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0
西部高原的风土人情,酿就了独有的人文环境,也养育出自己的艺术骄子。王宏就是脱颖而生于这块热土上的卓有成就的女画家。书香门弟的先天承惠,近三十年来的笔耕不辍,诸多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的斐然成就,引起了界内人的日渐瞩目。她的画作主要表现辽阔的西北高原,画风隽永抒情,兼具现代审美意趣和独特的绘画语言。特别是她以成功的大漠系列作品,集中体现了一种新颖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遂被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称为“黄土画派”的实践者之一。
展读王宏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它们所具有的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在对传统的师承与突破中形成自身艺术风格。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自己的悠久传统。中国的绘画艺术,自然有着区别于西方绘画艺术的传统审美准则与表现手法。作为生长在中国的画家,王宏理所当然较多地学习和继承了我们本民族的绘画艺术传统,但又不拘泥于固有的传统,而是去循蹈它的发展,并且放眼于国外,关注和借鉴西方绘画艺术之长。曾入选纪念“5·23”讲话5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甘肃省美展一等奖,中国乡村田园展银奖的《祥云》,可以说是一幅比较重要的代表作。画面中三位藏女那靓丽而质感的姿容,那轮廊清晰造型逼真的首饰,以及有层次地充盈着画面的象征祥和的羊群,显示出作者是继承了中国工笔画设色雅致、构图和谐、走线明晰的传统,又大胆汲取了西方现代绘画中立体派、表现派和未来派的艺术手法,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个性与精神,从而使这幅工笔重彩人物画在反映现实生活和当代人审美情趣方面,更具有鲜明生动、丰富饱满的表现力。另在1993年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的《漠之魂》和1994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的《漠之源》等作品中,王宏对传统的工笔画的匀整细描、国画的晕染泼墨、木刻的板线钩勒乃至西方油画的色彩渗融等创作技法都进行了改造融会之后的“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了其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中西画手法相得益彰的艺术风格。应该说,善于对多种体裁的创作技巧进行得当的“兼容并蓄”,正是一个艺术家丰富自身创作技能,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本领。
二、在对绘画语言的充分调动中营造的意境。大凡成功的美术作品,在人们的视觉里它是一幅有形的好画,在人们的“思”觉里它又是一首无声的好诗,具有着让人回味不尽的意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单凭高超的绘画技巧,还需具备深邃思维和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从王宏的诸多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在这方面是有意识地做着可贵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打开《瀚海月》,一幅辽阔旷远、静谧爽洁的月下瀚海图,携着浓郁的诗情扑面而来。正面叠卧的三峰银驼,由近及远,和无边的连绵沙海化融在一起;银白色的月牙儿,高悬在一抹黯蓝的天幕上……整个画面清雅温馨,浓淡相宜。观看着它,仿佛自己也被置身其中,尽情领略着大自然所赋予的这种美的享受。有谁能说《瀚海月》不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呢?再看那幅《漠之家》,作者采用的是多层结构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画面的最上层即最远处,是天幕与地平线的交接,揭示“天地之融”;第二层,稍近处,是居家房屋与地平线的交接,以示“地与物之融”;第三层,再近些的,是一个牧童在亲昵地抚摸着骆驼,以示“人与物之融”;第四层即最近处,是一男一女两位牧民在俯身劳作着什么,以示“人与人之融”。如此多层相融的表现形式,使得作品布局新颖,构图厚重,内涵丰富,揭示出天、地、人、物共奏一曲大自然与生命力之歌的主题。而在《漠之风》、《漠之梦》、《漠之恋》、《蓝月》等作品中,更是在构思与表现手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漠之风》以立体派的板块组合手法,成功地表现了大漠雄风的张力与立体感,使原本来无影去无踪的“风”在画面上可观可感可触,增强了工笔绘画的表现力,也显示了画家的创新精神。《漠之梦》、《漠之恋》和《蓝月》则以色块的强烈对比代替了传统工笔画线条表现的疏密有序,那缤纷斑斓、交晃流动的色彩和朦胧淡泊、若隐若现的驼影,造成了视觉审美上如梦如幻的效果。上述作品,基本上以大漠、骆驼作为特殊的绘画语言,同时充分调动了多种表现技巧,努力营造出一种诗画交融的意境,使读者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那盎然的诗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