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展出118件大师名家手迹

2011-12-16

文章来源:
851次浏览
上海展出118件大师名家手迹
  2011年12月15日 21:04 新闻晚报
  记者 张茜茜 通讯员 陶韡烁
  于右任的真迹、胡适的信、朱自清的家书……“百年风华、人间岁月”近代名家翰墨展今天上午在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和复旦大学分别提供99件和19件珍藏的近代名家墨宝,两岸118件大师名家手迹中,绝大多数系首次在大陆面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北于南沈”大师作品齐亮相
  据了解,此次展览中所涉及的真迹,部分是著名书法艺术大师的作品,艺术价值极高。其中,国民党元老、复旦大学老校友、校董于右任,在书法界被誉为“旷代草圣”,他的四幅作品参展。其中,“赠凤翔草书对联”充分展示了其草书潇洒脱俗的风格和他所提倡的“易写、易识、准确、美丽”新草书标准。
  与于右任合称为 “北于南沈”的近代书法大家沈尹默的一幅大型作品“十条屏”也是此次展览中的一件重要展品。这幅“十条屏”是现存篇幅最大的沈尹默书法作品。
  记者了解到,沈尹默先生曾任北平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参与创办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得力干将。他也是陈毅市长进上海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沈尹默的书法成就极高,尤以其楷书为贵。沈尹默的书法用笔挥洒自如,跌宕起伏,浓淡相间,被誉为“有褚遂良之神韵,带赵孟頫之骨肌”、“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而此次展出的“十条屏”,正是沈老最拿手的细笔褚楷。
  此外,此次展览中还展出难得一见的“当代画圣”张大千的书法作品。展出的张大千行书对联,主要内容为“樱笋宴阑,明月一方庭竹绿;管弦声急,光风九畹卫记铩保是他于1944年12月所作,属于其中期的书法作品。这幅书法出于“黄山谷笔法”,整幅作品峻拔飘逸、外柔内刚,是“遒劲而秀逸”的“大千体”的典型代表。
  信札居多历史文献价值大
  记者注意到,此次近代名家翰墨展,展出相当数量的信札,内容以书籍出版、学问切磋居多,从中可以看出在物资艰困的民国年代,前贤作学问的执着与精进。这些信札中的内容有砥砺,有思辨,有同道的志向,也有师生的情谊。信札的内容,可补文献之阙,可谓弥足珍贵。
  在一封邵力子致芥尘先生的信札中,当时身为复旦大学校董的邵力子提出,希望著名报人钱须弥(芥尘先生)代为向张学良募捐。信札透露,当时尚属私立大学的复旦大学需要募捐30万元用以扩充校舍,凡捐款5万元以上者可以冠名建筑物。信中写道:“复旦为东南最著名之私立大学……汉公(张学良,字汉卿,时人敬称汉公)果有意于东南方面之文化,当于此校始。 ”
  在所有信札中,历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邓广铭给商务印书馆编审委员会的信札是历史文献价值最高的展品之一。
  当时,商务印书馆在一·二八事变被日本军队炸毁后复建不久,原本排定的《二十四史》出版工作无法如期完成。在该信件中,邓广铭对如何继续推进《二十四史》出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邓广铭的主要建议有:暂缓出版《北周史》、寻觅《旧五代史》善本以刊印、如何使用殿本的《二十四史》、为《二十四史》各书补制索引及目录、重视纸张的选用以免漏印文字等等。
  见字见人是书法家更是学者
  展览上,朱自清、沈从文、吴大猷、林语堂、夏丐尊、徐志摩、陆小曼、梅兰芳、梁启超、梁实秋、丰子恺、胡适、费孝通、金诺、贺绿汀等民国著名人物的真迹齐聚一堂。记者注意到,这些展品中,有很多是这些民国名人的私人信札、手记,充分展示了他们生活化的另一面。
  例如胡适写给知名书法家张隆延的信中,记述了这位思想家作的一首小情诗,非常罕见。这首诗中的“烦恼竟难逃,还是爱他不爱?两鬓萧陈白发,担不了相思新债”、“我唱我的歌,管你和也不和”等句子读来妙趣横生。
  除了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的翰墨外,本次展览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墨宝手迹也让人眼界大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复旦老校长苏步青、华中一等人的书信、书法立轴都集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功底。
  复旦副校长蔡达峰表示,书法作为国粹,本是文化人表达思想情趣的基本方式。尺幅之中,蕴涵着人生情怀、文学修养和书写艺术等丰富的内涵。笔墨之间,显露出的是学识养成的气质、胸怀和风格。书法的功底,不仅於技艺,更是修身的道行。此次展览中汇集的部分作品,有马相伯校长等诸多复旦教授的,也有于右任先生等诸多校友的。他们学科不同,职业不同,但都是书法家,更是学者。他们的书法造诣,独到精湛,享誉天下。他们的学养和人生智慧,高深厚重。见字见法,见情见人。希望这些作品能激发观赏者的文化情趣,对今日复旦的教育产生影响。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10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5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