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哲理、人生---感悟艺术

2011-11-29

文章来源:
856次浏览
        水墨、哲理、人生---感悟艺术
       心不安则落笔无法,中国传统文化内核还是离不开养心二字,菩提达摩对前来坐禅的修徒说:你心安了没有。六祖名偈:心不动、风不动、幡不动。庄子警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君子以求内而得其安乐,小人因求外而终日不安,我画古人,与先贤对话,得知心静学问方可深入发展。目标单纯,矢志不移,如范曾先生所言:一气尚存,从我所好,于是学问有所长进,技法有所提高,意境日臻完美。画画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
      

对弈图 136x68cm

       我常醉乎于中国画的大写意泼墨技法之中,水、墨、宣纸的交融之间意态万千,有不尽的想象空间,即思接千载之上,神游八极之表,在一种非关乎理的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哲学、玩出诗性。而能在这种艺术上达到高度情态自由的状态,需要的是技法与学养,缺一不可。譬如:你有激动万分、呼之欲出的图象在脑海中呈现,因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力而无法表达感到遗憾。又如你有娴熟的技法,脑海却一片空白,只能当一名工匠。两者之微妙,难于言表,更困于心悟。故文以载道,寓教于乐,是诗性的、哲理的,它不单是完成纸、墨与水之间的一种技法过程,是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离迷得悟、再造思想境界的过程,所以画画可以陶冶情操,顿悟人生,可以延年益寿,养心也就在其中了。大凡光有理念之先行,强调视觉张力的成份,而缺乏感情的投入,为技法而技法,固然能丰富中国画的语言表达,但它不是完整的艺术。“画者文之极也”,中国画称之为“读”而不叫“看”,似乎已明白说明画画与读书之间的关系。我拉二胡,初学严谨的弓法与指法,与人一般,当能独奏二泉映月时,完全是琴我两忘。琴音即是心音。这种境界是不可模仿的。书为心画,文如其人,即道理之所在。
      

老子悟道图 136x68cm

 

       从西方的三维结构素描到东方的二维平面装饰;从(俄)尼古拉费申到中国的陈老莲、任伯年的线条;从五大调子三大面到中国画的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从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到、南济谢赫的六法论:骨法用笔,气韵生劲。我苦心实践,一一比照,包括徐悲鸿与潘天寿之间的东西方教学理念进行分析,觉得中国画笔墨精神之内涵远远高于西方艺术的那种重复自然的描摹。中国画是哲学的、意象的。其精神内核博大精深,呈现出来就像一个地球的恒温,表面是平静的,可以承载万物。如老子的“无为”状态之美感,中国画不受形的约束,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以通达心灵之路,显现人生的真、善、美为最高境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老子的“无为”、庄子的不言,看似消极,而真正体现出的是一种天人合一,万物尽观,得大自在的无穷之快乐。是积极的,入世的。有位哲人说过,选择一种正确生活方式就是大智慧。中国画是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大钥匙,他的容量是任何画种所不及的。这种综合修养的积蓄借助于毛笔、宣纸、水墨在刹那间泼写出来,就像地球不断的自转和外有引力的作用下,使地壳挤压,最终造成瞬间的火山喷发时的那种壮观图象,美伦美奂,无与伦比。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做这种“喷发”前的积蓄,那就是淡泊名利、潜心学问。单纯中再单纯,我们才有这种大能量。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温州商场,湖北某高校教授用现代化仪器测量人的心理,他说,您这人血脉很流畅,很单纯的一个人呀!功夫王子李连杰说:人只有把物欲降低到最低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幸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诗书作为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情。她是靠着这个单纯来抵御大观园里的风、刀、霜、剑和那弯冷月,体现她质本洁来还洁去,雪为肌肤,花为肚肠的纯美境界。
      

梅花香自苦寒来 136x68cm

       中国画是一种形之上的神游,是轻松的,飘逸的,宋代良楷的泼墨仙人,明代徐渭的“笔底明珠”,清初八大山人的花鸟无不给人一种身心愉悦之感,范曾先生说,中国画可以浇胸中之块垒,以澄心明性。中国人总是向往神仙般的生活,乘青云,弄紫雾,飞向琼岛瑶天,虽不能长生不老,与天地同永,虽屡试屡败,而又屡败屡试。但在精神上追求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境界,认为这是真正的快乐。这种追求人性之美,反照出人类的另一面动物本能的野蛮、丑陋,因而也是当代学人驱逐名利,潜心修学的一种修为模式。
       今天文化复兴,人类的和谐成为每个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识之士所面临的责任课题,而水墨作为这种文化载体之一,它呈现的是大象无形,大美不言,大道无为的东方哲学之终极“和谐”二字。作为一个有人类责任感和捍卫发展水墨艺术使命感的艺术家,我引用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林  伟   
                                                                                                       庚寅孟冬于中国雪云寺禅画院 
                                                                                                        2010.12.8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10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5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