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画——当国画创作与电脑联姻

2011-11-01

文章来源:
961次浏览

兴风狂啸者(数字中国画) 张旺

 

      数字中国画:当国画创作与电脑联姻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发现一些精巧的画作,有月朗风清的李白举杯独酌,有俏若春桃的狐女俯首晗眉,有顽皮小儿柳下戏牛吹笛,有须眉老翁山前闲敲棋子。或清隽疏朗,或错彩镂金,线条流畅,生动传神。一路寻过去,才发现原来是用电脑画出来的,不禁惊绝。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总是暧昧不明,或令人欢欣,偶尔也遭人诟病。当文学作品创作者放下纸笔转向电脑,当电脑毛笔字悄无声息地兴起,而更偏重于视觉的国画,居然也与电脑结上姻缘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数字国画是如何实现的?它与传统国画、与一般CG艺术有何区别?记者走近了多年潜心探索数字艺术与中国绘画结合途径的数字国画家、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数字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管理者之一张旺,请他来解答这些新形式带来的疑惑。

  艺术的技术层面,看数字国画如何实现

  传统作画讲究外师造化、内法心源。那么用电脑画国画,具体是如何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的呢?张旺讲解了大致过程,基本工具为电脑和数位板,步骤如下:

  首先,在背景上另建一个图层画草稿(即“起稿”);然后,分不同部分(如皮肤、毛发、衣服、饰品等)在不同的图层里勾线(即“过稿”);接下来,还是按不同部分在不同的图层里平涂上色(即“罩染”);继而,晕染出体积感、层次感(即“分染”);而后,反复审视若干时日,不断寻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问题,不断修改。

  画面上的每个部分,都是一笔笔画上去的。只有非常少的重复部分,比如衣服上的图案,是先画出一个完整的,然后复制、粘贴到不同的位置上,再根据衣纹的走向进行细节修改。

  尽管电脑复制、粘贴技术极为便利,张旺在创作中也很少会拿材料库里的东西来用,尤其是像当下正在创作的《大闹天宫》类的作品,其主要目的是向古典致敬,因此连细小的花纹、图案都不曾复制、粘贴。“多年的创作经验让我深知,一时偷懒用复制、粘贴弄出来的东西,是经不起仔细玩味的,多看几眼就会发现僵硬。”张旺说。

  随心而作,能事不受相促迫

  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彩生于用笔。数字中国画之“笔”也给张旺带来很多便利之处。

  首先,工具准备比原来要简洁许多,使用起来也轻松,创作中间再也没有蘸水、洗笔、调颜料、补胶矾等牵扯注意力的工序。一支笔从头画到尾,能让创作者把精力都集中在画面上,充分调动创作思维不受外界影响。其次,随时可以停下来思考,不再担心颜料或者墨变干导致无法接着使用,使创作变得更加从容,基本可以实现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所描述的“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的理想创作状态。再有,新工具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修改空间。以前是落笔难改,现在是修改次数不限。宣纸上由于一笔之差出现错误带来种种的懊悔,在数字绘画中是不会有的。在传统创作中无法要求画家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面面俱到的美,而在数字国画的创作环境中可以放大到12倍来观察,就有条件向“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想境界进一步接近。

  数字中国画是由CG艺术发展而来,得益于近年的微喷技术提高,数字中国画又与一般的CG艺术开始有所区别:作品在电脑上完成后,可以经过微喷输出到各种宣纸上,再施以丹青与输出的颜色混成一体,增加其色彩的厚重感、层次感,而后题款加印,使作品具有了唯一性。因此,在张旺看来,目前数字中国画像是一座尖塔,搭建在中国画和CG艺术两种坚实的基石之上。

  “中国画为源头,我只是换了一支笔而已”

  张旺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国画系,受教于范曾、杜滋龄,对国画有系统的学习。对于张旺来说,数字中国画不但不是与国画分道扬镳,反而是在新的时代、新的技术环境中对中国画的一种发自肺腑的致敬,也是对其个人中国画创作道路的延续、发展。张旺在数字中国画的创作中所应用的绘画语言来自中国画,无论是审美标准还是创作方式都来自中国画这个源头。“我的作品,也是一笔一墨画出来的,依然是按‘六法’的宗旨来画,并非一般电脑美术作品的拼贴制作,它也讲究中国画特有的‘笔情墨趣’。与前辈们的不同,仅在我换了一支笔而已。”他说。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4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0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