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生的诗意——刘继红和他的花鸟画

2011-11-21

文章来源:
1188次浏览
      

         提升人生的诗意——刘继红和他的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和山水、人物画三大绘画科目,构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体系。古人画花鸟称之为“寄意”,画山水称之为“畅神”,人物画则称之为“达怀”,都是中国文化的具体反映。花鸟画在中国美术史上,从扬州八怪到赵之谦、徐渭、八大、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家林立,把花鸟画推上了一个历史的高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需要,当代花鸟画如何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反映时代的精神和时代风貌,一直是20世纪花鸟画家们关注的课题。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问题并没有就此了结,这正是21世纪的花鸟画家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花鸟画的难度比人物画与山水画的难度要大,几乎是界内人士的共识。其原因,其一,是由于花鸟画有榜可依。前辈大师成就斐然,所创作的作品已具有当代性和精神品质,并且更加民众化,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情感。其二,是由于花鸟画所形成的固定格式。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在大自然中,基本保持了亘古不变的格式。其三,是由于花鸟画在创造手法上,干百年来形成了类型化的程式和样式。也许花鸟画家刘继红在最初选择花鸟画作为自己主攻方向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是选择了一座很高大而陡峭的山峰去攀岩。随着他画牡月,并且勇于抛弃了“牡丹王”的称谓,从老家安徽孤身一人一头扎进北京——艺术的海洋里时,刘继红才真切地体会到艺术和生活双重的艰难。

  刘继红的艺术成就来自生活的磨砺和对艺术的挚着。他说:“一幅成功的画作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个人生活的痕迹。”1955年5月,刘继红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市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兄弟姊妹多,父亲微薄豹收入难以支撑家庭沉重的负担,幼小的刘继红饱尝了生活的艰难,但少时有志的他,宁愿挨饿受冻,也把平时节俭下来的一点钱买笔墨练习画画。中学毕业后,他被下放到农村,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日子里,他白天干一天的农活,晚上照常在小油灯下一画就是半夜,没钱买纸和笔,就折枝在地上画。1974年,刘继红参了军,部队的生活给了他一个广阔的艺术天地,也给了他发挥才能的机遇,他的作品分别参加了建军50周年全军美展和江苏省文联举办的美展,并被《解放军报》和《江苏画刊》刊登。

  1977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受了血与火的磨练,并光荣负伤,从而使他的作品融进了更高层次的主题——人生与生命的感悟。1995年,他带着对艺术的一片痴情,放弃了被人羡慕的银行工作,来到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首都北京。从此,仿佛才真正开始了刘继红“为伊消的人憔悴”的“苦恋”之境。在北京,魏公村、紫竹院、六里桥、丰台、朝阳……四面八方,他几乎住了一个遍,有时难免在地下室和朋友的画室里屈尊落宿。他花了50元钱买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几乎跑遍了整个北京城,拜访名师名家,每天就是得到一句名家的指点,他都要激动好几天。有所失,必有所得,刘继红把生活的磨难看成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就是这样无怨无悔地在艺术的天地上下求索。他说:“在战场上,死都不怕,还怕这点小小的困难?”

  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名叫《艺术人生》,每当他看见那些歌星、那些年轻的艺术家一次次搬家的情形,就对自己的儿子说:看,这就是你爸。因为每当刘继红付不起房租时,他又要搬家了,又要搬到再低一档次的陋居里。我听到这里,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因为画家刘继红始终保持着无所畏惧的战士情怀。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他的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正象绘画艺术需要有必要的技巧,具体的生活也需要一些坎坷艰难。如果说恰恰是生活成就了刘继红的绘画艺术当不为过。刘继红并没有就此沉沦。他顽强的毅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表现在他对艺术和生活的完美结合与不懈追求中。刘继红的可贵之处在于,时下关于花鸟画如何创新,各有所识、各有所异,步履艰难的境况中,他以具体实践的意义,为其带来了酣畅淋漓的精神内涵。

  具体分析文刘继红的花鸟画创作,他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走出了一条中西结合的路子。在中国花鸟画传统的绘画基础上,融入西方观代艺术理念,创造出自己的绘画形式,提出自己的个性的语言表达符号,是画家刘继红孜孜以求的境界。

  刘继红的画空灵、大气、超脱,有强烈韵时代气息,不断进取的意志。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徐涓、八大山人、吴昌硕、潘天寿等先辈大师对他的影响,甚至还能看出塞尚、高更、凡高等印象派大师的影子,另外还有包装艺术、造型艺术等等…。他在用色用墨卜大胆泼辣,绚丽的色彩墨韵,有流动、奔涌的感觉,因此,往往使观赏者忘记是西画还是中画,只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感受到画家所

  表现出的意境和旨趣。

  刘继红的线条流畅,构图严谨,乱而不乱,有强烈的秩序感,有时在不经意间打破了原有物象的构成,但在总体上又有严格的把握,仿佛给读者留有目味的余地。用刘继红自己的话说,“仿佛还有一种遗憾在里面,没有彻底完全表达出来。”这反而成了他独有的表现技巧,符合艺术的运行规律。

  八年了,刘继红在北京找到了生活的“根”,同时也把住了艺术创作的脉搏,他已连续9年出版了个人挂历,每一年,都是一个新样式,新的提高。2001年的挂历如果说更多地展示了传统的内容,2002年的挂历则注入了一种现代意识,2003年的挂历就表现了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他说:“有的画画已在脑海里出现了,只是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我想他定会在朴素、苍茫以及色彩的震撼力上表现出新的内容,增加视觉上一种冲击力。

  最后我想说画家刘继红是幸运的,因为他在高度物质化和世俗化的现代社会上,保持了一份特有的艺术家的清醒,终于找到一片精神的栖息地,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来提升人生的诗意。成绩得来不易,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祝愿。

(作者:王爱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侨联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理事、澳中文联常务理事,系当代知名的诗人、作家、美术评论家、书画家和学者。)

<script>var para_count=1</script>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3836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972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6003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22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54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74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47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3775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