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作品价位是如何形成的

2018-10-1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0
819次浏览
  画家的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会成为商品,就有价格和价位,不同的画家也都有不同的作品的市场价位。那么画家作品的价位是怎么形成的?这个价格是谁来制定的呢?一般简单的说,古代和已故近现代名家的书画价位是历史形成的,而当代画家的作品价位是由作者本人制定,并得到社会认同的。所谓社会认同就是说你本人制定的润例有买家认账,有人买就可以,能实际卖多少金额,作品就是什么价位,就这么简单。所以对于当代画家来说无论制定什么价位,只要能卖出去就算数。
李可染1964年作《万山红遍》李可染1964年作《万山红遍》

  就目前来说无论是近现代画家还是当代画家,作品价格单位尺幅最高的当属李可染。李可染的《万山红遍》(75.5×45.5厘米)在2015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84亿元人民币成交,每平尺价位高达6000万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近现代与当代画家作品单位尺幅的最高纪录,是完全可以和国际市场上西方名家作品价位相媲美的。中国画家作品高价位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主要原因应该有这么几条:

  第一,艺术上民族传统文化风格的内涵和极具个性的个人风格。如前面提到的李可染就是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中国古老的山水画获得了新的生命。他的山水画民族文化的内涵深厚,个人风格突出,作品博大沉雄,深邃厚重,整体看似单纯而内中丰富。

  第二,中国画的一种新型笔墨的开创者与开拓者。还如李可染他的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晚期用层层积墨积染法所幻现出的大山大水,再加上对光感的特殊把握,轮廓线的明确肯定,厚重加上宁静,有一种凝练的感觉。他尤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了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感觉,突出了光感和质感,因而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

  第三,作品具有自然形成的市场号召力。这个条件和原因似乎显得有些玄妙,但却是市场不争的事实,其实所谓的市场号召力就是绘画作品里表现出来的一种正大气象,一种令人心生喜意,心生崇拜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微妙,所以用市场号召力或市场感召力来形容。一些一流画家的作品却没有较高的市场价位,也只能用其作品暂时缺乏市场号召力来解释。

  第四,具有领导世界前端艺术的特色。高价位的绘画作品,必然具有属于世界前端艺术品的特点。再如李可染的作品就具有既民族性又世界性的特点。他的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和升华,为中国画世界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历史形成的市场价位的持续增长。不少高价位的作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是第一次面对市场,而是在市场经历了几番风雨,最初的成交价位以今天的市场眼光来看也许并不算高,但当年都是令人振聋发聩的天文数字,这也就是说许多高价位的作品不是偶然发生的。同样尺幅李可染的《万山红遍》1999年出现在嘉德秋拍的时候,以407万元的价位成交,这在当年已是引起市场震动的数字,而16年后它以增值40多倍的价位继续引领市场。

  画家作品市场价位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市场的反复磨砺。以历史的眼光回过头来看,大抵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身前作品价位高,身后价位仍高;二是身前价位高,身后不值钱;三是身前价位不高,身后价位高;四是身前不值钱,身后也不值钱。

  民国时期的书画名家们大都有自己公开的润例,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润例见诸于报刊杂志的很多,现在分析这些润例,可以看到几个有趣的市场现象:其一是有的画家当时标示的作品润例价格很高,如当时吴湖帆每尺150元,谢稚柳每尺120元,考虑到上个世纪30年代市场的物价情况,这些润例价格都是相当之高了,而现在这些画家的作品市场价位仍然是比较高的,稳稳地处在市场二线画家的位置。其二是有的画家当时润例并不高,如齐白石大概每平尺5元,黄宾虹每尺15元,吴昌硕每尺10元,但现在他们都是书画市场一线画家,作品价位都很高。其三是有的画家当时提的润例就不高,如胡佩衡每尺8元,陆铁夫每尺6元,现在他们的市场仍然平淡,艺术上算是三四流画家,市场上处于四五线的位置。其四是有的画家当年提的润例比较高,如上海的陈小翠每尺56元,汪亚尘每尺15元,如今陈小翠作品的市场就有些差强人意,而汪亚尘就有点像陈半丁,相当一段时间里,他们的作品还不如他们在世时卖得好,虽然有时略有涨幅,但那是随着一二线画家的涨幅而水涨船高的随行就市罢了。

  上面的例子印证了画家作品身前身后会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似乎有些纷杂,好像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样子,其实不然,这里还是有些有规律的东西。从已故的近现代名家的笔单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凡是书画润例低于每平尺5元的难成大家,凡是如今被公认的大家、大师们的润例,当年那个时段每平尺都在5元、10元,甚至20元以上。所谓的价位的“低”是相对的,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不会低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艺术和市场在某些时候并不等值,但市场多少会折射和反映出艺术的价值。书画市场是一个经济的概念,也是历史的概念,并不能以一时一地来论英雄成败,好的艺术作品总有一天会在市场上放射出光辉,尽管这一天的到来会有早晚之分。

  对于绝大多数当代画家来说,其实一生中最要紧的是做一个合格的画家,进而当一个好画家,画出好的艺术作品,这就很不简单了。因为无论市场怎样风云变幻,作品价位形成的因素多么复杂,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艺术决定一切,而时间则是一切艺术及其市场最无私最公正的法官。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9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19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26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52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5634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10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18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286热度

最新文章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学习就是要付费的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内功 树品牌 谋发展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短视频制作评奖标准的说明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练好思想力

2025-06-30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安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证成功家人安全、安心、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