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成功美术馆馆藏郑瑰玺先生作品《画得梧桐养凤凰》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彩恣肆、形工意写,而富于时代审美语境的画语媒载,塑造的一个个活泼泼、鲜灵灵鸟雀、花木等画面表现对象,并放置于这些审美客体所生存、生长的自然环境里,既得自然生生、四时佳兴的烂漫之趣,又写花木荣枯、山雀往来的生命真义……进而构成具有现代人文意识和审美追求的大花鸟之境,使得郑瑰玺先生笔下的花鸟绘画创作,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面貌,还富于极强的辨识度。而这也恰与宋代理学大师程颢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所喻示的格物、求知、体道精神怡然相契也!
《庄子·人世间》中说:“乘物以游心。”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郑瑰玺先生的《浅水仙禽图》《隔帘风细但闻香》《画得梧桐养凤凰》等,笔者亦又随着画家笔墨流动、线迹起舞、墨彩纷呈,而心绪为之跃然而动,生出音韵而律、可喜可愕的共情体验来;还因着辛夷盛放、桐花芬芳、芦叶葳蕤,而观者的审美情感,也随之产生欣然自乐、愉悦而喜的生命美好感悟来。又因画中鸟鸣春晖、仙鹤梳羽、孔雀登枝,还神思远遐、迁想妙得、神游物外,闭上眼笔者的神识也不觉沉浸于万物复苏、百花盛放、群芳阵阵的明媚春光里去了;亦或随着仙禽优美的身姿、超凡的气质而意寄于笔端、逍遥于天外了;又或借着遒劲高树上、烂漫桐花间,百鸟王者的雍容华美、傲视睥睨神采,而联想起李白诗句“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中,那给予生活的美好希冀来……
成功美术馆馆藏郑瑰玺先生作品《隔帘风细但闻香》
“澄观一心而万象腾踔”,从赋象造景的笔墨、色彩、章法等画面构成角度,赏析品悟郑瑰玺先生绘画,犹可知其与众不同、风格卓然也!如《隔帘风细但闻香》一作,画家以散锋纵逸、枯笔露白双勾的玉兰枝干,皴写的山石形廓,高低交映越见其枒槎绮错、虬曲苍劲,或石貌碐磳、巉岩嶙峋的形貌之质来;中锋提按、因形徐疾而写的宽绰舒叶,赋形的修长狭叶,疏密杂然越显其春草葳蕤、芳香习习的草木丰茂之机来。而其设色上,或映衬烘染或冷暖接染或冲泼点彩;又造型上,或放大强调或着意凸显或突出重点,而以色貌色、妙超自然而愈增其万木同春的盎然生意也。而于这聚散开合、疏密深浅、高低顾盼的葱郁群木画面间,忽见一雀似循着这隔帘幽幽的暗香悄然而来,栖于那苔草婆娑的怪石上,亦还回首远眺仿佛期待伴侣的到来……于是乎,春的绚烂、真趣、浪漫、诗情,尽洋溢于画面上了。
画面创构“默契造化,与道同机”,而能自然和谐、氤氲化醇、天人合一也。郑瑰玺先生的花鸟绘画能彰显风格、引人入胜处,也还在于画中鸟雀、花卉、树木,于之生活、生长的天地间,无往不复、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和谐家园之境营造,与寰宇同化、共四时同节、同造化共律的天人合一体道精神反映。如《浅水仙禽图》中,岸畔芦苇其叶蓁蓁、其茂芃芃的浅水沼泽间,素衣若仙的蹁跹双鹤,相谐相伴、长喙理妆,即为出于自然还高于自然的鹤之和谐家园的绘画艺术典型呈现,也还于赋形、传神、写心的审美运思递进中,让观者情不自禁联想起“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一般,鹤之典雅优美的姿态和高洁不群的品性来。再如兼取水墨白描及干湿浓淡泼破墨法而写的《画得梧桐养凤凰》,画家于“凤栖梧”这个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美好象征寄寓的花鸟绘画经典题材组合创作中,所呈现的花鸟统一协和之构,亦更是一种主客交融、心物熔冶、意趣盎然,又富于深刻文化内涵和生命意义的意构求真之写。
成功美术馆馆藏郑瑰玺先生作品《浅水仙禽图》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故而,灰白之间而费尽画家思量的墨色阴阳相济,而又见其苦心孤诣意匠经营的亭亭超拔桐枝上、片片如掌翠叶间,桐花“烂熳开时别有香,薰风披拂映朝阳”,又见仿若传说中凤凰一般的神鸟举高而栖,墨笔素彩而写却也不失雍容之姿、华贵之气,令人神往矣!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郑瑰玺,1969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花鸟画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花鸟画高研班导师,北京荣宝斋画院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花鸟画导师、中国艺术创作院专业画家、湖北省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曾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50至70年代当代中国画坛60杰,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