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学习习近平“10.15”文艺座谈会讲话研讨会现场
11月29日,由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兰州成功美术馆、《当代书画家》和成功书画家网联袂主办的甘肃书画界艺术家学习习近平“10.15”文艺座谈会讲话研讨会及相关活动在兰州成功美术馆举行。在研讨会上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秋子做了积极发言。
坚持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无愧时代好作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几点心得
秋 子
今天上午这个会名为“丝绸之路文艺复兴研讨会”。以拙见,这些年来文艺界可谓十分繁荣,但现状是混乱不堪,所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可以认为是文化艺术界拨乱反正的一次座谈会。
10月15号,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讲话。当时,我在陕西老家看了电视后,心情非常激动,当即口占了一首七言诗:
言出肺腑理尤深,扫去浮云鼓众心。
文艺本来潜教化,归根结底为人民。
秋子发言
习总书记这次讲话给全国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应好人民的心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一语道破文艺方向主题,这和毛主席72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如出一辙。通过学习这次讲话精神,回顾历史,我认识到,这是在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重整旗鼓,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南。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要成功,我们必须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笔杆子。今天我们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不能光是抓经济建设,更要抓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激励和引导文艺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于这次座谈会,最早出现的新闻标题引用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文艺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看了之后,觉得振聋发聩,一语道破文艺界的时代病症。习近平的讲话平实中肯,切中了当前文艺界的时弊。座谈会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同时,习近平提出了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任务,这就是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一定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既是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根本要求,也是赋予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如何把握并落实好这一根本任务?我认为,作为从事书画艺术的人来说,我们必须切实地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坚持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创作方向,认识定位。何谓人民?以我的理解,这个人民,当然是指中国人民,但也可以是全人类。因为,凡是正常的人,都需要艺术。抛开阶级、阶层等社会属性,任何民族、任何人,都可以是艺术作品的鉴赏者乃至收藏者。
文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化人,艺术养心。文化能把人的素质化高,艺术可将人的境界养高。所以,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身体力行,勇于担当,把自己的生命系于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的航船上,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不断地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并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能够铸造崇高灵魂的传扬正能量的优秀作品,立足于从深层意义上体现文艺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作用,推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
就书法而言,没有任何一门艺术像书法这样与汉字、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与国学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缺少文化高度的书法就不可能有精神的高度。没有精神的高度,就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书法作品。艺德是书法家的立世之本,作品是书法家的立身之本。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示的是技法,而且还是书家情感、文化、修养、怀抱、心灵的全面展示,可以丈量出作者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打铁先需自身硬。作为书画艺术工作者,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和审美境界,不断修炼自己的艺术鉴赏力,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才能和创作水平。
第二,一定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自身做起。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我们所处的这一伟大时代的时代精神是什么?依我的认识和理解,就是发展、富裕、民主、法治、公平、和谐、文明,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要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坚持“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地弘扬中国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无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建筑师。所以,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们都要自觉成为时代风尚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成为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创造者、传播者;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把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品位、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培育和打造中华民族新的时代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个书法家、一个画家,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们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担当也十分重大。
第三,一定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住灵魂。上世纪末,我曾在《中国上古书法史》一书中新创了一个名词,叫做“文化力”,意思即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毋庸置疑,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化力”是十分重要的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中国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大潮中站稳脚跟、引为自豪的坚实根基。落实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条重要途径。
一个时期以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反映在文艺领域,尤其是书画艺术界出现了很大偏差:或是缺乏群众基础,孤芳自赏,作品逐渐地脱离大众;或是拉帮结派建立小圈子,前几天网上传递的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接受弟子跪拜的事就是一例;或是装腔作势,弄虚作假,极力包装,追名逐利,形成拜金主义和浮躁情绪的风气;或是打着“艺术创新”的幌子,层出不穷地演绎出打破传统、背离传统、消弭传统的种种样式,要么炫奇造怪,要么丑为美,一些人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书法创作五门八花,诸如“现象”“主义”、派别之类,有似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样,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但作品已然失去文化内涵,失去中华民族自有的骨气和特色。令人置疑的是,这几十年来究竟是否产生过真正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华精神、大国气象的精品力作?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把住灵魂,坚持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其次要切实处理好文艺与人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继承与创新等关系,处理好主流书风与艺术多样性、普及与提高、形式与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不辜负党的期待和人民的期望。
历史是无情的。我们如果不能正视文艺领域的现状,不能认真地反省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大言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还有什么理由自称自己是一个书法家、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工作者?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是拥有独特气格和品质的,之所以不败于世界文化之林、世界艺术之林,正是因于它自身所具有的中华“文化力”及其艺术生命力。所以说,落实好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站在守住家园的立场,自觉把握好文艺创作的自身规律——既要遵循市场经济中文化传播的普遍规律,更要坚守和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关怀和道德情感;同时要认真学习、研究、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艺,努力开拓创新地对外国文艺加以研究、借鉴和吸收,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到发展意义上的“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从弘扬传统、创新传统、发展传统出发,打造好新时期文艺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心力。
研讨会笔会现场
研讨会笔会现场
作者简介:
秋子,“敦煌风”倡导者,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兰州大学客座教授、书法研究所研究员,被誉为“当代书坛学者型书法篆刻家、书法史论家、诗人”。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