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画作收藏趋谨慎印象派画作收藏趋谨慎

2012-02-13

文章来源:
580次浏览

 


 胡安·米罗作于1933年的巨作《绘画》在本次伦敦夜场中流拍 
 

 
流拍的保罗·西涅克作品《艺术桥》(Pont des Art)
 

  很少有人预想到,2月初在伦敦轰轰烈烈上演的“印象派”拍卖德比竟以这样的惨淡场面收场。2月7日、8日,伦敦佳士得和伦敦苏富比(微博)分别推出2012年的重磅拍场——“印象派与现当代艺术”夜场,佳士得录得15%的流拍率,而苏富比在创下近几年最低的夜场成交额之外,流拍率更高达24%。此前被广泛关注的重量级拍品,胡安·米罗的巨作《绘画》,宣告流拍,包括莫奈在内的多幅印象派作品均以低价成交。
 
 
  印象派收藏已趋谨慎
 
 
  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这次伦敦印象派拍卖被誉为顶级收藏界最好的“捡漏”时机。就在此前,欧洲艺术评论界认为本次伦敦印象派夜场的估价显得“十分理智”——去年秋拍时,过高的估价,被认为是印象派遭遇滑铁卢的最主要原因。
 
 
 
  去年11月的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夜场秋拍,是佳士得历来最惨烈的拍卖之一。82件拍品有31件遭遇流拍,流拍率近四成。最终,“富有野心的估价”给这次糟糕的拍卖冠以一个仍可以持续乐观的理由。
 
 
 
  从今年的伦敦夜场估价看来,世界上最大的两家艺术品拍卖行显然都在尽力弥补去年秋拍时所犯下的错误。拍卖之前,两家拍卖行劝说委托人降低预期;而且,公布的拍品估价比去年秋拍的平均估价要低15%左右。
 
 
 
  此次伦敦夜场的结果依然让人感到意外。克劳德·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爱德华·马奈和保罗·西涅克的杰出作品是拍卖会上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作品的焦点。但从成交价看来,市场显得并没有那么乐观。
 
 
 
  在苏富比夜场中,保罗·西涅克作品《艺术桥》(Pont des Art)估价280万至350万英镑,最终流拍;基斯·凡东根所画的裸女图估价250万至350万英镑,最终流拍;毕加索的三幅作品,两件流拍;克劳德·莫奈罕见的冬景画《冬日,吉维尼花园入口》估价只有450 万至650 万英镑,最终以820万英镑成交,已成为该夜场的标王;莫奈另一幅风景作品估价80万至120万英镑,最终以250万英镑成交;被认为是胡安·米罗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绘画》,此前被大肆宣扬,估价700万至1000万英镑,拍场上无人问津。
 
 
 
  相比苏富比的惨败,佳士得显然是小胜一筹。佳士得的险胜,多半赢在伊丽莎白·泰勒收藏的藏品,泰勒的1800件藏品中包括其父1963年购买的凡·高风景画《Vue de l"asile de la Chapelle de Remy》,在该夜场中卖出了一千多万英镑。但比起上世纪90年代凡·高动辄5000万美元的拍卖天价,仍有云泥之别。
 
 
  事实上,印象派收藏转向疲弱,去年同期的伦敦夜场其实已初露迹象。2011年2月伦敦印象派夜场,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保罗·高更绘于1901年的重要作品《静物》流拍,而其他几幅印象派重量级作品并没有形成亮点。
 
 
 
  如果把这怪罪于大环境经济衰退造成的不景气,则不能说明,为何现当代艺术部分的贾珂梅蒂、亨利·摩尔、克里姆特、培根的作品屡创天价成交,甚至连安迪·沃霍尔、达明·赫斯特的当代作品,成交率也非常高。
 
 
  印象派不再是唯一选择
 
 
 
  若从拍卖业的周期来看,另一种可以被称作印象派衰退的原因是:由于没有顶级作品出现,大部分优秀的作品已经进入各地博物馆成为永久陈列品,造成市场成交额的低落,间接造成拍卖市场萎靡的现状。
 
 
  但印象派在拍卖市场上从不缺乏关注性和顶级作品的诞生,包括近两年印象派最受关注的几幅作品,从保罗·高更的《静物》到莫奈的《睡莲》,拍卖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除了去年2月高更《静物》流拍外,2010年伦敦佳士得曾举办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印象派专场,其中的压轴拍品,就是莫奈画于1909年的代表作《睡莲》,拍卖前曾预计成交价在3000万至4000万英镑,不过最终却以流拍收场。
 
 
 
  从印象派画作的市场特点来看,这一在市场上长盛良久的门类,拥有众多高知名度的画家,也不乏收藏家的普遍关注,各大拍卖行每年都要举办三场以上高质量的印象派夜场拍卖。其每年在拍卖行的成交量和流通量,依然在各大拍卖行的门类中稳居前三。
 
 
 
  印象派的低落与毕加索近两年的疯狂,形成了明显的对比。2004年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就曾以1.041亿美元成交;在2006年5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中,毕加索作品《朵拉与小猫》以9520万美元成交;2010年5月,伦敦佳士得以1.064亿美元拍出毕加索的画作《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刷新了毕加索个人最高的拍卖纪录。2010年6月,毕加索蓝色时期代表作《喝苦艾酒的人》以3476万英镑成交;2011年6月,毕加索《坐着的女人,蓝裙子》拍得1800万英镑……
 
 
 
  如果把从2009年艺术品市场逐渐恢复元气以来近三年的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纪录做一个对比,就会有一个“尴尬”的发现,以莫奈、塞尚、凡·高、马奈、高更、雷诺阿、德加等一大批天才画家为首的印象派画家的价格纪录,正逐渐被现当代艺术中的杰出人物所超越,他们包括弗朗西斯·培根、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贾珂梅蒂、波洛克,甚至是当代艺术门类中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达明·赫斯特、杰夫·昆斯等。
 
 
 
  长期跟踪艺术品市场的研究专家龚继遂就曾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表示:“从世界范围看,印象派都进入了博物馆,同样现在成为交易主流的,已经转移到以毕加索、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现当代艺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日本人炒作凡·高开启的印象派天价时代,似乎逐渐开始落下帷幕。对于不断制造“天价”新闻的某些顶级艺术品收藏家来说,印象派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535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9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452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613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437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221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504热度

最新文章

清远散淡 田园诗境——读清华美院戴顺智教授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清远散淡 田园诗境——读清华美院戴顺智教授画作(《西部成功书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025-05-23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