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和宫廷画是否都具有收藏价值

2013-01-25

文章来源:
484次浏览


  宫廷专场、石渠宝笈、乾隆秘藏……近年来的书画市场上,这些都是热词。而在2012年,市场上降温最快的,恰恰也是宫廷书画。除了价格波动外,它们的定价标准也大有玄机。有的宫廷画家在《石渠宝笈》里的作品,动辄几千万元;没入乾隆爷“法眼”的,只能卖几十万元。围绕着古代书画的这些诡异迹象,让藏家不禁要问:“书画收藏的门在哪儿?”


  关于这个问题,书画鉴定家刘岩有话要说。“还是得按美术史来收藏。”他观察近年来的书画市场,恰恰是人们太过追求“献媚”之作,才导致如今市场价格有大波动。比如,宫廷书画的价格便是“过犹不及”。


  刘岩感叹说,由于文化断层,人们恢复对古代书画的认识,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帝王宫廷的作品才成了人们“第一步”的选择。没错,它们都有唯一性,也是皇家的东西,但什么东西都需要“适度”,得对这些作品的定位有个清醒的认识。


  “你想想,历史上除了宋徽宗,没什么皇帝能够以书画家相称。他们日理万机,书画多是一种社交工具,拿来赏赐大臣用的。数量也大得惊人,乾隆御制诗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全唐诗》。”刘岩认为,单说艺术价值,御笔难以进入美术史,何况许多作品难以确定就是皇帝所作,他们少有个人的独特性。


  说了御笔,再说说宫廷画家。所谓宫廷绘画,其实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记录皇帝的功德。那些画家都是被朝廷豢养起来的文人,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必须依皇帝的喜好来决定。长此以往,哪怕再有天分的文人,也被固化的标准约束死了。何况他们长期呆在深宫后院里,没有接触鲜活的现实,创作没有源泉,只图能够给皇帝朝贡的“实用性”,而没有了艺术最需要的“独特性”。


  “像这些画家,作品看似都穿着华丽的衣裳,但只有外在,没有内涵。”刘岩说,宫廷绘画火热的重要原因在于宫廷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跟齐白石、张大千一样,有的作品过亿元了,但有些并不算精品的作品价格也很高。宫廷艺术一样,就是在炒品牌。”的确,如今各种人抓住了藏家对于帝王所用之物的渴望心理,大肆炒作“宫廷题材”,不只书画,瓷器乃至杂项也一样。


  “皇权”概念的集中体现,便是所谓的《石渠宝笈》标准。实际上,它在近年来也已经引发了不少争议。有评论家指出,《石渠宝笈》就是庸俗的皇家收藏,是以乾隆本人对绘画的认识来判断好坏,进行个人取舍。“如王石谷的作品,进入《石渠宝笈》的,价格能比没进的高一百倍,这正常吗?”

  “从审美角度看,这些宫廷画的确比较好懂,也容易流行,所以赢得了当下一些人的喜爱。”刘岩分析。抛开利益投机层面,从宫廷书画中又能分析出哪些文化信息符号呢?传统书画所强调的形、艺、神,它又具备哪些呢?


  回头看看那些已经被美术史认可的画家吧,苏东坡、石涛……不可否认,有些人是历史上的遗珠,会在百年后再得到人们的重新认可,但大多数人的历史位置都是摆好的,宫廷画家的地位很难超越这些人。“价格可以颠覆,但美感无法颠覆,它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东西。”当然,如果您怕买到这些名家的假货,就请您先好好研究这些人的作品,把真的从假的里面挑出来,把大家忽略的作品挑出来。刘岩举例道,齐白石当年刚来北京时作品也很便宜,几块钱就卖了,但齐白石说,这些作品过百年后要用“良田二亩”来换。事到如今,齐白石的作品早不是“良田二亩”的价格,不知当年有多少高人曾注意到他的作品。因此,要发掘出好作品,得有一双能分辨媚与美的慧眼才行。


  而要研究名家的作品,就不能沿用之前看宫廷画的审美标准,以“顺眼”、“好看”为标准,它们只是美感的初级阶段。何况,中国古代书画强调意象、线条,不注重具体的“像”与“不像”。与那些“双眼无神”的宫廷书画相比,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都有独特性的美感,这些美感能给予观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比如“蛙声十里出山泉”。“要从细节入手,仔细比较每个名家的不同,知道它美在哪儿。”


  就拿画美女来说吧。宫廷书画里的美人自不必说,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雍容”也好,“华贵”也罢,人物呆板,眼神呆滞。而在美术史上,真正有美感的美人作品是立体的,有灵魂的。像齐白石,堪称美术史上的异数,从没有一位画家如同他这般,将传统文人画的美感情趣转向移位,开辟了一个平民化、世俗化的绘画天地,注入了生机活泼的世俗人情。比如,他多画村妇,“裤腰带往往没系好”。他画的就是大俗的形象,却能从中透出一股强烈的人间烟火气,最后这些普通村妇形象也就成了经典,进入了艺术的最高殿堂,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学形式,“这就是齐白石的美”。再如张大千画的美人儿,她们相当标致,标准比常人要求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因此能入他画中的美女,当真是美极了的。“无论是眉毛还是眼神,你都能解读出作者的着力点,单凭其中一点,就能看出每个人的不同,美感也就从中升华了。”


  “什么时候的古代书画都有价值洼地。”刘岩说,藏家需要不断开拓书画的美学空间,阐释书画中不同美的内容,将自己藏品的深度挖掘出来,可以说出不同书画的不同价值追求。


  “在一味追求宫廷书画后,藏家需要转向。从单一的媚俗判断,走向多元的美学研究。”刘岩总结说,古代书画不仅价格会逐渐回归,同时价值观也需要回归。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17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23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0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59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08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1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261热度

最新文章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安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