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病笔与诗律病声:蜂腰鹤膝

2013-03-22

文章来源:
481次浏览
      □蔡子谔

  “蜂腰鹤膝”的书法病笔

  (笔者按:国画中也有“蜂腰鹤膝”之病笔。参见《黄宾虹画语录》,在此不赘言),是在传为“书圣”王羲之所撰的《健壮》篇中提出来的,是在未能用“屈脚之法”写“鸟”“焉”“为”“乌”和用“踠脚之法”写“凤”“飞”“凡”“气”之类的字时,用笔不当,易使字的“腰”部细弱如“蜂”而故名;另,在未能用“立人之法”写“亻”“彳”和“急引急牵”之法写“日”“月”“目”“因”之类的字时,因笔迟墨滞,而造成点画相接处,“墨猪”隆起如“鹤膝”而故名。染此笔病,绝无“筋节拿拳,勇身精健”的“健壮”体貌,而存纤弱虚怯或隆肿如瘿之病态。“致令观者不怡”而丧失其审美价值。

  那么,“蜂腰鹤膝”的诗律病声又是怎样的呢?

  “蜂腰鹤膝”的诗律病声相传为南朝梁沈约提出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卷十一载:“诗病有八: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旁纽,八曰正纽。”其诠解云:全句皆浊音或仄声,而中一字为清音或平声者,谓“蜂腰”;反之,全句皆清音或平声,而中一字为浊音或仄声者,谓“鹤膝”。“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上述“蜂腰鹤膝”诗律之病,对书法实践和书法鉴赏会带来怎样的启迪和体悟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心理感觉,将听觉范畴的声带振动与否的清音和浊音,通过想象、联想,转变为视觉范畴,使其具有与视觉形象相仿的清润、细狭和浊重、粗胀,从而使我们领悟到律诗中的“蜂腰鹤膝”之病声,领悟到与书法中的此种病笔有着颇为相类的曲径通幽的窍奥。如此,我们便通过联想将清音喻为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那样的清润细滑,而将浊音喻为“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艰涩浊重。前者的“清润细滑”自然易于形成“蜂腰”的细狭,后者的艰涩浊重无疑易于显现“鹤膝”的粗突。平稳清润的阴平、微微上扬的阳平所构成的平调和大落大起的上声、急转直下的去声以及遽然收束的入声所构成的仄调之间,由听觉挪移为视觉的通感,从而造成“蜂腰鹤膝”的道理与清、浊音颇为相类。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在视觉或听觉的审美经验中,都突出地感受到了在空间的视觉形象和时间的听觉形象里,存在着可以相互沟通或转换的感觉。律诗作法的音律之病,以视觉形象的“蜂腰鹤膝”名之,这本身就是胜于雄辩的说明。此外,中端“蜂腰”般的突然细狭和如“鹤膝”般的隆肿如瘿都会令人感到颇不愉悦———具有负面的审美价值,故称之为“病”。

  其次,在通感这样一种特殊心理感觉的基础上,声调相同的字或词为什么比声调相异的字或词显得更加突出乃至粗重,进而出现“蜂腰鹤膝”之病声呢?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奠基者之一的韦太默提出了一个“相似性组合原则”,即在视觉审美范畴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诸多通感的审美范畴中,那些看上去使得某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比另外一些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的因素。而这些使某些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的因素或凝聚力量,便是某些部分之间存在着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某种相似性———正是这种相似性使得他们彼此之间相得益彰,从而显得更加突出、更加显彰而凸现出“蜂腰鹤膝”的病态现象来。因此我以为,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将二十多个“之”字写得体势各异、风神皆殊、臻于玄妙、达乎极致,可否认为他已经颖悟到了单一而呆板的相似性将会招致篇章布局上的“蜂腰鹤膝”,而采取了峻严的规避态度呢?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7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23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30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7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73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151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264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324热度

最新文章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