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成功美术馆馆藏陆震华先生作品《春江》
陆震华先生的国画山水创作,继承传统山水绘画笔墨的精髓,又汲取傅抱石等现代名家的笔墨样式;融汇中西绘画的艺术元素,又集北方山水的雄厚与江南山水的隽秀于一体,注重在自然山水中体悟、提升、凝练其笔墨与精神,进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审美意象中的山水,自然中的真山真水,统归于画面中山水笔墨样式的需求,使其画面形成了雄浑大气、南北兼具的鲜明个性。尤其是对水的画面呈现上有其独到之处,他笔下渭水、黄河、壶口瀑布都极具特点,被业内人士誉为“长安活水”。
成功美术馆馆藏陆震华先生作品《天下黄河》
作品《天下黄河》中,扑面而来的是磅礴的气象与艺术的张力。构图上,以大开大合的视角展现出黄河的奔涌之势,近景中黢黑的崖壁与中景的滔滔黄水形成强烈视觉对比,既锚定了画面的稳定感,又衬托出水流的汹涌不羁;崖边人物的渺小身形,更以“以小衬大”之法,凸显出黄河水势的震撼与天地自然的雄浑浩渺。笔墨技法尤为精妙,以浓墨重彩刻画崖壁的坚凝质感,线条刚硬如铁,墨色沉厚似石,将岩石的冷峻与力量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表现水流时,则以泼墨、破墨结合的手法,通过棕黄与乳白的色彩交融、墨色的虚实晕染,生动摹写出浪涛的翻涌、水雾的蒸腾,让静态的纸本仿佛有了轰鸣的动感。
成功美术馆馆藏陆震华先生作品《三峡》
再看作品《春江》,大面积的墨色浪涛占据画面中心,与上方的云气、天际形成虚实相生的层次,浓淡干湿的墨色交织,精准捕捉到江水奔腾时的翻涌、涡旋与光影变化,每一道墨痕都似浪涛的肌理,传递出江水的动态与磅礴气势;留白的运用也颇为巧妙,浪尖的留白既表现出浪花的晶莹,又增强了画面的通透感与韵律感。色彩上以黑白灰为主调,纯粹的水墨语言更显东方艺术的写意精神,却于素色中蕴含着无尽的张力与情感。作品《三峡》呈现了三峡山峦叠嶂险峻,江流湍急奔涌的特点,恰如南北朝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那样,“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进而表达了画家内心乐山乐水的审美追求和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扬之情。
成功美术馆馆藏陆震华先生作品《天山人家》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陆震华教授的笔墨诠释下,云水、浪花,滔滔江河、潮水奔涌都昭示着画家内心情感的流露;高山,流水,冰川,松柏印证着画家对自然的关照和对生命的感悟。作品《天山人家》中,近景中苍松挺拔,大斧劈出的岩石用蓝色晕染,增添画面独特的装饰性与诗意,坐落在林间的白色的毡房,不仅是人文元素的点缀,更让壮阔山水有了生活的温度,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远处雪山部分以淡墨与留白表现,通过虚实对比,透露出冰雪的清寒与纯净。画面由下而上,由远及近,层层递进,既具纵深的壮阔,又含细节的温润。整幅作品在笔墨与色彩的交融中,展现出天山地域的雄浑与灵秀,流露着画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描摹与艺术感悟。
成功美术馆馆藏陆震华先生作品《听泉图》
另一竖幅作品《听泉图》,以黑白灰为主调,浓墨重彩表现出山石的苍劲与林木的葳蕤,淡墨晕染出水雾蒸腾的妙境。画作于水墨的淋漓变幻中,既展现出自然山水的雄浑与灵动,又通过人文元素的点缀,传递出“智者乐水”的传统审美意趣,是对山水精神与文人情怀的精妙诠释。
成功美术馆馆藏陆震华先生作品《国色倾城》
花鸟作品《国色倾城》尽显雍容华贵之态与笔墨意趣,色彩明艳而不庸俗,胭脂色、桃粉色、金黄色、青绿色相互调和,既还原了牡丹的艳丽风姿,又通过古雅的底色烘托,让画面洋溢着富贵气息的同时,不失传统文人画的雅致格调。整体而言,画作于笔墨与色彩的交融中,既展现出牡丹“花中之王”的雍容气度,又传递出画家对自然生机的细腻捕捉与对传统花鸟精神的传承创新。
(本文由蒋成莲整理)
画家简介:陆震华,1944年生,笔名芦桦,祖籍浙江,生于沪,50年代从京华迁居西安。供职于西安美术学院,研究院成员,一级美术师、教授,兼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黄土画派研究会秘书长、陕西油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协会员,西安交通大学书画艺术协会顾问,中国工业(美术)设计协会首届理事,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顾问。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