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女子图鉴: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

2018-12-1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1031次浏览
    后世对魏晋南北朝时人的印象,大多是美姿容,好风仪。

《世说新语》专辟了一卷《容止》,褒褒贬贬地将男人们的模样记下来。漂亮的,用的都是好形容:风姿特秀,如孤松独立,有挥折不去的傲然;手白得跟玉似的,握一柄白玉麈(zhǔ)尾,粗看过去,竟不晓得哪儿是他的手,哪儿是麈尾了!还有人眉眼亮濯,相望一眼,如山岩下噼里啪啦过一道闪电,俊得叫人心头颤颤。

男人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女人们了!好看的女孩儿们,哪怕只闻姓名,在当时也能得一份深情殊遇。

01

譬如有个兵家女儿,才色具备,只可惜天不假年,还没到出嫁年纪就去世了。阮籍跟人家素不相识,只听过她这份名声,便去吊唁,在灵堂上哭得好不伤心。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相识多年的知己朋友。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阮籍深情,是为这红颜早逝的女孩儿痛快流一场眼泪,荀粲深情,就是以性命为代价了。

他是曹操谋臣荀彧的小儿子,也是著名玄学家,当初见骠骑将军曹洪的女儿漂亮,就将她娶回来。后来曹氏病亡,荀粲伤心难忍,日渐消瘦。朋友劝他:“这世上好看的女人还少了么?曹氏去世,再找别人,难道不好?这样伤心做什么!”

荀粲却说:“我妻子虽不能说容貌倾国,但也是上上之姿,要遇到这样的人,还是不容易哪!”到底伤心太过,妻子去世后没多久,也病故了,年仅二十九岁。

在这种对好容颜极其倾慕的风气下,若长得难看,那可真真儿是兀的不羞杀人也么哥!你敢轻易出门?绝丑的左思出门游逛,女人们觉得他污染了自己的眼睛,都朝他吐口水呢!

02

因此,我对许允妇有大佩服。她是中国四大丑女之一,放在其他时代,怕都要被弃嫌,何况魏晋!妙却妙在,刘义庆对她有大称赞,《世说新语》贤媛卷共三十二篇,许允妇独占三篇,可说是很高待遇了。

许允妇叫什么名字,现在已经不知道了,只知道她姓阮,是陈留(今河南开封)阮共的女儿,说来还是阮籍同宗,后因嫁给了许允,所以唤她一声“许允妇”。

许允出身高阳新城许氏(今河北保定东北新城县),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左右入仕,后来历任吏部郎(相当于现在的司长)及中领军(禁卫军最高统帅)等职,堪称一时才俊。

这位才俊娶新媳妇的时候,满心欢喜入洞房,却见面前一个女孩儿,“眼睛直有牛卵大,腰粗十围面子麻,四面八方无线下,头长几根黄头发”,立刻面不改色地脚下一拐,鞋尖掉头,推门而出,再也不肯踏入一步。

后来好不容易被劝着再进房门,一抬头见阮家娘子的丑,才做好的心理建设哗啦啦碎成细渣,扭头又要走。阮家娘子赶紧站起来,拉住了许允的衣服。

许允忍着内心秩序的坍塌问她:“妇人有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占了几条?”

阮家娘子知道他落点分明在那“妇容”上,大方承认:“我缺的,只是妇容这一条而已。”又反问许允:“士人君子的好品行,你又占了多少呢?”

许允傲然:“我全有。”

——士有百行,哪能完美如斯呢?这牛皮吹得太满,下一秒便被阮家娘子抓住了逻辑漏洞:“郎君果然好品行都有么?儒家以德为首,孔夫子说要‘贤贤易色’,重德行而轻美色。如今郎君见我长得不大好看,两次进门都想走,分明就是重美色而轻德行。请问,能称得上是品行具备么?”

许允顿时语塞,却也在这语塞中破开一个清明:阮家娘子思维敏捷,遇事也从容,恐怕不是普通女人,便接受了这桩婚事,后来见阮家娘子的确不是普通女人,对她越发敬重。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氏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朝中大权握在手上。许允选择了司马氏,以为从此高枕无忧,阮家娘子却不以为然。果然,五年后,朝廷有人密谋除掉司马氏,清早让人给许允传了份假诏书,命他为太尉。

许允销毁了信,但也没把这事儿上报,司马氏料理政敌,将他也算了进去,假意擢许允为二品的镇北将军,都督黄河以北的军务,其实打的是将他流放的主意。

许允自己不觉察,兴高采烈地说:“幸免于难!看来我之前是多虑了!”

阮家娘子摇头:“这是祸事的开始,哪是什么免难!”许允不信,接了职务走了,后来果然死在半途。

家人知道许允身死,急颠颠地来找阮家娘子,还想将许允的两个儿子藏起来。阮家娘子手上织布不停,叫大家宽心:祸不及子孙,许奇和许猛最后一定平安无事。

她从容淡然,唯司马氏的心腹钟会来打探情况前,才叮嘱了儿子们几句:你两个虽有些才能,但不是什么大才,钟会不会把你们当做威胁,所以他问什么,照实说就行了。只是不要问太多朝中的事儿,也不要表现得太悲哀。钟会哭,你们哭,若见他停,你们也把眼泪收一收。

两个儿子照做,不但活了下来,还都在中央做了官。尤其许猛,入晋担任太常博士。两百多年后,北魏宣武帝时代(公元499年—515年),朝廷有儒家礼法方面的事儿不能决断,还将许猛《解三验》《释六征》两篇文章拿出来,当礼法准则引用过。

孟子说,“食色性也”,绚耀耀的漂亮赏心悦目,古往今来,一直是饮食男女的心头梦。但容貌之外,毕竟还有其他。如阮家娘子这般机敏睿智,于政治上眼光如炬,又有泰山崩前而不改其色的淡定,不怪刘义庆《世说新语》独录她三则,千百年后读来,也要高声赞她一句“女丈夫”了!

03

魏晋南北朝时候,像阮家娘子这样精于政治的女人,不在少数。

最有名的,该算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公元441年—490年)。她和阮家娘子一样,不知闺名几何,只晓得姓冯,是文成帝的皇后。文成帝去世后,冯氏被尊为太后,开始主政,历献文帝、孝文帝两朝,长达二十多年。

冯太后执政期间,开创新的俸禄制度,以防官员贪污,鱼肉百姓;又作“均田令”,将土地按人口定时分给百姓;还有“三长制”,简单说即是查户口,避免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她也极推崇汉家文化,大兴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冯太后打下基础,孝文帝迁都汉化,恐怕更不容易。

其他女人,虽比不得冯太后胸襟大略,但也不是陷于宫斗宅斗,依靠男人宠爱度日的贞妇怨妇。她们读书习字,涉猎极广,精通文赋,才华不输男人。

譬如南齐时的韩兰英(公元479年—502年),因学识渊博,被皇帝任命为博士(同许允儿子一般的职位呢!),年老时还得了个“韩公”的尊称。笔下四卷《后宫司仪韩兰英集》,钟嵘在《诗品》里评价过,以为“甚有名篇”。

当时还有很多女人擅长书法,写得最好的,当然要数卫夫人。

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名铄,字茂漪,出身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卫氏。河东卫是书法世家,所以卫夫人的启蒙玩具也与别家不同,乃是笔墨纸砚。

卫夫人《古名姬帖》

她初学钟繇书体,得精髓后,自成一格,丰润悠丽中带了三分硬骨刚胆,正如唐代著名书论家张怀瓘所说,“宛然芳树,穆若清风”,现有《名姬帖》《近奉帖》《与释某书》《卫氏和南帖》诸篇传世。

因习学多年,二十岁时,卫夫人就能用诗歌来论述草书和隶书了,后又总结出一篇书法理论文章,叫《笔阵图》,被历代书家奉为书法准则之一。有“国画教科书”之称的《芥子园画谱》,也对《笔阵图》有借鉴,拓了许多画法技巧。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学习书法,要多见名家名作,不可专拘一家;见帖之后,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别人以为好的,你就当真以为好么?别人不爱的,难道你心中真的没有几分欣赏?天底下好字儿多少,你得在摸索中定出一个自己的喜欢,再不断博采众长。

又说书者笔为先,笔要兔毫,砚台也要发墨好的坚软适中,墨是用庐山那边儿的松烟最佳,纸要用东阳那边儿的鱼卵做,触感虚柔滑净,写上去才不滞凝。。。讲究得不得了!

不过,再好的笔墨纸砚,若不肯在笔力上下功夫,就本末倒置了。卫夫人又在文章里细细言说,好字儿是什么模样,如何执笔用笔才能写出好字儿: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要“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

卫夫人《笔阵图》

有这样的扎实的理论和钻研态度,卫夫人教出来的学生,能不好?也难怪王羲之一代书圣的名声!

04

除了擅长书法的卫夫人,还有精通律法的封夫人。

魏晋南北朝时候,律学式微,大多依靠家学传承。封夫人生活的北魏时期,有名的法律世家有博陵崔氏、广平游氏、清河崔氏和渤海封氏。封夫人是渤海封的女儿,嫁到了清河崔家。她法学知识渊博深厚,一直有人不断向她请教。直到老年守寡,仍有贵人来访,询问律令典章,规矩几何。

还有极善清谈,有林下风的的谢道韫。她小时候同兄弟姊妹一块儿作诗咏雪,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叔叔谢安评为最佳。后来嫁到琅琊王家,见小叔王献之与宾客辩论,落于下风,便主动开口替小叔解围,坐在屏风后边发了个辩机,宾客们相论,最后竟都输给了她。

王浑

嫁给太原王浑的钟夫人也有意思。有一天她与王浑同坐,两人见儿子从院子里过去,风姿朗朗。王浑心中有大欣慰,侧头同钟夫人说:“有这么一个儿子,还有什么不满足!”钟夫人撇嘴,笑看他一眼,悠然道:“我倒觉得,若我当初嫁了你弟弟,这儿子还能更好一层呢!”揶揄王浑比不过他弟弟。

这老夫老妻的打趣话,后世道学家可看不惯,愤然指责钟夫人对丈夫大不敬,说她连“倡家荡妇,市里淫姏”都不如。

说这种话的道学家,若放到魏晋南北朝去,恐怕要被女人们围起来打一顿。什么敬不敬的,丈夫还要指着她们当家呢!打官司、讨公道、拉关系、套交情,“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没有女人,你试试!

若在街上走动时见到漂亮男人,女人们互看一眼,默契地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儿不让他走,要看个够才罢休——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什么含羞露怯,不认识!便就是小儿女娇羞,见到喜欢的人了,也要“回身就郎抱”。

嬉笑怒骂,率性而动,魏晋南北朝时候的女人们,似乎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附庸,放在比男人低一等的位置上。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她们更是自己。剥离了外在光环与定义以后,她们依然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千载之后,仍为亮色。

注:谢道韫为小叔解围,坐在步障后,但步障可能是新词,不欲在文中解释,因此用屏风代替。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6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