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张旭光

2012-02-10

文章来源:
362次浏览
 

张旭光
 
 
     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书法艺术出现了连年的书法热。可以说,书法在今天,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奔小康过程中的精神消费产品。我时常在想,这么多人写书法,爱书法,为她欢乐更为她忧,为她消得憔悴,为她抛家舍业,甚至为她辞去工作,等等。到底是为了什么?想来想去,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祖先对书法的审美基因,就遗传到我们今人基因链上,就在今人血液中流淌。所以,对书法的热爱、追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来讨论书法的审美取向,就显得更有社会价值。


   一、把握共同规律与特殊规律——宏观审美取向
 

     审美取向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我在这里谈的是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并且只限于专业创作层面,而专业创作层面的审美取向,将直接和逐步地引导社会层面的审美取向。
 

    1、“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各种风格”已成共识

    沈鹏主席在二00四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开幕式的讲话中说:“八届国展在西安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书法走上了稳定发展时期。”这个“稳定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呢?我从当时的创作状态和水平,以及书法本体的规律考虑,概括了三句话,即“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这三句话在中国书协领导机关和各团体会员中比较快地形成了共识。因此可以说这三句话,应该说是书法创作发展的一个总体取向。如何理解这三句话呢?
 

     坚持传统,这句话在这里排在第一位,这是由书法艺术本体规律决定的,是学习、提高书法创作水平不可替代的一个过程。几千年来,还没有发现有一个什么更好的办法能代替这一途径。因此,坚持传统是书法发展坚定不移的道路,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谈创新、鼓励创新。鼓励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全部目的。我们在继承传统上,无论下多大功夫,下多大力量,强调到多么重要的程度,都是为了实现创新的一种投入,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只有创新才能表现今人的情怀,表现时代的审美,才能为时代服务。这样,我们就把坚持传统和鼓励创新的关系说明白了。
 

    为什么还要讲“多种风格”四个字呢?因为鼓励创新的结果,必然是多种风格,“多种风格”四个字就是为创新的结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有的人认为,有了“鼓励创新”这四个字就够了,只要大家都创新,结果必然是多种风格。但实际上,“多种风格”四个字很重要,尤其对于把握政策或评审有权力的人。更为重要。因为有一些人在艺术创作上水平很高,在艺术上认识很深入,但正因为水平高、认识深刻,而容易导致一种本能的排它性,而缺乏包容性。这是心理学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一现象对于一些人甚至带有一种本能性,直接影响其人的性格和处世行为,但不构成对其人道德层面的影响。越是这样,就越要强调包容性,越要讲“多种风格”这句话。


    书法艺术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2003年以前几年内,书坛的创作思想有一些模糊。有的无视传统,宣言要与传统“决裂”。有的把传统讲多了,忽视了艺术素质一面;书坛还有一些传言,说八届国展只讲传统,不讲创新,投稿也白投,等等。为此,中国书协专门在西安召开了一次“八届国展宣传工作会”,在会上我作了一个题为《书法评审:遵循艺术规律》的讲话,共讲了四条:一是继承传统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特殊纪律;二是表达性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三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艺术繁荣的标志;四是表现美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职能。这四条讲了之后,与会的十几个省书协领导都一致认同,如江苏省书协驻会副主席言公达、河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宋华平等,都认为,这么一讲,澄清了很多模糊认识,大家心里就有了底数。回北京后,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同志对我说:“你讲的四条,同启功先生暗合,讲得很及时,我们出版社邀请《中国书法》杂志社专门以此为主题,再开一个研讨会,以增加共识。”河北、天津、解放军系统也邀我去讲课,专讲这个问题。海军的书法家张坤山有点夸张地对我说:“你这一讲,就像当年解放老干部一样,很多人压抑的心都舒缓了,放松了。”《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都刊发了这个讲话,可以说,在创作思想上书法界很快形成了共识。因为评审标准明确了就等于创作标准明确了,所以广大书家在创作思想上也就通畅了。
 

    2、不同展览提出不同的艺术指向
 

    以上的共识,可以说是对书法艺术普遍规律的把握。近两年来,我们在开展评审展览活动中,又近一步对特殊规律进行了比较多的思考和实践,对不同形式、不同人群、不同主题的单项展,提出了不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导向。比如说在北戴河“三大展”宣传工作会,我们对“首届青年展”,提出“要把握青年特点和书法本体特点的结合。”找一个结合点很重要,国为青年善于创造,同时也比较急于求成,在价值观上求新求奇。而书法既要“由技而进乎道”的磨砺,又要方方面面的知识来养,同时历代大家多在晚年成才。这就是二者的特点,怎样结合起来呢?我们设了“最佳功力奖”,也设了“最佳探索奖”,同时也在评选标准上鼓励多种风格的表现。书坛反映,这次青年展比八届国展更有包容性,更成功。对于“首届大字艺术展”,我提出要“把握气势和文雅的结合”。因为前几年小字太多,缺乏感染力,缺乏时代豪情。但大字写大、写出气势容易,而同时保持文雅的格调就比较难。那么把二者结合起来就更难。恰恰这个“更难”,才使作者有了新的目标和动力,这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对于“第五届楹联展”,我们提出要“把握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我们提倡鼓励作者自撰对联,设立了“自撰佳联奖”,并请中国楹联学会的专家来对自撰联评奖。这样就避免了都来抄写古人对联的局面,特别是改变了大量抄写“古人集碑帖联”的那种缺乏鲜活的酸腐的书写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
 

    在后来的“全国第四届正书展”评审时,我们提出“要增强楷书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提出要“激活唐楷”问题。在“第五届新人新作展”上,我们强调的是“继承传统,路子正,有发展前景”。对“第二届全国书法扇面展”,我们着眼于扇面适合把玩和收藏的特点,提出“要古雅精致”的思想。
 

    总之,对于大量的单项展,我们都提出了不同的艺术导向,这是对特殊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应该说具备了深层次把握艺术发展的能力,这是创作评审层面的一种宏观的审美取向。
 

    二、“到位”与“味道”——微观审美取向
 

    微观审美取向是回答一件作品到底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的问题。一件作品好不好从线条到字形,再到章法和意境,以及古法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标准很多,我们在评审时概括了四个字,即“到位”与“味道”。
 

 


    1、“到位”才能保持文化的传承和品位
 

    首先说“到位”问题。到位是指对传统古法运用能力的完善程度,也即书法本体要求的全部要素的熟练掌握。既包括线条,也包括结构、章法,哪儿都没毛病。“到位”这个概念,我是“非典”之后才明白,才使用的。因为非典期间,既不能上班,也不能出门,成天关在家里,所以就没白天没晚上的临摹《集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大家都知道我是学二王的,《圣教序》临了几十年。但这次临写《圣教序》与以前不同的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打造,首先把形搞准了,然后再找神,神有了再稍稍加入自己的审美理解。每个字大约写上30遍至50遍,前后用了三个多月时间,从头到尾打造了一遍,全文当时能熟练地背下来。这时我才发现和体验到,行书之父王羲之的行书在结构上有一个闭合性规律,当然作为体验,这种闭合性规律很难一下子用具体量化的语言表达清楚。尽管如此,我的确理解了在传统技法把握上什么叫到位。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线条和结构”都没毛病的一种状态。
 

    “到位”这个概念再说通俗一点,就是俗话说的“功夫到家”。但这里还须说明一点,功夫不是一个单一的时间概念,练得时间长不等于功夫深。那种“我写了几十年了,功夫很深”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真正的功夫应该是“有效的积累”,是时间、方法、道路、悟性的综合效应。
 

    “到位”不“到位”,说明了作者对传统规律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程度深不深,从而决定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一般来说,一件书法艺术本体要求到位的作品,就能保持一定的文化品位,绝不会低俗。但是当前来说,一件作品光“到位”还不行,还不能入选全国大展,更难以获奖。因此就引出后两个字“味道”。
 
 

    2、“味道”是情感表达的形式语言
 

    味道是什么?味道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不同于别人的情感表达,而这种个性的情感表达是经过作者反复提炼后,作为书法的线条语言或形式语言来呈现的。这种“味道”必须是建立在“到位”基础上的。有人说,传统把握不“到位”也能出“味道”。这我们不否认,但这种“味道”不会太好。所以“味道”也是有好坏和高下之分的。

    “味道”是时代性的,是今人的“味道”。同时,“味道”又是多样化的。表现豪放和气势,正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社会发展相一致;表现旋律和节奏,也正是时代审美的要求;表现轻松和闲适,能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进行调节;追求返朴归真,也与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等等。这种种“味道”都是时代需要的。
 
 
    “味道”的多样性与不同作者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性格和性情有关系,这是常理,不用多说。这里想说的是,“味道”的多样性,更与不同取法有关系。现在看来,由于历代经典名作风格不同、时代不同,直接影响今人的学习、运用和创作,因而或多或少地而且是必然地表现在今人的作品中。这种取法的多样性,决定了今人作品“味道”的多样性。这是我们所提倡和鼓励的。我们在评审作品中,对此十分关注。特别是复查组,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关注品种的多样性。比如在大字展评审中,有一件“瘦金书”写大字,水平不是很高,但为了品种的多样性,我们把它从初评落选作品中捞了上来。
 
 
    近几年,书坛对学习民间书法有一些不同看法。有人问我怎么看,我说,我一直提倡取法的多样性,比如大家说的汉简、魏晋残纸等等,都是过渡性的字体,尚不成熟,不完善,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合适。但对于有实力,有提炼能力的书家来说,是很重要的资源。正因为它不成熟不完善,才突显了其中朴实、鲜活的因素,完全可以吸收,以丰富我们的创作。
 

    “味道”是独特的。如果说“到位”更多地具有传承意义,则“味道”更多地是创新的意义。否则,大家都一个“味道”了,也就等于没了“味道”。“味道”与风格有关系,风格是一个更高的标准,具有创造性和唯一性。当前的展览要求每个人都有个人风格是不太现实的。而“味道”是低于风格的一种标准,是向风格过度的一个阶段,要求作者创作中表现出一定的“味道”,是可能的。作者随着对艺术理解的深入,不断提炼自己的个性“味道”,有可能走出自己的风格。
 

    3、“到位”而有“味道”才是好作品
 

    “到位”与“味道”这四个字作为评审的标准非常管用。过去我们面对一件作品,尤其是小字行书、楷书作品,觉得没什么毛病,写得比较精到,但同时又觉得没有较强的感染力,是上还是下,拿不定主意。现在就非常明确了,这仅仅是一件“到位”而没有“味道”的作品,必须下。对于进入评奖的作品,就更容易判断了。
 
 
      怎样才能实现既“到位”又有“味道”呢?按我个人体会,要想到位就是多学习、多临帖,多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对经典碑帖的理解能力,理解深了也就能把握深了,临摹效率就高了。第二要提高现代审美能力。经典碑帖中有大量与现代审美相吻合的东西,比如旋律、节奏、空间、造型等等,如果我们现代审美能力不高,很可能就读不出来,发现不了,不能共鸣。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现代审美意识去开掘传统,开掘出现代审美的洪流,使我们的创作从传统长河而来,又能站在时代潮头之上。既运用了传统,又表现了时代,谁开掘的多、运用的多,谁的成就就大。这也是由书法本体规律所决定的。
 

    总体上说,“到位”与“味道”包含了书法本体的技法标准和情感表达的形式标准和审美追求。有“味道”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吸引观众驻足;“到位”才能经得起推敲和玩味,使人百看不厌。只有既“到位”又有“味道”的作品,才是当今书法艺术的主流审美取向。
 

    三、思考与瞻望
 

“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这三句话十二个字,是当前书法艺术稳定发展的标志,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书法界的共识。根据不同主题、不同人群、不同形式的展览,提出不同的艺术指向,也是我们进一步深入把握特殊规律的要求。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和书法艺术自身的发展需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1、书法与写字要区别看待。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体系,也直接影响书法专业创作
 

    书法离不开写字。在古代从一定意义上讲,把字写好就等于书法。比如汉碑、唐楷等等,必须把字写好,还要清楚,便于识读,同时它也是书法。今天就不一样了,字写好了也只能是好字,不一定是书法。因为毛笔字使用功能基本上没有了,大家用毛笔时,主要是进行艺术创作。可见写字与书法的关系古今不同了。我看到北师大书法教学大纲有一段教学目的的表述,非常赞成。大纲中说,要把写字与书法艺术的标准区别开来:“写字是以传达书写内容为主,以审美为辅;书法以审美为主,以传达书写内容为辅。”这个标准上的区别划分,是有道理的。写字要便于识读,便于了解你说了什么,是使用性质,只要求最基本的审美因素,比如清楚、整齐、平衡等等。而书法是艺术性的,对线条、结构、章法、意境等方面的诸多美学范畴,都有更高的要求,它以艺术感染效果为主。至于所传达的内容,只要求书法家能识读,对一般读者则不作如此的要求,读者可以慢慢的识读,可以借助工具书来识篆识草。
 

    中国人谁能都会写字,谁都有权力拿毛笔,谁都自己觉得自己写得最好。如果不择手段,弄上个什么头衔,立马就成了名家。如果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对书法的“社会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把广大人民群众对书法的欣赏引导、调整到一个科学的心理状态,逐步提升审美能力。这样对于辨别好坏高下真假,都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成为书法艺术创作的巨大动力。同时可以避免很多招遥撞骗的人混进书法队伍,意义非常重大。当然,书法还是要从写字开始,这是毋庸置疑的。
 

    2、书法可作为视觉艺术来看待。这既是社会评价体系,也是艺术评价体系
 

大家都知道,书法的实用性今天越来越小了,硬笔代替毛笔,键盘代替硬笔,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书法被逼着走向纯艺术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也是避免不了的。既然是纯艺术,或者说在更大程度上是纯艺术,那就要研究视觉艺术的规律。比如视觉艺术与构成有关,与视觉心理学有关等等,所以书法家们就面临着学习、研究线条、造型、布白与视觉心理的关系这一新课题。还要借鉴美术、色彩、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的营养。事实上,近年来,不少书法家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吸收了不少这方面的因素。
 

    这里需要注意和警惕的是,书法艺术作为视觉艺术来对待,是一个创作思想问题,而不能脱离汉字,不能丢掉最独特、最有价值的民族品格。
 

    3、书法需要养。养出高品位,才能创造出高品位作品
 

    我过去说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朵奇葩,要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必须首先把她生长的土壤浇灌得十分肥沃才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书法家大多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不够,更不可能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受到儒、释、道精神的训练和影响。这就带来了我们对传统经典的解读能力的不足。比如大家都在学习的王羲之书法,是在玄学盛行的东晋时期产生的,而玄学的三大支柱是周易、老子和庄子。我们很多人对周易、老子和庄子都不熟悉,不了解,如何理解王羲之,理解不了又如何学到真东西呢?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认识它,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只学了点皮毛,包括我也如此而已。
 

    我还说过一句话,书法是创作主体全部修养的综合性物化。它与历史、文学、哲学,包括自然科学都有关系,正因为书法艺术中蕴含了深厚的学养,所以才能通过她来感染人,陶冶情操,修炼人生。文化的价值是永恒的,我今年国庆节在香港博物馆看到了一种用犀牛角加工的工艺品,据介绍,过去匠人加工犀牛角,很不值钱,后来受到文人的重视,注入了文化,使它变为了价值连城的东西。中国画、中国书法不也是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才具备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了吗!所以学养、文化的积累,是决定书法艺术高下和价值的重要方面,是千万不可轻视的。
 
 
    书法艺术与作人,与思想品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也是“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道德标准与艺术标准问题还可以另找时间专门来谈。
 

    以上讲的这些,基本都是体验性的,也仅仅是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链接:
http://www.shj888.cn/article-1772-1.html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张旭光
http://www.shj888.cn/article-1773-1.html张旭光艺术简介
http://www.shj888.cn/article-1774-1.html成功美术馆书法年度人物百家风云榜——“张旭光画家日”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98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1533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2782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2008热度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1963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3108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9642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12113热度

最新文章

皴笔有味 苍润含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美协理事姜东先生作品赏析

皴笔有味 苍润含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美协理事姜

从笔墨而言,姜东先生的山水绘画从传统山水的皴法语言程式中,又体物自

2025-01-15

简括得荷意 亭亭不染心——《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辽宁美协理事栾良才先生作品赏析

简括得荷意 亭亭不染心——《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辽宁美协理事

栾良才先生显然是以“简”名世的画家,其笔下的画作无论什么题材,尽得写意花

2025-01-14

山乡写照 塬峁情浓——西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乡写照 塬峁情浓——西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

“尽管山野仍然是一望无际的荒凉,但双水村却随处可见盎然的春意了。东

2025-01-13

霜天独顾盼  一篮尽秋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美协理事王云先生画作赏析

霜天独顾盼 一篮尽秋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美协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

2025-01-10

线写激越 墨彩纵情——衡水市美协主席张玉生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线写激越 墨彩纵情——衡水市美协主席张玉生先生作品(《西部成

大笔纵横而见花木老枝虬屈苍拙之姿,墨彩淋漓而有嘉卉枝桠葳蕤葱郁之貌,线写

2025-01-09

吴辰旭:成功收藏观

吴辰旭:成功收藏观

成功以书画收藏为事业。摈弃急功近利,拒绝投机取巧,远离市侩掮客,追求

2025-01-08

青海美协荣誉主席马西光先生离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深切缅怀

青海美协荣誉主席马西光先生离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深切缅怀

“魂归瀚海去,艺咏高原传”。青海省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原中国美协青海分会

2025-01-07

成功美术馆:沉痛悼念中国工笔画学会原会长林凡先生

成功美术馆:沉痛悼念中国工笔画学会原会长林凡先生

“茹涵古今得非凡之体,融贯东西体造化之功。”中国工笔画学会发布《讣告》:

2025-01-06

顿挫石嶙峋 曲折水恣肆——《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张阁亮先生作品赏析

顿挫石嶙峋 曲折水恣肆——《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张

张阁亮先生的这幅《紫气风和丽 窗外赏清流》中,嵯峨崖石、葳蕤苔草、丰

2025-01-06

物象心象 朦胧之美——读赵汝杰先生工笔花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物象心象 朦胧之美——读赵汝杰先生工笔花鸟(《西部成功书画家

赵汝杰先生有意淡化的色彩、线条在雅致氛围营造中不分轩轾融为一体,花草和鸟

2025-01-03

水墨开诗境 滃晕来烟雨——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再探

水墨开诗境 滃晕来烟雨——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画作(《西部成功

古人对于中国画水墨语言的神妙,是极为推崇的。多有论述散见于诗词文章中,或

2025-01-03

蔚蔚苍苍 气韵横生 ——《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山东省美协理事张志斌山水画欣赏

蔚蔚苍苍 气韵横生 ——《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山东省美协理事

张志斌先生的山水画都是对生活的概括、提炼和升华。他曾说:“绘画最大的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