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美术馆馆藏张清智作品
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冯宜玉
今年在甘肃通渭举办的“第四届通渭书画艺术节”上,我第一次见到张清智先生,后来由于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2014中国画坛十大精英人物风云榜”等相关活动多次见到他的画作,就此对他的书画艺术多了一些关注。在进一步的了解中我也才慢慢的意识到,张清智先生和他的书画艺术所展现的面貌代表了时代艺术家积极昂扬的主题旋律,他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的艺术家。
张清智先生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后来参军做了一名空降兵,再后来进入艺术院校深造学习绘画,一步步踏进了艺术的殿堂。也许是由于天性中对艺术的敏感,再加上齐鲁大地上孔孟儒家文化的浩然正大和军旅文化的刚毅坚强的熏陶,使他的绘画中呈现了古汉文化、现代文化、军营文化、鲁南文化融汇成的独特的画风。其所作画图中,总是激荡着大丈夫壮烈与忧伤交融的铁马秋风以及对生命、人生至理不断探索追求的激情。其画作讲述的是英雄的壮怀激烈如《横断山》《雪里行军情更迫》,其坚强不屈如《2008中国汶川》《玉树情•民族魂》,其朴实真诚如《惠安女》《高原初雪》。
因此在笔者看来,张清智先生的画作无论山水、人物、花鸟,还是军旅、抗震救灾、少数民族、边地风情,不仅能带给观者对生命的思考而且也与时代旋律十分贴近。其所囊括的艺术主题是我们这个民族博大的情怀,坚强的精神和扎实厚重的文化。
就拿他最为观者熟知的《横断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高原初雪》以及近年来创作的“抗震救灾题材”等巨幅作品来说,其情怀、境界、气魄都让我赞叹不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庆祝丰收的喜悦,吐鲁番各族人民在葡萄树下载歌载舞,其为我们所描绘的曼妙柔美的舞姿、热情奔放的性格、勤劳朴实的品质,展现了新时期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欢庆、对祖国富强的欢欣,这是画家对于时代大美主题旋律呈现,也是其独特绘画语言对客观世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而《2008中国汶川》《玉树情•民族魂》等作品的创作,更是浸透着画家对灾难中,国人坚强不屈、战胜灾难的现场切身体会,使其真正用心灵去感悟那场人类的磨难的有感而发。两幅百米长卷,所绘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画中人物传神动人、呼应穿插。但其关照到了那场与自然灾害特殊斗争中,上到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方方面面的场景。《2008中国汶川》创作于“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可以说在当时极大的鼓舞了军民与自然灾害斗争的激情。因此笔者认为,张清智先生创作的“抗震救灾”系列作品,体现了老百姓的生存状况,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希望、一种力量。其画面中呈现的不仅仅是灾难,更呈现灾难中任然充满斗志的人。当然作品虽然描绘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场景,但最重要的是启示人类、警示人类。这些作品的创作展现了张清智先生作为时代艺术家,对时代、民族前途、百姓命运的关注,是艺术家历史责任感的展现。
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其所创作的作品唯有在展现时代、歌颂时代中可以永葆其艺术精神的历久弥新。在张清智先生的笔下,无论是边地藏、维吾尔、哈萨克等各族人民纯朴勤劳和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还是国人面对大灾大难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抑或是古代贤士的优游林下、雅集高论、醉卧花间的潇洒高洁,东方女性低眉流盼、翘首昂目、感春赏秋的优雅婉转,都呈现出当代艺术家对历史、对文化、对艺术、对时代主旋律的赞扬与歌颂。其画中人物神色姿态、万丈火热的情怀,山峦雄浑博大的壮美,花鸟鲜活娇艳的情状,在生动、逼真的形象塑造中,在歌颂祖国山川的图画中,在绘写自然花鸟的和谐共生中,带给观者振奋人心、积极昂扬的精神鼓舞。
画家简介: 张清智,1954年8月生于山东省苍山县,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华侨画院院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等职。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