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淡泊 画蕴至味——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梅启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析

2022-08-03

文章来源:|0
464次浏览


梅启林先生画作《山亭远望》

    看到梅启林先生的山水画作,笔者脑海里闪现出来的第一句话是大诗人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其不拘于形而注重“意”的笔墨构成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清空淡泊、自然清真的艺术美感。在其丰富饱满又见清空淡泊的图式构成中,观者体味到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境体现,是历经绚烂之后的“寄至味于淡泊”绘画艺术趣旨。

    中国人对美的感受,以魏晋六朝为转折期前后大致可分为“镂金错彩”美和“出水芙蓉”美两个阶段,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初日芙蓉”比之于“镂金错彩”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中国山水绘画,由色彩绚丽的青绿、金碧、浅绛至性灵写意水墨艺术的发展,大抵经历的也是这样美学意境的变迁和升华。梅启林先生借水墨媒材丰富多变的状物之能,又以阴阳相生、对比统一的构成之理,带来蕴藉淡雅、宁静飘逸、清新淡泊诗意美感的作品营构,亦见这如“白贲”一般,绚烂又复归于平淡的审美感受。




梅启林先生画作《层峦叠翠》

    从笔墨而言,梅启林先生笔下山水之象无疑是丰富的。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其《山亭远望》一作,笔线沉实、墨色虚淡的勾勒皴染、淡墨层积,带来浑厚饱满而又含蓄内敛的山石韵致;笔势峥嵘、用墨沉静的点啄皴写、造写形廓,又生发出高树枝桠横斜、草石圭角凹凸之形。还有《层峦叠翠》,画家在造化山峦层叠的自然山水情状中,既得“外师造化”的现实客观山水实像考量,又兼取传统山水皴法的语言媒质经验,还有吸收西画艺术语言和现代审美的视觉取向。继而于师古取意、写实取神融会贯通中,亦见个人状物传情、虚静淡雅的皴语面貌。作品中,画家以淡墨笔线打底,勾写块面状山石层叠磊落之形;再以或正或侧、皴擦繁复,艺象有无、虚实之间又突出山石晦明变化、草木疏密的实像;同时还在丰富的淡墨层层相叠中,渲染烘托赋予山石强烈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总体来看,其驭笔之徐疾,线写之长短,墨色之枯润,墨象之厚薄,昭然可见。这些丰富的画语构成,都趋向于画家对天地自然体验感受的画面状写表达当中,趋向于“天地絪緼,万物化醇”(《易》)而生生不息的笔墨音韵节律理趣之中,也趋向于回归水墨本味追求,且由水墨的黑白二色为边际,以淡墨为主调的丰富内蕴之变内蕴,带来的至真至性的艺术审美追求当中。而这种造化山水之美的画面表达,也还体现在画家意匠经营的图构,带来的幽寂宁静的画境营造,素淡纯真的美学诉求。




梅启林先生画作《云山入画图》

    譬如《云山入画图》当中,近景处山石罅隙浓密厚重的葳蕤苔草,横斜交叉、朝揖呼应的繁茂杂树,还有中景处葱葱郁郁树木掩映下半隐半现的村居,远景处与浩渺烟云相接的巍巍远山等等。画家在传统山水绘画“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及平、高、深“三远”立意定景的画面构成法则中,依然有画家不落俗套陈法,体现现代山水画家全新视角观照自然的审美体验,及以“淡”求美、以谐和造境、独抒胸臆的时代审美意识。

    再如《山亭远望》中,用淡墨浅色营造映衬,取大块面留白带来的遐想,山亭高士远望点缀的旷远静怡之美;《层峦叠翠》取溪涧曲婉洄环,层山措置叠嶂,草木苍翠丰润,带来的山水自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之象,亦是如此。其画图可寻见画家以其情感、意志贯注画面带来的生动气韵节律,可以觅得其神入造化、情寄山水的淡墨意趣“迁想妙得”,还可体悟到画家由远近高低调和、一起一伏山势布勾、虚实疏密对立统一的丰饶画面物象布置,带来的“复归平淡”回归于中国画审美“道之为一”的精神诉求。

    行文最后又想起苏东坡此句“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常以此与画家之作印证,甚觉此句意味深长。赏读梅启林先生笔下山水,想来以上这些笔者所见、观者所感,也正是画家作品清空淡泊之象,带给我们的艺术“至味”吧!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梅启林,1960年12月生,河南信阳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原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受聘担任第三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复评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最高奖终身成就奖监评委员,(二00四年度)五一文化奖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艺术公益大师,并担任该中心主办的《大国廉政百部微电影》艺术顾问。出版有《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红旗书画六十家梅启林专集》《国墨风范——当代中国美术家领军人物——梅启林专集》《梅启林水墨画集》《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系列——梅启林专辑》《梅启林山水画作品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片图册、中国画名家《画库》。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2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471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61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861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10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380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66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540热度

最新文章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