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满家山水照眼新
——著名画家满维起接受本报专访
记者 蒋水莲 汪利利
满维起的山水画被人们称“满家山满家水”,他的“青绿山水”实现了由古典青绿山水向现代青绿山水的成功转型,赋予青绿山水更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审美风貌。满维起的绘画创作,始终保持着探讨文化底蕴和生命深处的兴趣,使得他全身心地去与他的艺术与生活诚挚地交流,从而使我们在他的绘画作品中看到了艺术的与心灵的、文化的与民族的双重的组合,而这又构成了一幅幅意蕴深刻的绘画图案。5月25日,满维起老师做客成功美术馆,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参观展览
记者:满老师的青绿山水在当今画坛为人们所熟悉和关注,被誉为“满家山水”。那么您的山水画中有什么样的个人风格?对于风格的形成您又有什么样的看法?
满维起:画画这个很难说,谁的画好或不好,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风格必须要有,一个成功的画家,没有自己的风格,那就不是一个好画家。你画得再好,别人一看像古人的,譬如说像石涛,但你超越不了;再譬如说,别人一看你画得像李可染的、像傅抱石的,但你永远也超越不了前人。所以,一个画家要成功的话,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
我当兵的前18年是在江苏,那18年当中都是跟着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这几位先生,当时学的东西都是金陵画派的东西,我怎么画都是跟着他们走的,包括钱松喦,润笔、构图等。大家都一看是南京来的画家,跟着他们画的,没有自己的东西。我是1989年调到北京上的军艺。那个时候我就想,你要做有点成就的画家,你就要有自己的风格体现。
我的基础是学石涛和龚贤,龚贤的东西很传统,但是,如果你把局部放大看,其实都是现代的,包括构成和符号,都是现代的体现。你看我的画,我画面再满,他就是几种树在里面交错,不超过四种,也就是大概两三种。你如果把各种树放在一张画里面交错,给人的感觉是画面很乱。包括石头,比如说你用枯笔皴,就只用枯笔皴,用披麻皴,就只用披麻皴,你如果把各种皴法放到一个画面里,也是很乱的。
我画画讲求精彩,有冲击力,一般不会画很大的景。我觉得画家的个性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去提炼的。在学习传统、掌握前人的创作技法上慢慢形成的。拥有自我风格的基础就是要不断地从生活中提炼。“满家山,满家水”是刘大为先生最开始提出来的,我从来不说自己的画多好,但是我的画有我的想法,有我的风格。我的画面中房舍、石头、树木、泉水、云等组合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的符号。所以画家要有一个高度,就得有自己的一个面。我的“满家山,满家水”是我通过学习传统,掌握前人的技术,通过生活,慢慢的提炼形成的。大概是在20年以前,就形成了这种风格。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上,慢慢的找到自己的笔墨语言,然后再反复的提炼。我每个阶段的画都不一样,但是风格类似。
走近细看
记者:就您的创作倾向而言,语言和内涵以及样式有着独特性,您对自己艺术的思考基点是什么?
满维起:其实也没有什么思考基点。就是觉得画画很难,真的。你想,我带的研究生每年都毕业好多,研究生再考博士,博士每年就毕业好多,我的班里一年就有50多个学生,全国有那么多班。这么多人都在画画,你要怎么从人群中跳出来。一是需要天分,当然还要勤奋,因为只有天分没有勤奋也是不行的。
像画青绿山水是很吃功夫的,很辛苦。有许多人认为画一张画就可以换成银子,就有钱了,但是背后的辛苦没有人知道,只看到你表面的风光了。我的艺术基点就是作为画家得感恩、得知足。过去画画是为了一种喜好,现在都成了一种生活的手段了。什么基点?把画画作为一个事业,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东西。把要研究的东西研究好,琢磨透,要让别人感觉到你跟任何人都不一样,有你自己的思想。要把你研究的东西发扬光大,甚至传给学生。争取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多出点好作品,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
画家要深入生活(不同的地域养育了不同的画家),要多多走出去,要多读书(一定要多读书)。这样才能有自己的一些东西。
记者:您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是否有意识地将这种关系展现在您的创作中?
满维起: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这就是一句口号,但是在落实上就需要自己下功夫。笔墨怎么随时代?墨色?技法?现在每个画家都有一个生活基地,深入体验生活。通过生活,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语言,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气息。通过生活,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自己的东西,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这个时代的气息。我的画都是有人烟的,有时代气息的。像民居、民宅等都是人间烟火,我觉得这就是跟随时代,反映现实的生活。
在上世纪90年代,我特别喜欢贵州,山的结构也很好,有山,有树,有水,看着就很美。我是在去年带着几个人去了我经常画画的地方,他们都觉得很好,就知道了老百姓的生活是如何反应的。但是你又不能经常画这一个地方,原来画那里的树木,以青绿为主。我现在主要画云南玉溪,窑洞什么的。我后期的好多幅大画都画的是云南玉溪这个地方的景,但是风格还是我的。“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要用笔墨来反映现实生活。你不能离生活太远,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如果离得太远,就和观众拉开距离了。
采访
记者:青绿山水现在好像比较小众,请谈谈您的创作情况?
满维起:青绿山水现在大家都不画,很少的(国内都能数出来)。为什么不画呢?这个东西他不是说尽心尽力就能画好的事。水墨我不画颜色,他照样也是画,所以就不画青绿。像南方,有的人认为青绿山水“俗”,水墨画“雅”。但是你叫“雅”的人来画“俗”的物,他画不好,画什么的人就说什么好。
因为我画画都是在勾,勾画是比较慢的,我喜欢趴在桌子上勾,结果,胳膊肘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说着他挽起衣袖让我们看)。原来,我在部队的时候住的那个房子,因为天天在那画画,结果,椅子下面的地板都被我磨穿了。大家一般看到的只是画家风风光光的表面,可是,别人是看不到你所吃的那些苦的。我二十几岁到部队,那时别人在看电视,我不看,我坚持画画。直至现在,我还是每天都坚持画画,每天至少画8个小时。画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不要以为作品都是信手拈来的。别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除了画家本人,谁都不知道一幅画的背后有多少斤汗水。
青绿山水是很吃功夫的,你想,我把水墨画画好了,要上颜色,一边不行上两遍,两边不行上三遍,上完颜色以后,重的线变成淡的线,淡的线变没了,颜色都覆盖了,又得重新画。这种苦一般都不愿意吃。为什么画水墨的很好,他把画画好,题字,落款就完了。我们这个还得落墨、着色、干了、再着色,再干……要五六遍。一遍就完成了,他干嘛要去画五六遍。所以大家都不去画青绿,一个可能是他们的修养不够,另一个是他们收拾不起来。好多画青绿山水的到我那里去请教,他上完色以后就把画面弄脏了,他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他就不画了,所以就造成了现在画青绿山水的比较少。并不是青绿山水不好,青绿山水这个画,看起来是太好了,就是因为画起来难度比较大。
记者: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0周年,70年中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可谓道路曲折,近两年,文化市场很火,就青绿山水请谈谈您的看法?
满维起:对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70周年,我们举办了“为农民工塑像”活动。具体的落实讲话精神,深入生活,走进生活,走进百姓,贴近百姓。为农民工塑像、说话,反映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家乡情况。因为我是一个山水画家,去为农民工塑像,我画起来很费劲,不像画人物画的,找个农民工就能画。我就到河南巩义,我了解了凡是家里家庭条件好的,都有工人在外面打工。我画了一幅《打工归来》,背景还是大山大水,有一些瓦房,有一群打工的工人回来,高高兴兴地,带着行李回家来,衣锦还乡。体现了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改变了城市,为国家奉献,也改变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