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泛滥 名头值几许?

2013-05-17

文章来源:
541次浏览

  随意翻阅画册所附画家简历,会发现很多画家热衷于在艺术机构、协会中挂头衔,并且列举很多出处不明的奖项,还有人自诩为“著名大师”,或者称被某些机构授予“大师”称号。而在沉甸甸的画册与响当当的名头之后,艺术作品本身却显得黯然失色。

  “大师”名号泛滥

  名目繁多的书画比赛、眼花缭乱的艺术品拍卖、层出不穷的展览评奖,从不同渠道,以诸多方式,向艺术市场源源不断释放大量作品,也造就了一批批所谓的“大师”。一位艺评人在微博写道:“假若在一个艺术场合没遇到位‘大师’,倒还真稀罕了。”

  在江南某市,今年年初就因为一次工艺美术大师的遴选引发争议。一位业内人士对媒体说,评选乱套了,一些同行为了评选,即便不是倾家荡产、孤注一掷,至少也是不惜血本、代价高昂。

  对于“大师”满天飞的乱象,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大师是站立于今古交接点的文化坐标,大师学养深厚、创造力强、成就卓越、影响广泛,大师的头衔不能乱套,它不像“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一种职称评定,也不能像“气功大师”一样沦为江湖称谓。

  其实,“大师”泛滥,也“贱卖”了大师之名。北京琉璃厂一个画店负责人对记者说,10多年前没几个画家书法家被称为大师。如今不同了,大师多了去了,可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买家倒反感了大师的称谓。

  “大师”背后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大师”称号趋之若鹜?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教授分析说,是艺术标准之外的价值评判在推波助澜。由于艺术品价值判断缺乏统一标准,很多艺术品购买者和收藏者缺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这样,创作者的名头甚至官位就成为其作品价值的标签。在火热的艺术市场,“大师”的名头不管有没有体现艺术水准,都与艺术作品的价格直接相关。

  比如在某市,目前形成了一种以大师称号、职称为定价核心要素的畸形价格评定体系。一位藏家说,从地方级大师到国家级大师,不同机构协会评选的各类“大师”称号就有将近20种。市场上工艺作品的标价同大师的“级别”关系很大,同一件作品,从省高工到省级大师,价格可以翻一倍,如果再成为国家级大师,至少再翻一倍。

  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创作者的追求跑偏,他们不是扎扎实实创作、潜心修炼、静心研究,而是追名逐利,用尽心思堆积浮名虚衔,以抬高身价,至于作品的品质、艺术的水准,都成了次要的追求。不久前,西部某省的书法家协会出现了有30多位主席、副主席的情况。据知情者说,协会里老的不愿意退出,新的硬要进来,“实在摆不平,只好安排个大班子。”

  很多大师的名号,是利益驱动下官商运作的结果。一位青年书法家说:“文化乱象的根源是利益驱动、利欲熏心,甚至牵扯到一些腐败行为。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资质平平的文化工作者捧成‘大师’,‘大师’有身价了,创作的作品成‘珍品’了,‘大师’得利,一些官员拿这些‘大师’作品送礼,也得利,双方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古已有之,被称为‘雅贿’。”

  “大师”唯一标准在艺术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说,真正的大师应该在美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也许在当下充满争议,但他引领潮流,能经得住时间检验和淘洗,最终成为在后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家。马书林介绍说,中国美术馆对自办展览中使用大师这个称谓十分慎重,申办的展览有专门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扣多少顶“大师”的帽子都没有用,最终判断标准是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评定。

  让“大师”返璞归真,也是艺术品市场和艺术业态回归常态的过程。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画家冯远对记者说,大师称谓有的是“时名”,有的是“史名”。艺术界需要大师、期待大师,但大师要由后人来评,而不是由当代人说。艺术工作者克服功利思想,潜心创作,祛除浮躁,才会有艺术进步,艺术生态才是成熟健康的。

  以此而言,真正的大师往往是虚怀若谷的。如已故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所言:“用了幽默大师(称呼我),就有点不幽默了。大师不是帽子,不是议价,不是奉承,大师是很少的,甚至现在还没有出现。可惜在我们社会上已经不值钱了,随便就可以给别人以大师美称。”

  吴为山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是其中一段,只有在纵横交错的比较中,才能甄别谁是大师。且把话语权留给历史,留给时间,因为艺术的真正价值终究会超越一切非艺术的因素,辉耀时空。(记者 张玉梅 蒋新军)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71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26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32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60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767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17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293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347热度

最新文章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