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家择笔的问题

2013-01-29

文章来源:
503次浏览

  在创作中,毛笔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书家必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好笔来挥洒。不称意的笔就如弯曲的筷子、腐朽的竹篙,费力不讨好,这也是米芾的体会与告诫。

  书家碰到不称意的毛笔必换之为快,这往往能在历史中找到许多生动的记载。鲜于枢在其所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款文中抱怨毛笔质量低劣,以致换了三次笔才写完这首诗。其跋文曰:“右少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玉成先生使书,三易笔竟此纸,海岳公有云,今世所传颠素草书狂怪怒张,无‘二王’法度皆伪书。”鲜于枢对器材十分讲究,在其《赠笔工范君用册》中提出“百工之技,唯制笔难得其人”。他还分析其原因在于制笔要求通晓书法,而书法太难通。他在文中还批评了制笔因为贪利而失败的现象,告诫范君用不要重蹈覆辙。

  更为糟糕的情形发生在王宠书《王昌龄诗》的时候,为了写完这件作品他竟然换了八次毛笔。明嘉靖五年(1526年),王宠应朋友之请,书写王昌龄诗十二首。所用的纸为吴中新制的蓝色粉笺纸,此种纸极易损坏毛笔,以致他八易其笔才写完此卷。由此可想见纸笔不合给书家带来痛苦与无奈,亦见书家对笔极高的要求和敏感。由于频繁更换毛笔,此卷后半部分明显比前面字形大了许多,其章法的整体性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王宠在此卷尾跋道:“年甫简持此卷索书,乃吴中新制粉纸,善毁笔,凡易八笔,方得终卷,中山之毫秃尽矣,勿怪余书不工也,当罪诸纸人,王宠识。时丙戌十月既望。”言外之意,我书法不佳的原因在于纸张太差了。

  为了适应新的情形,书家不但要择笔,还要参与制造毛笔或改善毛笔。张芝习书勤苦,家中的帛必先书而做衣。他以帛习字,取其篇幅宽大,行笔使于驰纵。可是未煮练之帛为生帛,比之简牍,吸墨既快又多,故他改良毛笔的蓄墨量,使之适应于缣帛,且能连绵而书,墨不枯竭。张芝改良毛笔使用生帛无疑促进了章草转变为今草的进程。其一,绢帛面积大,提供了多行并列书写的可能性,这自然要求书家关注行与行之间的章法关系,章法必定影响到单字的结构与用笔问题。其二,改良的毛笔蓄墨多,绢帛吸墨较快,这必然影响到行笔速度与书写的连贯性,从而使字字独立、结构端庄的章草慢慢演变为连绵飞动的今草。

  就书家而言,笔不佳亦不利,久之易坏手法,以致形成不良的手势与笔性,后患无穷。纸墨不佳,亦有此弊端。元末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说:“笔不好则坏手法,久而习定,则书法手势俱废,不如前日矣。……此吾亲受此患。向者在家,有荆溪墨、钱塘笔,作字临帖,间有可取处。及避地鄞县,吴越阻隔,凡有以钱塘信物至,则邏者必夺之,更锻炼以狱,或有至死者。所以就本处买羊毫苘麻丝所造杂用笔,井市卖具胶墨,所以作字皆废。”由此足见差笔劣纸的危害之大。笔者亦有同感,以前多在生宣上练所谓的“控制力与功力”,以至于碰到好纸反而不习惯使用,并形成了许多不良的用笔习惯。当然,史载颜真卿以黄泥练字,怀素年轻时用芭蕉叶及木板练字,是出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当不在本文分析之列。

  按常理而言,书家必择笔;然而,历史上也有不择笔而佳的现象。据史载,褚遂良非精墨佳笔不下笔,而欧阳询、虞世南、裴行俭等书家不择笔且能随心所欲。尤其书写行草书时,不择笔的现象更为多见。究其原因,书家灵感涌现,激情四射,偶然欲书,不择纸笔,这是“无意于佳乃佳”的心理现象。周星莲主张“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手。一遇精纸佳笔,整襟危坐,公然作书,反不免思遏手蒙。所以然者,一则破空横行,孤行己意,不期工而自工也;一则刻意求工,局于成见,不期拙而自拙也”。笔墨精良固然能激发创作欲望,然而精纸佳笔也可能因主体过于在意而适得其反。废笔败笔,任性挥洒,不期佳反而达到了佳境。

  不过,书家不择笔不是通理。陈槱认为“余谓工不利器而能善事者,理所不然,不择而佳,要非通论”。可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择器材只是特殊现象,而非普遍规律。

  必须交代清楚的是,书家不择笔并非不择优劣,而是不择新旧。佳笔即使用秃了旧了,仍具有尖齐健圆的优点,依然能得心应手;劣笔即使新的也不能称心如意。所以王右军父子非宣城陈氏笔不书,韦诞喜用张芝笔,东坡喜用杭州陈奕笔,指的就是这个道理。(朱友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17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23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0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59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08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166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261热度

最新文章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安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