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成功美术馆馆藏米和平先生作品《崛起》
米和平先生的山水艺术创作,始终贯穿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思想。其作品既能精准捕捉自然山川的形神特质,又善于将天地大美转化为个人情感的审美载体,最终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艺术化境。这种艺术境界的达成,既源于画家数十载笔耕不辍锤炼的深厚功底,也得益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深厚的文化修养,三者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
成功美术馆馆藏米和平先生作品《游春》
在笔墨语言上,米先生以骨法用笔立其形质,侧锋干擦塑其体量。云水天光的处理则运用泼墨泼彩之法,通过墨色块面的层层积染营造磅礴气势,完美诠释了“壁立千仞而烟云恣意”的山水精神。如《云烟荡声》一作充满了画家强烈的主观情志,无论是继承传统继而应物流转、衍生发展的斧劈皴擦山水笔墨语言,还是构图上烟云烘托、山峰嶙峋的布陈,以及物象取舍上突出主观精神传递的审美关注,都能看到画家这种惨淡经营而成的山水画面旨趣。在作品《崛起》中更见其用水用墨的精妙掌控,枯润相生的笔墨既表现云烟的飘逸,又展现山势的雄浑。画家对传统皴法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实践,使笔下的悬崖绝壁既得自然真趣,又显亘古永恒之态。那些点缀于岩隙峰麓的葱茏草木,与流动的云霭、巍峨的山体,形成动静相宜的审美韵律,令人顿生“神思飞扬”之慨。
成功美术馆馆藏米和平先生作品《淇水风韵》
米和平先生的山水绘画功力扎实而变化多样,且又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思想对客观自然山水的融汇再造。如作品《淇水风韵》中,既见以斧劈块皴,或正或侧、线面组合写意的山石碐磳形廓;又有形似刮铁皴法,而或方或圆、顿挫提按造写的方硬倔强肌理;亦有取法“豆瓣”等点皴画语,而或疏或密、渴笔干擦呈现的斑斓苔草之貌。当然还有画家取象天地晦明、光影之象,带来的雄峻山体的辉光明暗、色彩冷暖之象;以及疏淡水墨超逸烘染,罅隙留白,带来的流溢烟云和摇曳水光等等。再看作品《游春》面图式布陈上,以瞟瞥远近、俯仰高低的流动之势取象,以神入山水、情寄雾雨的主客交融而代山川而言之情迁物移。譬如画面中,崖壁上的行人,淙淙而流的山泉,以及山光、巉岩交错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盎然诗意之象。有画家立足自然、尊崇天地的客观真实反映,也是画家烟云烘托、峰谷错落的布局和物象取舍上,对自然物象的凸显强调,亦见画家在突出主观精神传递的审美关注,及苦心孤诣经营的山水画面旨趣。《云霞山色翠》兼具皴写鲜明的线性骨气,和水墨晕化的漫涣之姿;在山石层叠、峰峦嶙峋,及烟云缭绕、云霞飞扬的一实一虚对比中,彰显了画家扎实的笔墨运构能力和山水造景功力。尤其是在石质山石的独特地域自然客体的感物与感悟中,画家汲取前贤经验,兼取斧劈、刮铁等块面皴法,对岩崖磊叠、块面峥嵘之貌,应物象形、提炼语言,继而中锋线勒其廓,块墨浓淡积写其质,极见画家取古融今、造景造境的艺术运构美感。
成功美术馆馆藏米和平先生作品《云霞山色翠》
米和平先生的山水艺术,实为传统文脉与当代意识交融的审美结晶。其作品既扎根于深厚的笔墨传统,又饱含对自然生命的深刻体悟;既注重形神兼备的物象刻画,亦强调主观情思的审美投射。在皴法运用上,他能博采众长而自出机杼;在空间经营上,他善将实景描绘与意境营造完美统一;在精神表达上,他始终追求“代山川而言”的艺术境界。观其画作,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万趣融其神思”的艺术魅力,更能感受到画家对天地大美的虔诚礼赞。这或许正是中国山水画绵延千载而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核——在物我交融的审美观照中,完成对永恒自然与短暂人生的诗意诠释。
成功美术馆馆藏米和平先生作品《云烟荡声》
(文\蒋成莲整理)
画家简介:米和平,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河南武陟县人,1989年毕业于鹤壁教育学院美术专业。现为中华书画报社特聘画家,中国书画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中国当代山水画“三百家”称号;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集——米和平山水画作品集》《米和平水墨艺术》等画集。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