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其象 笔镌金石——观王镛先生山水绘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苍莽其象 笔镌金石——观王镛先生山水绘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2022-06-15 14:48:34   浏览数:


王镛先生作品《暮雨秋声图》

    对于王镛先生的绘画,美术理论界方家多有精辟评述,笔者不敢大言炎炎做哪狗尾续貂、贻笑大方之妄论。仅就近日所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两幅作品《暮雨秋声图》《屋头杨柳深深碧》,及于其画面上品咂到的“以书入画”和“山水精神”,谈谈自己的感想。

    赏读王镛先生的绘画,既要探究其继承传统的源头脉络,又要分析其创新的立足根本和形式外显,方能知其山水图绘所蕴之精神真意。从继承的角度来看,王镛先生绘画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其将篆、隶等书法艺术上扎实的创作实践和深入的纵向研究中,获得书法点线韵致作为其画面艺术媒介承载,并由此主导下的绘画笔墨语言呈现。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的理论观点和艺术践行由来已久,既是中国绘画艺术传统上的共识,也是艺术实践的外象形态呈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多处提及“书画用笔同矣”之论,并认为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的绘画无不如此。龚贤也说“遒劲是画家第一笔,炼成通于书矣”,近现代黄宾虹先生对“书画同源”也多有论述,曾言“画法全是书法”,其焦墨山水创作更是“以书入画”的典范。历代书法真草隶篆诸体的笔态线性入画,或取其十之一二、八九,或综合诸体随象驭笔,莫衷一是、各有不同,也各显其韵、各彰其采。如此才有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画家们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绘画风貌,才有了不同画家迥异的艺术个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传统前提下,我们看待王镛先生的绘画,发现从其用书法点、线的书写性,融入现代山水画图营构实践,及延续传统又充实画面语言丰富性的同时,亦见画家从其艺术个性角度,赋予山水创作新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的创新性和时代性。继承与创新齐头并进,这恰恰就是艺术家极富创见性、个性化的“以书入画”笔墨传统的体现:笔势运动与意境营造,一笔而出;西画的写实与国画的求意,主客相融;笔墨抒情与造化山水,同步进行。这些尽在其山水勾勒、皴擦同步运笔的蕴化生发中,使得整体山水画图,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可谓兼容中西、以古开今,又见“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画艺术理论传统脉络。




王镛先生画作《屋头杨柳深深碧

    譬如《暮雨秋声图》一作,富于质感的短线勾勒和枯笔浓墨的点线皴写相互生发,带来繁密而富于秩序的笔象语言形态。其个性鲜明的书法实践形成的线态浑厚、朴茂意蕴,充盈于山水皴擦语言的点线提按、起伏细微处,继而笔笔生发出鲜明的山石肌理凹凸之貌,又以率意书写笔韵生层层积写出苔草寥落的逸态来。而正是这种更加恣肆的书写性点线积墨,由局部到整体随山势起伏、峰峦错列而因势利导、乘势而为,在“暮雨秋声”的画面主题意境营造中,画家主观神思与客体山水自然得以交融辉映,更见其朴野天真的山水图画精神和情真意切的笔墨内蕴。

    还有如《屋头杨柳深深碧》一作,画家由其书法实践获得拙朴无华笔意写“杨柳深碧”之情状,打破传统山水“先勾后皴再染”程序,大胆用笔、纵情写意,线勒带来的山岩叠嶂罅隙,又多以短线点皴的反复积染,继而山岩的纹脉肌理与草木的长势相契合,赋予草木葱茏葳蕤之貌。其笔端流溢的书法笔韵之趣,生动的融入到山水章法布势的惨淡经营、结构自然中来,“沉吟铺辞”的“结言端直”严肃述写与“怊怅抒情”的“意气骏爽”生动气息交融,苍莽中见滋润生生出生机勃勃的山水活力。于是观者在画面中,可见画家俯仰天地、情入寰宇,获得山野四时荣枯之变的实像,与丘壑林木整体布置和草木点缀的整体与局部的画面物象辩证处理和冲淡调和,故而似静实动、实而见虚,苍莽与率真相合,朴野与深沉相彰,带来的山水生机与内美的画面艺术整合,以书法笔韵代山川而言,更见其与大道同节的幽阔境界和纯粹真意。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1979年考取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1981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沧浪书社社员。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