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能为开心服务

2013-01-24

文章来源:
508次浏览
 
 


 严培明《蒙娜丽莎的葬礼》布面油画严培明工作室供图

  2012年底,艺术家严培明的新作《龙》和《长城》分别在龙美术馆的开幕展与昊美术馆的展览中亮相。长期生活在法国,很少在国内现身的严培明,在位于上海莫干山的工作室,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一向以黑白为创作主色调的严培明表示,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东西不需要他去表达,画画是让自己反思,而不是让大家开心。

  >>谈新作

  希望《长城》成为一面镜子

  黑白是严培明创作中主要的色彩,他的创作总是用最朴素的材料表达最本质的观念。“我的作品里绝对没有甜蜜的东西。”严培明强调,花花绿绿,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东西不需要通过他的笔去表达。画画是让自己反思,而不是让大家开心。

  严培明认为技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并不想表达美好,现实才是他创作的原动力。对于这次参展的作品《长城》,严培明说:“动物的消失,环境的破坏,地球很快被挖空。人是最聪明的动物,也是这个自然最大的敌人。他们用手,去创作也是毁灭。”因此,在画面中的长城脚下,严培明设计了一堆白骨。严培明解释称:“我并不是想因此而警醒大家,只是希望我的作品成为一面镜子,让大家与我产生共鸣。”

  >>谈艺术

  拒绝用题材去讨好别人

  在严培明眼里,对艺术家来说,他最重要的话语权除了作品还是作品。“什么东西都是假的,说到底只能用作品说话。”因此,严培明本人从来不宣传也不推广。在他看来,艺术家的工作只是创作,其他的宣传等事宜全部都交给画廊去处理。“因此,我的每个个展全是新的作品,因为我要通过每个展览讲不同的故事,阐释不同的道理。”

  正如《长城》紧贴现实一样,严培明的艺术创作,从来不去追热点或者去讨巧。“我最不喜欢通过技法和题材去巴结别人。”严培明说。父亲的去世,让严培明更加直视现实,他明白生死是必然。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作了《蒙娜丽莎的葬礼》,该作品于2009年在卢浮宫展览时颇受关注。严培明回忆:“通常艺术家进入卢浮宫做展览十分困难。馆长很喜欢我的作品,所以这个过程就变得不是那么复杂。”据严培明透露,包括《蒙娜丽莎的葬礼》等展出的五件作品已被卢浮宫永久收藏,还将在阿布扎比即将建成的卢浮宫中开辟一个展厅,作为长期陈列。

  严培明对待艺术的态度就是负责二字,他绝不会为了举办个展而随便拼凑作品,或者以现有作品再去思考展览。

  住在法国吃在中国

  尽管长期生活在法国,中餐还是严培明的主要饮食。“但是因为法国第戎的中餐馆简直一塌糊涂,还是自己做得好吃。南腔北调,啥都做,啥也吃。”严培明经常在家里请客吃饭,每次都是他下厨。严培明说,烹饪与创作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需要动脑的手上功夫。当我们谈到巴黎的中餐时,严培明一副很专业的样子:“13区的包子没有3区的好吃,转角过去还有一家杭州人开的中餐馆水煮牛肉超级棒!”

  ■记者手记

  >>谈差异

  国外从业者更尊重艺术

  长期生活在法国的严培明极少参加中国的展览,在严培明看来,中国艺术市场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艺术从业人员对待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尊重上,严培明认为与西方差距很大。

  在国外的画廊,从包装到运输再到展示,每一个步骤都十分严谨。严培明认为,这是基于从画廊老板到工作人员对艺术的尊重。严培明说:“他们对我都非常客气,尤其是工作态度令我放心,就连保险公司都还会上保险。”他表示,在国外如果要策划一个展览,最起码一年前就有了计划。找到艺术家探讨的时候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所有的步骤都安排得非常细致。严培明分析,中国人谈事情是在饭桌上,而外国人选择在办公室。“在国外没有那么多的人情关系,做起事来更方便。”

  谈到国外对艺术家的扶持,严培明列举在巴黎是按照艺术家的画价来评判工作室的租金。同样的地段和面积,对于不同收入的艺术家会有相对应的资助。记者随口问道:“那您呢?”严培明不好意思地笑着回答:“租给我就很贵了。”

  >>谈生活

  严苛自律不能成为流氓

  与众多留学国外的学子一样,初到法国的严培明一样生活艰难。严培明回忆,当年出发去法国的时候,父母只给他准备了100元。为了生活,严培明只能去中餐馆打工。辛苦是辛苦,但这也正好满足了一个少年的思乡情怀。如今回想起来,过去的艰难烟消云散,“每天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就觉得一点也不辛苦。”严培明说。

  生活中的严培明尊崇一切顺其自然,从不刻意去追求。即便获得今天的成就,他也没有任何成功的感觉。对于穿着、食物等物质方面,他更是没有要求。某次出席一个展览,曾被画廊质疑:“您是一个如此有名的艺术家,但是您的打扮为何与身份不符?”

  “不要成为流氓。”严培明说,这就是父母对他的最高要求。而他对自己的子女也是同样的标准,唯一的要求就是学好中文。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17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23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0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59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08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163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261热度

最新文章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安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