 

  《月仪帖》为西晋索靖所书,索靖的《月仪帖》为章草,而《唐人月仪帖》则为今草。《月仪帖》是以十二个月的月令,制作的一份尺牍作品。“月令”是古代的一种文章体裁,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内容,并归纳到“五行”系统当中。

 

  索靖《月仪帖》已成为一个经典,全帖上千字法度森严,书法锋芒锐利,骨力气度非凡。《唐人月仪帖》内容,和索靖《月仪帖》并不一样,在文本上只有《朋友书仪帖》的回答,并没有书问的部分。这两个文本的区别,在留存篇目上也有区别。《唐人月仪帖》缺少一月、二月、五月三篇;而索靖《月仪帖》拓本,缺少四月、五月、六月三篇,现存十八页。关于文本的对照,可以查找台湾成功大学王三庆先生论文《故宫藏本唐人十二月相闻书》。

 

  王三庆先生认为,此帖应名为《唐人十二月相闻书》,他研究也是采用这个名字。王三庆先生关注的是文本,而笔者关注的是文本的书法,王先生论文为笔者提供了佐证,他怀疑此帖的作者,很有可能是智永。王三庆论文第五部分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相信元朝陆友仁《研北杂志》,那么此册内容应该为智永的《月仪献岁帖》。唐朝时,草书高手无名氏,据智永之作重抄数遍,唯此本最佳,因而得以流传。王三庆先生肯定了此帖是智永抄过的文本,也依然相信此帖是唐人临摹本。不过,从此帖的书法风格看,这个帖应该早于唐朝,很可能就是智永的书法。笔者所以这样说,有几个简单的理由如下:

 

  第一,此帖虽和智永《真草千字文》,在书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从书法的角度看,和王羲之书法笔法是一脉相承的。智永继承了家族的书法绝学,他在笔法上更强调古雅厚重,从《真草千字文》多个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智永的笔法特点。其二,智永是一个“书手”,他写字有一个习惯,喜欢真草在一个文本中出现。他写了三千遍《真草千字文》,潜意识中写字就是真书和草书,即使写作草书的时候,也习惯性地用小楷做标注,这一画蛇添足的做法,正是潜意识在作怪。其三,智永想弘扬王羲之书法,除了中国人传统的孝道思想,王羲之书法魅力是智永追随家学的原因。他追随家学,并以弘扬家学作为人生目标。智永的弟子,除了虞世南、智果、辩才,甚至永欣寺的小和尚,都成为他的学生。可以说,智永在书法上,做到了“有教无类”,他送给世人的书法书法秘诀,就是“勤学苦练”四个字。智永和怀素一样,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僧人,他的人生目标不是佛道,而恰恰是作为家学的书法。智永还是一个书法推广高手,他不但向江南各个寺院,捐赠八百本亲自书写的《真草千字文》,还把用过的笔头埋做“笔冢”。而且为前来求字的学子,慷慨赠送自己的书法,要不然他的永欣寺门槛,怎么会被求书的人踏平,而且被包装上“铁门槛”呢?

 

  在研究《唐人月仪帖》的时候,除对此书帖作者进行猜想外,在书法风格上更多地联想起王羲之的《游目帖》。《游目帖》是《十七帖》中的一帖,在风格上更接近《唐人月仪帖》,而不是贺知章摹刻的《十七帖》。

 

  有人把《游目帖》定为“唐摹本”,究竟是唐代何人所摹,恐怕也是一个千古之谜。《游目帖》是墨迹本,绝不像行书《平安贴》一样,是唐人的“双勾摹本”。《游目帖》笔法研美矫捷,矫捷而又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做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

 

  《游目帖》和《唐人月仪帖》摹本,但都是临摹本,而不是双勾摹本,它们的风格又极为相似。《游目帖》没有像《唐人月仪帖》一样,有楷书的的“释文”,从用笔到布白,显然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如果能确认《唐人月仪帖》是智永手笔,那么毁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游目帖》,也有可能是智永的摹本。这两个帖从书法角度讲,都是使用的“搅转”笔法,在强调草书弧线的时候,都是采用笔锋“搅转”而形成的效果。

 

  但《唐人月仪帖》和《游目帖》摹本,又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稍有不同。智永千字文的草书,在曲线的处理上,毛笔缺少“搅转”动作,由自然回笔造成的转折,线条粗细程度和这两个帖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唐人月仪帖》的小楷,书写风格更像陆谏之。对照陆谏之《文赋》,楷书线条都极为纤细,字体结构瘦长,更接近《兰亭》或《圣教序》,字体结构也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这一行书特点,也更接近王羲之行书风格。

 

  陆柬之,江苏吴郡人。他是虞世南的外甥,而虞世南是智永学生,陆柬之就是智永的再传弟子。在讲陆柬之的书法之前,让我们先介绍一下虞世南。

 

  虞世南一生经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论年龄应该和智永差不多。虞世南早年跟智永学习过书法,楷书风格接近智永,对照《孔子庙堂碑》和《真草千字文》(关中本),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师承关系。智永除擅长真草书体外,他还非常善于写隶书,智永隶书至少能达到“能品”,可见智永的隶书非常了得。智永的草书、楷书,受隶书影响非常深刻,丰满沉厚的草书,和关中本千字文的楷书,完全是隶书的用笔风格。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乃至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都能寻找到智永隶书的影子。虞世南在初唐“楷书四大家”中,虞世南的楷书要胜于欧阳询、褚遂良和薛稷。但初唐楷书四大家还有一说,就是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还有一个就是陆柬之。薛稷的楷书风格,更接近于褚遂良,而陆柬之早年跟随虞世南学习书法,晚年时受贞观朝李世民影响,他大量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作品。陆柬之作品流传下来较少,但是在《文赋》中夹杂的草书,笔意尤为古雅,水平不在智永之下。

 

陆柬之《文赋》“可得而言”四个字直逼智永草书

陆柬之《文赋》“可得而言”四个字直逼智永草书
 

  《唐人月仪帖》,值得怀疑的另外一个书法家,就是孙过庭了。孙过庭,《书谱》中自称吴郡人。他和虞世南、陆柬之是同乡,论辈分他比陆柬之年轻。有书载,唐贞观朝,孙过庭二十九岁时见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赞誉他的书法,还晋人旧观。可见他的书法功力非凡。《书谱》是一篇四千多字的书论文章,书法和文章才艺双绝,他完全有能力成为《唐人月仪帖》的临习者。孙过庭书法成就极高,在初唐书家当中,他的悟性与天赋也是最好的。在《唐人月仪帖》中,落款的最后一个字,那个“也”字的最后一笔,那种人来疯的神来之笔,更加符合孙过庭的性格。

 

  据记载,孙过庭擅长楷书、行书,尤其是擅长草书,很可惜他的楷书,没有流传下来,身为“吴郡书家群”之一的孙过庭,楷书风格接近陆柬之,绝对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就连清朝王文治,在题跋中也说,《唐人月仪帖》是孙过庭这般人物所为。

 

  注解:

 

  吴郡书家群,包括智永、虞世南、陆柬之、孙过庭、张旭,他们都是吴郡人,在世的某一阶段,都在江浙一带生活过。从书法传统看,他们是王羲之笔法的传承者,是中国书法史上,南派书法的主要书家。

 

  欧阳询湖南人,楷书受魏碑影响较大;褚遂良虽是浙江钱塘人,但是,他早年生活在北方,和他父亲一起跟随薛举起兵造反,他受北方魏碑影响较大,在唐代书法“南北合流”中,他虽然后来受王羲之影响,依然改变不了北派书法的特征。

 更多书画  www.hualang001.com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70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23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30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7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73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151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264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324热度

最新文章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