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法家的眼光来收藏 启功的金石碑帖收藏观

2019-12-05

文章来源:美术报|0
2330次浏览

启功 汉刘熊碑扉页上各体书题字、题跋 有正书局石印本

启功藏衡山朱释宋拓十七帖影印本 纸本

日前,“启功旧藏金石碑帖、法书影本672种”作为一个标的上拍,拍品现场以1600万元起拍,经过近15分钟鏖战,加佣金最终以2932.5万元成交。此672种中有启功题签、批校、题跋本共212种,上自先秦金石,下迄近代碑刻,是其一生心血的结晶、其书学思想的来源,亦是成就先生的基石。

启功(1912—2005)是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和画家。碑帖之学是明清两代兴起的一门学问,启功就是开拓者之一。这门学问约分为两类:一是研究其中历史资料,以碑刻文辞证史补事,或校读文辞;二是赏鉴、研究其书法艺术。启功兼于两者,更精于后者,他在两者之间融合贯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篱。“公藏也无出其右者”,启功收藏众多金石碑帖,说是一部书法史也不为过,但是,他的收藏却也是让人琢磨不透:既有明拓传世最精本《张猛龙碑》、吴皇象书急就章(明松江本)、明真赏斋帖(火前本)等,也有法书影本、珂罗版如刘熊碑等。对待收藏,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取向?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为我们解读。

启功先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是今天的书法家、学问家都不具备的,看启功先生这些碑帖给我的第一个启发,包括急就章在内,我们的书法家不会在书写当中对自己收藏的碑帖用书法进行注释以及解读。明拓《松江本吴皇象书急就章》,是公认的传世最旧本,是章草的典范,它的用笔方式是最典型的,大家认为它就是一个标准本。启功曾经从文献考证的角度,写过《〈急就章〉传本考》,收录在他的《启功丛稿》中。明拓传世最精本《张猛龙碑》,也是启功先生最为著名的藏本。我们看启功的作品,觉得他基本上走的是帖学的路,但却那么重视这部《张猛龙》,令人有点意外。因为启功先生在碑和帖之间,是比较倾向于帖,他最后的写作方式还是南帖,但是他对北碑绝不排斥。

此外,启功先生还藏有八大山人法帖,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八大山人的作品被刻帖,但他对这本法帖极为重视。我想,他应该是在不断通过刻帖来寻找书法拓展的源头,八大山人写书法的方式和原来流传的方式比,明显是另类的,所以才受到先生如此的珍爱。启功先生在他自己的碑帖收藏里,除关注它本身是怎么样的以外,还关注它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在这里面就可以看出他作为艺术家和学者两种不同的情况。作为一个学者,他在看一个碑帖时,会用民国时候的刻录本,甚至是现代印刷的东西,将它们都纳入到他的学术框架里去。

在本次上拍藏品中,启功先生的法书影本有352种,有他题跋、题签、批校的有63种。他在珍贵的拓本后面写得很工整,要体现出他的功力、学问,但是在这里面他几乎是抱有游戏的态度。面对这些影印本,启功先生题的时候是兴致所至,他的书法之好看、之变化多端,多体现在这批影印本上,比如说刘熊碑。他在写刘熊碑扉页上,写了8个不同的刘熊碑的签,我觉得他应该是在琢磨“刘熊碑”的字型怎么样才好,这完全就是一种日常书写,信手而至。这8个不同的刘熊碑的签,甚至还有一些是篆书,他是不写篆书的,如果要写,一定是因为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

启功先生收藏的碑帖后的这些题跋,就是他既不同于别的鉴赏家,也不同于他自己的中国画鉴藏的地方。他的这批碑帖和他的题跋可以连成一条线,可以贯穿成一部中国书法史。启功是当时硕果仅存的一个有古人风范,他的学识、言行举止都是足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楷范。我大概给启功先生一个概括:

第一,启功先生有一个碑帖观,他对于笔锋的关注和对于刀锋的借鉴,这两部分是兼容的。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启功先生是帖学大家,而不去关注他作为学者兼容并蓄的立场,那么可能会对他产生一个误解。我们平时在讨论学者和艺术家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艺术家必须偏激,因为他要走向自己的最高峰或者是时代的最高峰,必须排除所有和他不合的方面,天马行空。但是学者不是这样的,学者就是要兼容并蓄。启功的碑帖观,我觉得比较多地是站在这个立场上,刀锋和笔锋是一个最好的解读切入点。

第二,启功先生的确是很明确地说:临古拓不如晚本。这点和古董鉴定家完全不一样。他说“宁取晚出零玑,不珍流传拱璧”,宁愿取比较晚出现的鳞片碎剪的珠玑,不争流传拱璧。帖学的方式,对这些鳞片碎剪是不重视,而恰恰是玩碑的人、玩石刻、拓片的人,因为很多时候他就是鳞片碎剪的,让我们感觉到,哪怕是很珍稀的本子,其实在启功先生看来倒没有那么重视。

第三,启功先生在收藏的时候,是以一个书法家的视角。书法家的视角决定了他不会仅仅在意一个拓本是宋代还是清代的,是火前还是火后本,他会作为学问点出来,以学术上有没有价值来作为判断的标准。

第四,启功先生对碑刻的样式、风格是非常关注的。为什么我刚才会说对刘熊帖的8个题签非常在意呢?因为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写的时候,立场是非常不同的,这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于他前面不断写完,往后要再走新路。启功先生完全就是在那里做一个艺术风格方面的探索。(陈振濂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3887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5108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2500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1195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2560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228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2223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15959热度

最新文章

翰墨新境 情满西域——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翰墨新境 情满西域——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作品(国庆·

在当代中国人物画领域,刘选让凭借其独特的“西部情怀”与“笔墨建构”,形成

2025-10-17

道弸于中 笔简墨妙——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先生《睡美人》(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道弸于中 笔简墨妙——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先生《睡美人》(国庆

艺术家能够观察到被别人忽视的地方,他确信人的想象力不可能穷尽审美领域的

2025-10-16

意出晋唐 刚健流丽——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旭宇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意出晋唐 刚健流丽——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旭宇先生作品(国庆·

现代诗人臧克家先生曾评价旭宇称:“融诗于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

2025-10-15

笔随山野动 境因心象造——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明久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笔随山野动 境因心象造——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明久先生作品(国

“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郭熙《林泉高致》)画家悠游山

2025-10-14

丘园之象 和谐之境——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丘园之象 和谐之境——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

悠游山野,渴慕林泉。此为古人郭熙对于山水绘画“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所

2025-10-13

山水有歌 水墨生诗——读北京美协原副主席程振国先生的三幅画(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山水有歌 水墨生诗——读北京美协原副主席程振国先生的三幅画(

看画看得多了,我们会一览无余的发现中国水墨画蕴藏的奥妙,画中所包含的内

2025-10-13

清隽不凡 超然放逸——天津美院原院长贾广健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清隽不凡 超然放逸——天津美院原院长贾广健先生作品(国庆·中

与自然同律,与时代同行,与家国同兴。中国的花鸟画,自古以来就是将作者的个

2025-10-10

“盛世绘新颜 丹青颂华诞”—书画中国名家作品巡回展(中卫首展)暨牡丹之韵、齐海军艺术精品展成功举办

“盛世绘新颜 丹青颂华诞”—书画中国名家作品巡回展(中卫首展

为迎接祖国七十六周年华诞,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艺术交流,在国

2025-10-10

体生活之真 为生命写照——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体生活之真 为生命写照——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国

石鲁先生说:“画蒙生活为培养,生活借画以显精神。”又说:“生活不仅供养

2025-10-08

天南木棉放 熊熊赤英燃——读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陈永锵先生画作(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有感

天南木棉放 熊熊赤英燃——读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陈永锵先生画作(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2025-10-06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醉山图》(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

观张江舟先生之画作《醉山图》,初览即觉气韵生动,再品则感意蕴深邃。这幅作

2025-09-30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浅析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

笔皴密密处而见山重峦叠,水墨氤氲中又见云蒸雾腾,留白虚空里还有深谷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