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有真意 云水藏真情——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孔仲起先生画作有感

笔墨有真意 云水藏真情——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孔仲起先生画作有感

   2021-07-27 08:44:04   浏览数:


孔仲起先生画作《大陈纪实》

    清代书画家笪重光的《画筌》中有两句话,“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在绘画理论中十分重要,当代杰出山水画家孔仲起先生“忘笔墨而有真景”的主张却也与其十分相近,笔墨与景物之间、画面的虚与实、意境的真实与神妙,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实则是相通的。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期刊载的这幅孔先生的海岛山水作品《大陈纪实》,笔者思想意识里确乎有了不见其笔痕墨迹,而身心仿佛正处于波涛汹涌的“大陈岛”海景之中的奇妙感受。波涛拍打礁石的轰鸣,海浪冲积的金色沙滩,山海崖壁上错落的建筑,由近及远营造出“白沙碧海映琼台,凤尾戏波卧巨澜”的宏阔壮丽景象。画家内心涌动的情绪胸臆,弥漫充盈于笔墨之间,流溢于山海之中。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也不再只是大陈海岛的东镇山海景象,不仅是海水变化的莫测之象,而是个人身心与天地共鸣的自由与包容。

    当然这种“处处不见笔不见墨”的精神意象感受,不是视觉意义、画面语言上的“无”,实则有赖于处处有笔情、有墨趣的画面语言的具象呈现。无论是近景处的海浪击石,还是远景的海岛、渔村、海面,都是画家富于情韵、思想的笔线和皴擦的组合呈现的效果。是画家具有独创性的“云皴法”“弧勾法”“短线法”“水墨泼彩法”等等画面语言技法,对山海波涛真实动感、画家内心情感和无限遐想的寄寓表达。

    画面中山石险峻对海浪滔天之势的衬托,海岛巉岩绝壁的巍峨亘古的静与海水浪潮一张一落、一起一伏的动静对比,近景处白浪滔天局部的“极动”与远景山海的悠远,以及整个画面定格瞬间的“极静”的画面语言矛盾的调和,都可见画家抓住艺术构成虚实、动静、黑白、远景关系组合处理上,由“造型的生动”到意象精神生动的意境升华。孔先生在流动云水的处理上,往往善于抓住这种自然物象涌动,最为感人、最为凝萃的瞬间,以富于情趣思想的静态画面定格,揭示了绘画创作有画面物质美,进入到精神和生命本源运动之美的真情真意。
    
    因而在笔者看来,孔仲起先生这幅《大陈纪实》初见时带来的的“忘形得神”的精神触动,其根本还在于画家充满深情、富于哲思的笔墨律动使然。正是这种充满宇宙生命本源节奏笔墨,才使的画家在山海岛屿、流云江海的造型上,产生了“忘笔墨而有真景”的身临其境。同时也是这种极为真实的画面感受,让观者对画外的大陈海岛充满了期待。对大陈海岛自然真实的了然于胸,让画家在主观的把握景物真实的同时,更看到了物象生命构成的真,看到了画家内心深处对山河壮阔的赞美,对云水生动的热爱。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孔仲起(1934-2015年)出生于上海,提名庆福,字仲起。原籍浙江慈溪。历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浙江省文化厅高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博雅社执行社长、西泠印社社员、联合国国际美育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孔仲起出生于一个绘画世家,祖父子瑜、父小瑜、兄伯容均擅长花鸟博古画,有名于时。孔仲起少年学画,后因家境不济,14岁辍学,17岁入上海英雄金笔厂当工人,其间发奋自学,业余积极参加美术活动。1955年入学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