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收藏与学术并举

2013-05-02

文章来源:
528次浏览



刘墉(清) 行书集唐诗辞册(部分)


 佚名 西湖七景书画合璧(部分)

  专家高居翰,还有班宗华、谢柏柯、白谦慎、韩文彬等专家,其研究都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本土的研究亦在进行着,比如王方宇等专家,还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品经纪人等都在做古代书画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从中国的古董商参与国际拍卖和艺术品交易开始,很多古代书画作品也继而流传到了国外。西方一直有重视古代书画的传统,国外的机构对古代书画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佳士得开始做中国古代书画板块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另外,苏富比[微博]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尤伦斯的古代书画作品也频频亮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代书画季拍部总经理罗汉松认为,真正的文明是不分国界的。中国古代书画本身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凝结,有最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最广泛的世界性。

  “总体来讲,古代书画的全球交易中心已经转移到内地,很多重要的古代书画作品都在内地进行拍卖,精品亦开始向内地集中,整体规模庞大。”谢晓冬说。

  两极分化见端倪

  收藏家总是选择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收藏作品,然后慢慢过渡。就收藏而言,真正的收藏家基本上都是遵循“当代-近现代-古代”的脉络进行。而古代书画目前处于金字塔尖。

  谢晓冬表示,作为稀缺资源,传统的收藏家依然在购买古代书画,尤其是在市场调整阶段,他们更愿意将重点放在古代书画板块。虽然这两年藏家的惜售心理比较重,很多重量级的精品不愿意释放出来,但是一旦释放出来,就会引起各方争相追捧。

  与古代绘画相比,谢晓冬看好古代书法。他列举了两个例子去年匡时拍出过一件沈周的书法立轴,三四百万元起拍,最终以2800多万元成交,创造了书法拍卖的一个奇迹;丁敬是篆刻家,清代的西泠八家之首,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但作品极少,其《诗文集卷》以1207.5万元成交。在谢晓冬看来,这些拍品价格的成交显示出书法这个板块还会继续走高。

  “我估计未来的古代书画市场两极化发展会更明显,大家名家的好作品以及小名家的真迹价格会越来越高,而相对较差的作品会逐渐被淘汰。”罗汉松认为,任何收藏都取决于资源的多寡。尽管市场在某个阶段会有调整,但随着古代书画资源越来越匮乏,其市场行情是持续向上的。就古代书画整体而言,其市场价格高低与年代远近成正比,年代越久的作品,尤其是大家名家的作品,市场价格会更高。资源、存世量越少,就越有可能成为潜力股。唐寅、渐江作品的存世量都极少,如果有一件流传有序的作品出来,基本就等同于创造市场成交纪录。

  现阶段,古代书画的单个作品价格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成交价。“整个市场成交额的下滑一方面是整体上拍数量、精品的减少,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近现代书画艺术家作品的成交下滑带动的。”谢晓冬认为,目前来说,古代书画市场的价格还是比较坚挺的。从长期看处于一个上涨的通道当中,其定价受未来供求关系的影响。

  全方位培育市场

  北京保利“际会-古代书画专场”已于昨日结束,总体成交情况仍在统计之中。罗汉松介绍,此次专场拍卖是以往缩量提质战略的延续。针对目前的市场行情,本场中保利有意规避了大价位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小而精的作品上。如刘墉(清)《行书集唐诗辞册》、佚名《西湖七景书画合璧》,以及一批质量上乘的清中期以来的名家书法。

  随着越来越多拍卖行加入到古代书画的大军,拍品的征集难度可想而知。罗汉松认为,拍卖公司应该在实践中取得相对广泛的共识,即每个公司应该聚焦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共同培育这个市场。

  作品在藏家手里,做好运营,使其更加规范化,专业性,有品牌号召力,对于每个拍卖行来说都至关重要。谢晓冬告诉新金融记者,北京匡时会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比如广泛而深入的拜访,强化学术研究力量。征集到精品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其价值;另外,完善整个品牌的传播力度,把最新研究成果展现给藏家;完善公司的管理、财务和客服,从开始征集作品就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争取在市场上更好地占据主动。

  北京匡时在古代书画领域的挖掘探索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和美术史结合推出的四王吴恽专场、扬州八怪专场、吴门画派专场。谢晓冬告诉新金融记者,匡时会根据每一季作品的征集情况,结合美术史进行整合。此后,通过专业性的思考推出了具有学术含量的明遗民绘画作品专场。“遗民可以说是一个文学、历史的概念。在美术史上并没有遗民画家的概念,我们通过社会史、学术史的角度整合这些画派的代表人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再者,结合艺术史和收藏史,匡时把近些年比较关注的明末清初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做了一个梳理,推出了晚明五大书家作品专场。“从晚明五大书家书风创作的规律特点、影响力,现代人对其接受程度等做了一个概括,专场拍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如今,匡时走入了一个自由的概念设计当中。抛开古代书画板块,实际上从去年过云楼藏书古籍善本拍卖,到下半年梁启超档案拍卖的成功,匡时对于专场的运作思路已经开始从美术史概念、学术概念,向文化概念演进,更加重视拍品背后蕴含的综合性文化价值。“从常规的著录出版、收藏的流传有序,以及绘画艺术风格的书写,进而扩展到艺术家当时的创作背景,创作人的审美与时代的关联,从而给藏家提供全方位的审鉴模式。”谢晓冬说。

  (图片由北京保利提供)

  作为稀缺资源,传统的收藏家依然在购买古代书画,尤其是在市场调整阶段,他们更愿意将重点放在古代书画板块。虽然这两年藏家的惜售心理比较重,很多重量级的精品不愿意释放出来,但是一旦释放出来,就会引起各方争相追捧。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99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25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32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9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754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16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28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334热度

最新文章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