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千年石窟如何再续光华?

2021-12-16

文章来源:新华网|0
1633次浏览
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进一步加强大足石刻的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抢救性修复、灾害治理等工程,深度挖掘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利用上实现新突破,让历史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大众,擦亮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名片,全力打造近悦远来、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

12月14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大足石刻景区。冬日暖阳照射在石刻之上,千年之前的匠人们开凿石窟的声声锤音,仿佛依然回响在山谷之中。

在大足石刻博物馆,新一代的巴渝工匠、从事了二十多年文物保护工作的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为采访团的记者们回顾了千手观音造像修复的故事。

一根手指的掉落

开启历时八年的抢救性修复

进入21世纪,矗立山崖千年的大足石刻群像,在长年累月的风侵水蚀下,病害多发。2007年的一天,一根手指的突然掉落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对千手观音所遭受病害的极大关注。2008年,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当时共发现石质胎体风化、贴金层开裂、彩绘脱落等各类病害34种,可以说病得非常厉害,必须要进行手术!”陈卉丽回忆。

但如此大规模、综合性石质文物修复,国内没有先例可循,为此专门汇聚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0多家文保、工程单位近百名专家和技术人员联合“诊疗”。

据她介绍,整个修复工程前期研究花了三年时间,才编制出了修复方案,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等现代科技也首次在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中应用。

修复不只是技术的挑战,还是修复理念和原则的挑战。在陈卉丽看来,修复过程中一大难点,就是要找到文物保护、公众需求、艺术价值三者的平衡点。“文物修复最关键的一个就是真实性,这是原则,就行断臂维纳斯一样,残缺美是她的真实性。所以修复千手观音,我们必须坚持保留真实性的原则。”这样苛刻的要求,也让修复工作每一步都充满更大的挑战。

在攻克了一个一个难题后,经过8年的努力,2015年,修复后的千手观音造像金光重现,历经800多载沧桑风雨后以熠熠生辉的姿态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次修复开创了国家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在我们国家文物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大足的骄傲、重庆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陈卉丽说,修复工程也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保护工程。

千手观音的抢救性修复是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大足区投入1.46亿元,实施17项岩体加固、渗水治理、本体修复等重大文物保护项目,有效遏制了石刻本体病害。大足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一期工程,解决了几十年来“卧佛”渗水的老大难问题。川渝石窟保护示范项目——宝顶山石刻卧佛、小佛湾造像修缮工程,宝顶山圆觉洞、北山第168窟等多项抢险加固工程也正有序推动。

石刻走下崖壁、走进人心

亮相国内最高级别文化艺术殿堂

大足石刻凝聚的慈、善、孝、义、廉等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石窟艺术中积淀的精髓。除了保护好文物,大足区还深入挖掘石刻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大足石刻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

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贤高介绍,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将大足石刻命名为市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兼收博采打造孝廉文化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领导干部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现已辐射到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等省市,影响面广。

此外,大足区还推动创建以大足石刻为核心、涵盖川渝石窟研究的地域性学科——“大足学”,将大足石刻研究上升到系统与学科的高度。目前,已在四川美术学院成立了大足学研究院,并积极搭建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召开“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足石刻修复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二十余次。

此外,由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石刻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以石为镜——大足石刻优秀传统文化图谱》即将完成并出版,该读本围绕大足石刻造像题材和碑刻铭文,紧扣慈、善、孝、义、廉等主题元素,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为传承弘扬大足石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大足不仅要挖掘好石刻文化,更要让石刻文化走出去、活起来,走下崖壁、走进人心,推动大足石刻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刘贤高表示。

今年9月17日,“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品共计82件(套),文物图片近百张,以及多个多媒体视频。这是大足石刻首次登上国内最高级别的文化艺术殿堂。

为了让石刻文化走出去,近年来,大足区启动“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和百场展览、百场讲座、百馆赠书、百集微视频展播“四百工程”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先后在英国、加拿大、日本及国内北京、天津、成都、苏州等地展出20余场,讲好大足石刻的故事。此外,大足区还着力推动“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建设,成立敦煌、云冈、龙门、大足四大石窟战略发展联盟,建立四大石窟世界遗产地深度合作机制。

长江文化的不朽传奇

在新时代续写新的文明之光

大足石刻,这片开凿在崖壁上的不朽传奇,长江文化、中华文化的瑰宝,还将在新时代续写新的文明之光。

据介绍,接下来,大足区还将以创建中国南方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为目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强化保护技术研究,重点攻关高温高湿条件下南方石质文物保护的关键技术,大力提升保护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大大足中小型石窟的保护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大足石刻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启动大足中小型石窟三年滚动保护计划,从长效机制、本体保护、安全防范、环境整治、设施配套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改善中小型石窟文物保护管理现状,让68处散布的中小型石窟成为留在人们心中不忘的“乡愁”。

同时,扩展大足石刻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契机,同川渝地区相关文物保护机构、研究机构一道,共同推动大足石刻与川渝地区其他石窟寺实现保护、研究、展示一体化,打造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

此外,大足区还将大力实施大足石刻数字化工程,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强化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应用,加强智慧博物馆和智慧景区建设,建成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开发大足石刻数字影视、数字雕塑、数字文创产品等,力争推出一批高品质数字化成果。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3701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867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90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12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451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65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40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3643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