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立骨 光影塑形——浅析巫卫东国画人物创作的笔墨元

2016-06-14

文章来源:
1190次浏览


成功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惠风》


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无论古今,凡进行国画人物创作的画家,对于线描都是十分重视的。因为线条不仅是国画创作的基础,有着其本身独立的艺术价值,也更是国画人物造型成立的支撑,是画中人物“骨气神似”的基础。兰州画院院长、甘肃美协副主席巫卫东先生近年来的国画人物创作,立足于甘南、陇西等甘肃部分地区汉藏劳动人民群众为题材的国画人物形象塑造,在长短、粗细、疏密、浓淡的线描尝试中,取得了重要风格突破和笔墨经验上的收获。同时,汲取中西绘画之优长,将光影等西画创作的元素,在国画创作实践中做了很好的融合,使其绘画在塑造陇原人物题材绘画的形质上,有了鲜明的个人面貌。


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甘南的天空》


    品读巫卫东先生的画作,无论是以陇西地区农村百姓为创作对象的“药乡”系列,还是以甘南牧区藏族同胞为画作内容的藏域风情画作,都倾注了一个陇上艺术家深入乡民百姓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用遒劲苍润的线条构成了其审美与情感上的律动。线的变化中,写的性质己见鲜明,水墨的团块变化与组合中,又有光影的浓重、阴暗呈现在画作人物衣饰的褶皱,以及他们那满是皱纹沧桑的面庞上。或是昂扬、喜悦,或是忧愁、苦闷,一个个形象都在这样的线的组合与墨的变化中走进读者的视野。


成功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雪域晴歌》


    以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以及此次“水墨陇原•成功美术馆馆藏甘肃当代国画名家作品双线联展”而言:《甘南的天空》《惠风》《雪域晴歌》等作品中,不仅体现了画家对甘南地区藏族同胞生活、民情风俗细致的观察,线条的组合中也将时代环境下藏乡群众的精神面貌,做了恰如其分的细致刻画。而甘南藏乡汉子的雄壮、爽直,妇女的勤劳、淳朴,更是在水墨的氤氲变化,以及与赭石等色彩的相互补充与渗透中,出现在了读者面前。


成功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


    对于巫卫东先生在国画线描、水墨等方面的尝试,邵大箴、冯远、张晓凌等多位业内专家都曾有过肯定的点评和赞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在点评巫卫东的画作时,就曾讲道:“近一段时间,巫卫东在原有熟练的人物塑造基础上,采用以线造型的方式,使画面形象回归单纯,这对他来说是更进一步的尝试。线描是中国画的基础,也是精髓,巫卫东在强调墨线的塑造性基础上,特别注重线条的质感和变化,这在表现甘南少数民族人物,突出个性化特征方面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西绘画元素的融汇、取舍上,巫卫东先生立足于国画人物创作的基本原则,去掉繁杂的色彩铺陈,替代以水墨。并以水墨的黑白变化,做为画作视觉、气氛的主要构成。但也保留了,西画创作中写实造型的成分,以及光影的作用,从而使其在以线造型中笔墨更显丰富,人物形象、精神的呈现上更见丰满,富有立体感,也从而形成了他目前的这种风格。譬如,《甘南的天空》中用墨色本身的浓淡变化,以及黑白的对比形成高光和阴影,呈现藏族人物皮袍的厚实的体积感;用急劲的线条和墨块的组合,拉开视觉上的距离感,从而使其看似写意的线条和墨色却达到了写实的效果。

    当然在这样的融合实践中,画家还始终坚持以线描、水墨等国画元素为根本的。巫卫东先生深知,线描之于国画的重要性,他对古人总结“十八描”,并广泛应用于中国绘画的人物、山水、花鸟当中等做法的意义十分清楚。因此在线描的尝试上,巫卫东的国画人物也不断的探索走向国画笔墨的艺术纵深处,在水墨的渲染中,不断寻觅时代陇原人物国画创作价值与意义。

    剖析巫卫东先生的笔墨实践,笔者不禁联想到,对于陇上汉、藏等民族题材美术的关注,不仅是甘肃艺术家的表现主体,无疑也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非常独特而重要的艺术现象。以黄河、高原、丝路为文化主线的甘肃,蕴藏了绘画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雪域藏乡的牧歌,黄土高原的耕者,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都是陇上的绘画创作的重要主题。巫卫东先生,近年来在国画人物上的尝试也始终站在这块热土之上,讴歌山乡的朴茂厚重,赞美丝路的悠远流畅,塑造雪域的纯净圣洁。在他看来,他自己既是为“黄土地浓烈的乡情所迷恋”,又为“雪域藏民的荒寒壮美而陶醉”。因而在巫卫东的视角和笔墨中,“无论黄土高原上庄稼人的忠厚、纯朴、沧桑,还是雪域藏民的坚韧、粗犷、朴拙”,都是陇上芸芸众生的写照,也都是陇原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这也正是其创作,关注这一题材,并不断用线描国画笔墨结合西画光影元素,实践探索付出的艺术价值、社会意义的体现。

    画家简介:巫卫东,1967年生于河南,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兰州画院院长,兰州市政协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政协委员,兰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兰州市领军人才。师从冯远、杜滋龄、陈钰铭,现入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高研班学习。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0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210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27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36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648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11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214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296热度

最新文章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安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