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汉字美才有书法美

2016-04-21

文章来源:
950次浏览

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书法之道、之韵,人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情感,总有说不尽的话题。

  梁君度(香港养生书法研究会会长、香港中国书画会副会长)

  书法是唯美的,但没有造型优美的汉字,又何来优美的书法呢?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篆、隶、草、楷、行几个阶段,但每一个阶段,字型都有独特的美。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字的间架结构对汉字美起关键作用。

  史书记载汉字由黄帝时的仓颉所发明,仓颉发明的应是象形文字。唐代张彦远认为,仓颉时代的字与画“同体而未分”。既然象形文字本为图画,那么汉字故当有朴素的自然之美。

  最早出现在陶片及甲骨上的文字,现在称之为古篆字,也就是夏、商、周、秦篆书的总称。商殷甲骨文用刀刻出,故基本是由直线条组成,且横直线条多于斜曲线条,此汉字特点延续至今。刀刻文字 “瘦硬有力,清奇秀逸”。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董作宾用“壮伟宏放”来形容早期的甲骨文的朴素美。

  周代的篆文刻在青铜器上的称为金文,除青铜器上作铭文之外,也刻在石鼓上,刻在石鼓上的称为石鼓文。青铜器乃国之重器,故文字庄重严肃,更像美术设计图案。西周青铜铭文已具严格确定的文字结构和书写规范,字体的造型也逐步变化,开始脱离“图画”而成为抽象符号。字体较之甲骨文生动活泼。至于石鼓文,乃小篆先声,线条均匀工整,结构严谨。康有为赞誉为“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秦代篆文又称小篆,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将繁复的大篆简化整理而成。秦篆间架匀称工整,其造型“秀丽和畅,稳重端庄”。李斯所书“峄山碑”是秦篆的代表作,唐张怀瓘指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纵观大篆小篆都给人以庄严之美。

  秦隶据传由程邈所创,这时的汉字,有了一个新特点,就是整个字型偏重于扁方,与秦篆着重于长圆成反比。到了西汉,隶演化为“八分”。到东汉,文字学家王仲次根据民间盛行的八分体加以整理改革,汉隶的水平线得到美化,形成“波磔”,而使八分进步到“彪焕磥硌,形体抑扬”的境界,直使后人千秋景仰。

  隶之后有草,汉代的草字起源于民间的减笔字,西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整理了当时官方应用的“正体隶”、民间所流行的“副体草隶”而编成一本“急就章”,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草体字。崔瑗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

  草书后来发展成今草、狂草,线条如行云流水,此时,字型已变幻莫测了。但草书字体仍有法度,这法度亦源于字的结构。草体字有龙飞凤舞之姿,被人誉为无言之诗,无动之舞,无色之画,无声之乐,实在不为过。

  到了汉末,楷字体也出现了。楷书之“楷”,有楷模之意。三国时代的钟繇最早用楷书写奏章,他把民间流行的简笔分书由隶化楷,巧妙地创造了正楷字。梁武帝曾评钟繇的楷书谓“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楷书字体建立横平竖直的方形结构之后,一直为历朝历代官民广泛使用,千百年不变。至此,汉字完成了自身的演化。

  汉字的演化过程一直被儒家的精神所影响,所以,汉字的美最体现儒家的中庸之道。汉字有四大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和独体字,这些结构包含了下面这些元素:谦让、对称、均衡、节奏。

  林语堂大师在论中国书法一文中进一步指出: “波动的动力原理,结果产生结构上新的一种原理,为了解中国书法所不可不知者。仅仅平衡与匀称的美,从未被视为最高之风格。中国书法有一个原则,即一个四方形不宜为完全的四方形,却要此一面较他一面略高,左右相济,而两个平均的部分,其位置与大小也不宜恰恰相同。这个原则叫做‘笔势’,它代表动力的美。其结果在这种艺术的最高范型中,吾们获得一种组织上的特殊形体,它的外表看似不平衡而却互相调剂,维持着平衡。”

  正因为汉字的结构本身如此之美,再依照书法的艺术规律运用毛笔这种特殊工具写将出来,才产生书法的美。正如一首曲子,本就谱写得优美,再有出色的演奏家,运用各自独有的手法去演绎,就能产生天籁之音。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81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74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79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60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5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74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85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90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