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02-25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1429次浏览
    己亥年正月十六,伴随着故宫“上古之夜”的华灯盛况,以《生肖艺术与文化基因》为主题的专家学术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举行,为历时45天的故宫“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划下了句号。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研讨会由“韩美林全球巡展”总策展人中央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主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清华美院副院长方晓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微博)、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池瑜、《中国艺术报》副社长朱虹子、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美术馆副馆长唐斌、《芭莎艺术》主编孙国胜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与韩美林共同出席了学术研讨会。

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清华美院副院长方晓风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出席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在长达三小时的研讨过程中,分别从韩美林与20世纪中国美术、韩美林近期艺术创作评析、韩美林生肖艺术主题创作评析、韩美林生肖艺术专题的展览与推广、“韩美林全球巡展”的深化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探讨。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生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和每一个人密切相关,它是中国人的生命符号和图腾。生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组成部分,“生肖”文化本就是中国人“过年”文化习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韩美林先后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奖”、“韩国总统文化勋章”,一次又一次成为中国美术界获此殊荣第一人。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之前,韩美林这些年已经陆续举办了“韩美林艺术大展”、“韩美林八十大展”,以及先后在威尼斯、巴黎、列支敦士登、首尔等地举办的“韩美林全球巡展”,持续引发了国内外观众的强烈关注和热烈反响,也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办的“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以韩美林的“生肖艺术”为核心,选择了绘画、书法、雕塑、陶瓷、紫砂、木雕、铁艺、家具、民间工艺等使用传统媒介的创作类型,以体现艺术家对传统技艺、传统风格、传统美学等的理解与传承,与此同时又能从个性气质与时代精神等多个角度来阐发韩美林的艺术突破与艺术创新。展览分为“生生不息”、“艺术魔墙”、“艺术大篷车”、“‘邮’中赞美”、“为美成林”共五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呈现了韩美林的艺术创作和探索历程。

展期从1月5日到220日,历时45天,近50万海内外观众享受了这场艺术盛宴。《人民日报》评价:“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与故宫“紫禁城里过大年展”相映成趣,故宫博物院异彩纷呈。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也高度评价韩美林:受过大磨难、有大目标、下大功夫、出大成就、有大影响。

与此同时,展览还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进行了四次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活动。来自中外的艺术爱好者们和小朋友们通过创意满满、围绕韩美林生肖艺术文化的艺术课程,完成了从参观展览到亲自创作的完美互动,充分体现了当今艺术展览的公共教育职能,也再次印证了韩美林生肖艺术的亲民性和大众喜爱程度。

1月5日,“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在故宫文华殿开幕的同时,举行了《己亥年》特种邮票首发仪式。该套邮票设计者、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后四次为邮迷现场签名,场面火热温馨。

部分展品欣赏

绘画:《狗》,50x60cm,宣纸,2006

绘画:《猴》,39x35cm,宣纸,2000

绘画:《虎》,100x68cm,宣纸,2005

绘画:《鸡》,70x70cm,宣纸,2004

绘画:《马》,99x70cm,宣纸,2012

绘画:《牛》,168x89cm,宣纸,2005

绘画:《蛇》,54x39cm,宣纸,2005

绘画:《鼠》,54x39cm,宣纸,2008

绘画:《兔》,54x39cm,宣纸,2010

绘画:《羊》,128x68cm,宣纸,2010

绘画:《猪》,40x45cm,宣纸,2018

设计:2017年韩美林设计《丁酉年》鸡年生肖特种邮票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23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38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455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807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140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163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4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589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