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刚:艺术品市场乱象谁之过

2012-04-19

文章来源:
1362次浏览
       在持续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上,怪事不断上演。
  近日,有媒体披露,一年前以2.2亿元拍卖成交的“汉代玉凳”,实为2010年在江苏邳州制作而成。去年年底,在一起涉及文物造假的巨额贷款诈骗案中,经由5位顶级专家鉴定,评估价高达24亿元的“金缕玉衣”,实为零散玉片所制赝品。事发后,专家们承认评估时甚至未打开所鉴“文物”外的玻璃罩。
  艺术品市场缘何造假不断?艺术品鉴赏将走向何方?近日,就相关话题,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魏立刚。
  中国青年报: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混乱与无序已是不争的事实。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魏立刚:艺术品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为公众提供一个审美样本,而不是成为投资理财的中间品。然而,我国艺术品市场目前正处于长时间发展断层之后的井喷期,瞬间而来的暴利导致了整个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这是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带来的副作用。绝大部分艺术品投资者的本意不是个人喜好,而是为了获利。现在,艺术品投资已经成为可与炒楼、炒股相媲美的理财方式。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造假泛滥。很多经由知名拍卖行、专家、画廊经纪人甚至名家后代之手的艺术品仍然是赝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所有人都将艺术品当做理财中间品时,它们的真假已经无关紧要了。比如,一个人以50万元的价格买入一件艺术品,只要他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就会很高兴。同样的道理,他的上家或者下家如果能以同样的方式获利,那么对这些人来说,艺术品的真假好坏又有何妨?
  目前,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一些人甚至是在集体造假、知假卖假。
  中国青年报:出现这种现象,是否因为法律及制度上存在漏洞?
  魏立刚:比如,按照现行的《拍卖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未声明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也就是说,只要拍卖机构事先声明不“保真”,买家就必须自行承担所买文物的真假风险。有这样一则“免罪金牌”的存在,在一些情况下,拍卖行当然不会主动声明对标的“保真”。这条法律漏洞,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赝品横行的现象。我记得,在一次拍卖会上,标的物是一件有皇帝题跋的绘画作品。然而,稍微懂行的人都能发现,皇帝题跋的印章甚至都不是盖上去的,而是造假者用毛笔蘸着朱砂描摹的。
  一些名家的后代,也会参与到造假当中。名家后代手中往往有作品图册。投资者普遍认为,图册上出现过的作品一定是名家的真迹。然而,用来鉴别真伪的图册本身也可能造假。举一个例子:如果造假者通过出售赝品能得到500万元回报,那么他自然愿意以50万元买通名家后代,让这副赝品出现在所谓的“图录”上。
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真真假假的艺术品市场。
  中国青年报:除了扰乱市场秩序,赝品横行还有哪些危害?
  魏立刚:我认为,造假最重要的危害是混淆视听,造成艺术标准、审美标准的混乱。很多真正好的艺术品我们反而看不到了。这样一来,艺术品引导大众审美的功能将被极大削弱,因为好与坏的标准都混乱了。
  中国青年报: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魏立刚:我觉得,归根结底是利益所趋。我想,随着人们对文化投资理解的日渐成熟,境况会有所改善。由于艺术品无法以实用性来衡量好坏,因此,我们很难用明确的标准来评判它们。但是,翻看艺术史我们会发现,真正留下来的作品一定是歌颂伟大、光明、美好的。也许因为短期利益所趋,配角会成为一时的主角,但无论怎样,为了迎合市场,歪七扭八、标新立异的东西也不可能成为美的标准。
  现在,审美秩序的混乱出现在很多领域。比如我们看唱歌、跳舞节目,很多时候是关注谁的声音最高、谁跳得高、谁的动作最能挑战极限。其实,无论是绘画、书法、歌唱,最终是为了表达精神上的东西。动作、笔法、声音、表情的夸张可以瞬间吸引眼球,满足观众口味,但整体而言,并不是一种美。作为表演者,你的能量只有100分,你将30分都花在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上,还怎么有精力去开采刻画深层的灵魂呢?已故钢琴大师古尔德在演奏时,双眼迷茫,在钢琴前自言自语,所有能量都注入到琴键里,这才是灵魂的倾吐。如今,很多人似乎更喜欢“咋呼”的艺术。
  当然,市场的开放也有好处。比如,宽松的市场氛围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一些产自民间,带着质朴气质的艺术品也有了展示的机会。审美的包容性对艺术品市场发展非常重要。
  中国青年报: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与其他一些国家比较成熟的市场差距在哪里?
  魏立刚:国内一些艺术家,一去某个地区,便能卖出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作品。但是,一走出国门,便立马缩水,因为缺乏足够的分量。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我们引进了很多专家、学者,派出大量的管理者出国培训,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在于艺术人才的欠缺。国内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文化课薄弱而转攻艺术,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逻辑:艺术队伍的战士似乎从一开始就是劣等兵。事实上,这个逻辑是不应该存在的。这就好比说,毕加索比伽利略差很多。但其实,二者都是一流的人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就不必奇怪为什么很难遇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国际水准的作品和人才。
  中国青年报:你怎么看待艺术创新?
  魏立刚:艺术是需要现代化和创新的。我觉得,艺术家最大的贡献应该在于建立一种新的艺术模式。如果只是模仿国外,我们是不会有出路的,我们必须创造出自己的东西。当前,艺术领域的诸多无序与混乱,说到底还是源自人们内心的浮躁不安与急功近利。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3894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5125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2541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11977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2583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230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2242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15980热度

最新文章

翰墨新境 情满西域——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翰墨新境 情满西域——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作品(国庆·

在当代中国人物画领域,刘选让凭借其独特的“西部情怀”与“笔墨建构”,形成

2025-10-17

道弸于中 笔简墨妙——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先生《睡美人》(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道弸于中 笔简墨妙——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先生《睡美人》(国庆

艺术家能够观察到被别人忽视的地方,他确信人的想象力不可能穷尽审美领域的

2025-10-16

意出晋唐 刚健流丽——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旭宇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意出晋唐 刚健流丽——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旭宇先生作品(国庆·

现代诗人臧克家先生曾评价旭宇称:“融诗于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

2025-10-15

笔随山野动 境因心象造——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明久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笔随山野动 境因心象造——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明久先生作品(国

“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郭熙《林泉高致》)画家悠游山

2025-10-14

丘园之象 和谐之境——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丘园之象 和谐之境——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

悠游山野,渴慕林泉。此为古人郭熙对于山水绘画“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所

2025-10-13

山水有歌 水墨生诗——读北京美协原副主席程振国先生的三幅画(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山水有歌 水墨生诗——读北京美协原副主席程振国先生的三幅画(

看画看得多了,我们会一览无余的发现中国水墨画蕴藏的奥妙,画中所包含的内

2025-10-13

清隽不凡 超然放逸——天津美院原院长贾广健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清隽不凡 超然放逸——天津美院原院长贾广健先生作品(国庆·中

与自然同律,与时代同行,与家国同兴。中国的花鸟画,自古以来就是将作者的个

2025-10-10

“盛世绘新颜 丹青颂华诞”—书画中国名家作品巡回展(中卫首展)暨牡丹之韵、齐海军艺术精品展成功举办

“盛世绘新颜 丹青颂华诞”—书画中国名家作品巡回展(中卫首展

为迎接祖国七十六周年华诞,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艺术交流,在国

2025-10-10

体生活之真 为生命写照——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体生活之真 为生命写照——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国

石鲁先生说:“画蒙生活为培养,生活借画以显精神。”又说:“生活不仅供养

2025-10-08

天南木棉放 熊熊赤英燃——读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陈永锵先生画作(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有感

天南木棉放 熊熊赤英燃——读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陈永锵先生画作(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2025-10-06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醉山图》(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

观张江舟先生之画作《醉山图》,初览即觉气韵生动,再品则感意蕴深邃。这幅作

2025-09-30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浅析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

笔皴密密处而见山重峦叠,水墨氤氲中又见云蒸雾腾,留白虚空里还有深谷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