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廷——国画观点

2011-11-28

文章来源:
956次浏览

 

杨振廷——国画观点

当今国画领域的“耍噱头”、“玩时尚”现象(杨振廷) 在当前的水墨人物画创作领域,存在着“耍噱头”和“玩时尚”的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剖析其画者,在创作心态、审美眼光、绘画功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达摩面壁图68cmx68cm

  先谈“耍噱头”现象
  “噱头”本意是引人发笑的言语或动作,它常常出现在响声表演领域。相声演员的“噱头”也并不只是引人发笑,而是想借此讽刺社会里的不良现象。可是,当下的一些相声演员为了吸引观众,不顾内容是否健康,不管语言是否低俗而不择手段去“搞笑”,从而丧失艺术品位。这类现象本该受到批评。可是,在低俗的相声表演尚未被遏止的情况下,美术领域的“耍噱头”现象又频频出现。“耍噱头”常常以描写低级趣味的画面而哗众取宠,或是在“笔会”上耍噱头,把严肃的艺术创作降为玩弄些小花招、小技巧,用三笔两笔即“创作”出水墨人物小品画,画出的形象非人非鬼。画不准确曰“变形”,曰“有味”,以形体的“不准”为美,以丑为美(当然,这里所说的“准”不是结构上的精确,是艺术表现的“生动”)。“耍噱头”,是企图以奇异的姿态引起社会的关注,另外一原因是想省事,以“反技术”的姿态来掩盖自己造型的不足和笔墨功底的欠缺。

丰收图68cmx68cm


  以“噱头”眩人耳目
  服己尚难,服人更是妄想。如果这类“画家”只是以“耍噱头者”自居,倒也无 可厚非。可荒唐的是,这批人通常都披着一件“传统文化”的外衣,动辄拿倪云林的“逸笔草草”理论作为挡箭牌,甚至干脆以传统的维护者、继承者和弘扬者自居,不可一世的样子颇能唬住外行。在“耍噱头”者眼里,只有以“轻松”的姿态“玩”笔墨,才能显得潇洒,只有画“古人”才是雅的,才能显示作者的传统文化功底。而表现现代人、当代生活的作品是俗的,是没有文化修养的表现。他们笔下的古代人物似唐非唐、似宋非宋、似明又像清。画中人物那些诡异的表情、怪诞的服饰以及作品里莫名其妙的情节,都散发着陈腐的气息。如果说这样的方式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那是把传统也当成“噱头”,这是对传统的玷污嘲弄。

丰收图二68cmx68cm


  当前,油画圈子里的“玩世泼皮画风”(主要表现为“光头”和“傻笑”形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反感和学界的批评,可是,人们对国画领域的“笑和尚”、“呆美女”却表现出容忍的态度,这是令人费解的。以笔者之见,两者之间在艺术品位上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后者披上一件“民族”、“笔墨”外衣(有些连“笔墨”外衣都没有)。“耍噱头”者的另外一件外衣是“回归艺术本体”,强调抒发“自我心性”。“文革”期间长期漠视个体的审美体验,庸俗化地夸大艺术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反拨意识,“张扬自我”本没有错,但,如果这个“自我”太个人化,又会走向另一狭窄的死胡同里去。
  再谈“玩时尚”现象

高原红68cmx68cm


  总的来讲,水墨画界“玩时尚”表现为追逐市场,或是追随某些大展的获奖作品的 某种表面技法。一旦某画家的作品市场行情看好,众人便一涌而上,犹如模仿流行歌曲或是追摹港台娱乐明星们的服饰和发型。一旦某件作品在大展上获奖,该作品的形式乃至内容就会有大量模仿者。这从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中都可以得到佐证:出于对一些获奖作品的追随心理,青年画家们或是用毛笔画素描,或是用矿物质颜料“做”效果。这情形颇似当今电视台举办的“模仿秀”,只是被理论家判断为“文化趋势”和“价值转向”的具体表现。上述的“时尚”已经风靡四届全国美展了,至今仍对青年画家产生着不小的影响。真不知道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将流行何物。在“耍噱头”成为时尚的今天 ,今后的国画展览会流行表面化的“大写意”吗?
  “玩时尚”还反映出其他的心态

小憩68cmx68cm

  进一步探究,“玩时尚”还反映出其他的心态。如果说山水画创作领域刮“黄风”(学黄宾虹)因含有几分对大师的崇敬之意而值得肯定,那么对当代商业意义上的画坛明星的追随,则显得十分愚蠢。今日之画坛明星们大都是多重包装的结果,画家的“名”以及“作品”都成为了符号,其卖价与作品的艺术含量没有多大关系。因此,他人复制明星的符号,只会让跟风者成为别人的注脚,而自己将难有出头之日。“艺术符号”可以视作“风格”的具体表现,但风格无法复制,年轻艺术家过早创立艺术符号也是作茧自缚。当今,“艺术”与“资本”的联姻,催生了众多“大师”。一些画家没有学 术地位,却有市场。在以商业手段获得市场青睐之后,这类画家通常千方百计地雇佣文字工作者来包装自己。种种非艺术因素的干扰,让学界的价值判断变得更为困难。上述种种不良现象,不仅是画家提升艺术品位的绊脚石,更是对收藏家和鉴赏水平较低的美术爱好者的欺骗。商人牟利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只是一味制造明星取悦于市场,不仅能毁灭画家的艺术创造力,也有可能毁灭收藏家的收藏热情。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明白,市场上的成功不等于学术上有价值。也不必迷信某些大展上的获奖作品,因为它们有可能只代表评委的口味。更不要轻信拍卖会的“成交纪录”,因为其可信度越来越低。

屈子行吟图68cmx68cm


  曾有论者指出,目前画国画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对传统的热情也是数十年来最高的。但在大潮之下沉渣泛起,高雅的东西被庸俗化,而庸俗的东西最易被推广、被传播,从而导致国画创作的质量在下降。依笔者之见,这“最庸俗的东西”就表现为“耍噱头”和“玩时尚”。扭转时弊,首先需要画家们端正心态,其次需要批评家进一步重视学术良知,而更重要的是,美术馆、博物馆等收藏机构需要建立规范的、有学术意义的收藏机制。如果不重视这一重要环节的建设而只靠少数几个学者、画家奔走呼吁,那么,健康的中国画发展机制很难建立起来。
 
相关链接:
杨振廷画家日http://www.shj888.cn/article-799-1.html
杨振廷简介http://www.shj888.cn/article-798-1.html
略谈杨振廷http://www.shj888.cn/article-795-1.html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5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10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5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