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濠梁秋水图》:老庄之道与山水之境交响

2013-01-30

文章来源:
482次浏览
 
 


 李唐《濠梁秋水图》

  李唐是一位颇具传奇性和文人色彩的画家。他48岁时赴开封参加北宋朝廷举办的画院考试,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参加考试的人大都在“酒家”上下功夫,唯有他只画了桥头竹林外挂着的一幅酒帘,紧扣住“锁”字之意。宋徽宗看到此画大为赞赏,立刻把李唐召入皇家画院。由此故事足见李唐对诗文情境转化为图画意境的精确把握。在李唐的传世作品中,有两幅笔法、构图颇为相近,一幅是大名鼎鼎的《采薇图》,另一图就是我们这里欣赏的《濠梁秋水图》(见上图)。不同的是,《采薇图》取自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充饥,最后被饿死的故事。作品用特写的形式画二人休息对话的情景,以突出山水间的人物形象;而《濠梁秋水图》画意出自《庄子·秋水篇》,其意尽在山水之间,故作山水全景的描绘,将人物置于山川江湖中,仅作为点景,以显庄子文中想要表达的意境。我与李唐的《濠梁秋水图》是颇有缘分的。2010年,我因去湖南鉴画而有了长沙之行。时值天津博物馆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丹青艺事越千年———天津博物馆藏宋元明清绘画精品展”,让我得以近距离一睹李唐此作的风采;至今想起,仿佛就在眼前。

  《濠梁秋水图》卷为绢本设色画,纵24厘米,横114.5厘米,是李唐传世作品中的精品,历经明代安国、项子京以及清代宋荦、李凤池、陈定等人鉴藏,曾入藏清乾隆内府,后由溥仪将其盗运出宫,现藏于天津博物馆。全卷以山水为主,淡泊疏野,右侧巨石突兀、秋林繁茂,数株茂密的大树占据了主要画面。树用夹叶法,淡赭设色,红叶间出,透露出浓浓的秋意;大石则用斧劈皴法,勾勒劲健,结构谨严,苍劲凌厉,以青赭淡墨罩染,颇见质感。画卷左侧山泉迎面飞泻,溪中矶石零星,落叶点点,流水曲波环绕而下。秋水的刻画尤见功力,山石的刚硬和水波的柔和形成鲜明对比,整个画面显示出一派浓郁的深秋景象。在这样的景色中,庄子和惠子坐于水岸大树之下。二人衣着古朴,纹饰简练,但都颇见精神。其中,背倚古树、微侧其身、席地而坐者应为庄子,而临水侧身盘坐、做回顾交谈状者是惠子。人物的刻画生动传神,与《采薇图》中伯夷和叔齐的表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李唐以稳健豪迈的笔调描绘出安徽凤阳濠水、濮水一带清新幽静的风光,并生动地勾勒出溪流畔、秋林间,二位贤者坐而论道的情景。

  这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濠梁之上的一场著名的论辩,载入《庄子·秋水篇》———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段对话非常精彩,文虽简单,却透露出层层玄机和狡黠,思想空间不停地转换、跳跃,具有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体现了一种对想象力的挑战精神,反映出二人不同的世界观与认识论。

  与北宋山水画相比,南宋山水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新变化:北宋雄浑壮阔的全景式描写,演化为南宋精巧简洁、水墨苍劲的诗意挥洒。在北宋风格向南宋风格的转变中,李唐起了关键作用。因此,李唐的作品也可分为两个时期:南渡之前和南渡之后。他南渡之前的作品以《万壑松风图》为代表,表现了他画体的北宋风范———构图繁密,气势雄峻,画风严谨,笔墨厚重;南渡之后的作品以《采薇图》和《清溪渔隐图》为代表,表现了他的另一种风貌———简练洒脱,水墨苍劲,以刚性线条和大斧劈皴为标志。《濠梁秋水图》的创作,似乎正处于其风格转变过程中的后期,是南宋新风格的开始,构图局部取景的方式已有所体现;而《采薇图》只不过是把要表现的物象更加拉近了而已。皴法上,此图出现了大量的侧锋用笔,洗练、刚劲,但笔触略小,石质坚实,这是大斧劈皴的雏形。到了《采薇图》,则变为阔笔挥洒,更加简略,充满速度和力感,转变体现得更加明显了。还有《采薇图》的远景部分,仿佛弥漫着一层雾气,树石的画法也是水气淋漓,这可能与李唐已久居江南有关。《濠梁秋水图》则显得稍有不同,透露出一种浑厚深沉的山水景象。从用笔、风格、水准等方面来看,《濠梁秋水图》当属李唐从《万壑松风图》到《采薇图》之间的过渡作品,仿佛是他在为北宋风格向南宋风格的转变做精巧的注释一般,因而显示出此作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其具体生卒年月已无考,约生于1050年。北宋亡后,他南奔临安(今杭州)时,已年近八十,可见他是得享高寿之人。他从小勤奋好学,聪颖过人,诗文、书画俱佳,于北宋、南宋时期两次进入皇家画院。其作画题材丰富,所绘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亦善画牛。其山水画,初学李思训,变荆浩、关仝、范宽之法,创立了“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画法,成为山水画史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9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19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26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2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632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10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18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285热度

最新文章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安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