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美术馆张连贵作品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智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观张连贵先生的山水你会很自然的在他的话中找寻诗意的语句,先生的山水画契合交融了他的修养和学识以及内心对山水炽热的热爱。
在国画创作中
张连贵先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艺术人,他深谙艺术规律,确定了表现北方自己熟悉的生活的艺术创作目标。他用中国的、民族的审美观和传统绘画精神表现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风情。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中说:“要有
中国画的传统,现代的审美观,即有中国
笔墨凝重、洗练、灵动的韵味,以线为骨,以心象为主的造型,还要有西方绘画的色彩感受,以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为宗旨。”这样,我们便能理解他笔下的老榆树、白桦树、黑土地、兴安岭都是“心化”了的形象,形成了先生自己的特殊的艺术符号。
成功美术馆张连贵作品《身在落日余晖中》
在成功美术馆展出的众多张连贵先生的作品中我独爱《身在落日余晖中》,整幅作品以象征生命的火热红色为主。山势在线条的凸显之下越发的陡峭壮美,那红了的树,红了的山,红了的水,山尖之上有宝塔、亭阁,云雾缭绕在落日的余晖中愈发的气势恢弘。纵观整幅画,张连贵先生用笔沉稳而有力,讲究渴笔湿墨,画线老辣、古拙,墨色变化自如。他大胆的运用颜色,将笼罩在落日中的山水一角表现的极具灵气,让欣赏者无暇顾及那些凡尘之事,沉浸在他的画中,感受画中山水带给人的自然宁静。
作为一位智者、仁者,张连贵先生不仅仅只满足自己的艺术创作,在从教为艺四十余年,张连贵先生始终将创作的焦点放置于对家乡山水的歌颂,始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家乡教育之中。他的山水画作将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尽收其中,或“春染千山绿,风吹万壑清”绘出黑土地的春天满山尽绿的勃勃生机;或“秋来雁去霜染红,遍染兴安满目金”画图兴安岭浓浓秋意;或“朔风徐起,塞北舞雪”将黑龙江上,大兴安岭的雪景体现的淋漓尽致。饱经苍桑的老榆树、笔直冲天的杨树、美丽动人的白桦树,黑黑的土地,寂静的农家小屋,满腹宝藏的大兴安岭都是先生追求表现的对象。
成功美术馆张连贵作品
在实践中先生以其独创的“泼彩法”画出了兴安岭起伏连绵,广袤肥沃的山川,画出了画出黑土地上飞鸟植物的生机勃发,丰茂灵动。他将这块黑土地作为自己创作的母体与源泉,他常说:“这是生我养我地方,我要用画笔来回报她,直至永远。”所以,在先生笔下的《山川百里闻瀑声》这幅画中,向我们讲述着他对家乡的热爱。画中一涧飞瀑从山顶飞流直下,瀑下之谷云雾隐隐若若,瀑峡潭中一渔舟斜靠于岸,岸上亭中无人,整幅画作不仅有山川百里闻瀑声之气韵,更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韵。先生运用“泼色法”表现那山岗上郁郁葱葱的树丛,茂美浑厚的山林,层层叠叠,恰到好处的呈现出锦绣山河的壮美。
先生的画给人们的总是笔墨中的那份坚定和厚重之感,我相信更多人喜欢先生的画,是因为画中的没和画面所带给人的一种信念,仿似他笔下的瀑布长流不绝,响彻天地的水声能让人们在某个时刻幡然醒悟,更或许那声音只是提醒我们,到家乡去看看,那一方山水,一片厚土。(文/成功书画家网 神州诗书画报记者 汪利利)
张连贵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教授,曾任齐市教育学院院长,第九届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齐市新天地艺术中学校长。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