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成功美术馆馆藏满维起先生作品《和谐家园》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特,而失去了情感的表达,“则不成其为绘画矣”,赏读品评亦如是也。故而赏读满维起先生的新青绿山水,若只停留在其与古有别、与众不同的笔墨形式语言表象,而不能窥见画家寄寓其间的深彻情感、幽微神思以及逸兴情怀,也难真正发现其所独创“新青绿”的审美内涵、时代意义和情志倾诉。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和谐家园》,不仅可见画家融冶古今、兼具工写的现代新青绿山水画面形式表现,更能体味到中国人骨子里那高洁的爱尚自然精神和渴慕林泉追求,有一种寄生山野于之繁茂丰富中透露的“雄秀清远”气象展现,亦还在山峦层叠、草木丰饶的画面表现中还见满含生命张力的情感律动。
从画面表现形式来说,满维起先生那由传统青绿工谨匀称的山壑形廓勾勒,到律动、写意乃至给予皴擦的山石形貌表现转变,已经完成了客观描绘升级到主观倾诉的笔墨精神熔铸。而那提纯色彩又祛其火气的相对单一设色,却又与传统青绿山水的中原地区山水拉开了距离,愈加强调彰显出了其画面所涉黔桂西南地域地貌和自然风光特征,而越见山青水丰、草木苍郁的原生态和谐家园情韵反映。再有其图构整体上饱满茂密、层次丰富的物象排布,也还见画家遥接北宋“密体”山水绘画的意蕴内涵,又立足于宏大时代背景和西南山水对象的融冶心物、调和平衡艺相构造,对传统韵致的消融转化和体道精神的传承创新。
所以从这样的视角再看这幅《和谐家园》,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满维起先生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游走的匠心独运和体和统一,便能心怀澄澈体味到画家于之表现形式和对象内容体和的“青山有寄,流水含情”象征寓兴。画面中长线沉着又折转险峭的勾勒,如锥透纸又寥寥错落的点厾,渴笔沧桑又随形而施的干擦,以绿为主还深浅调和的敷彩之下,那奇峻山石、蜿蜒水流、葱茏林木、朴茂村寨,高低呼应、远近穿插、聚散布置的巧妙组合、错落铺陈,既展现出画家“外师造化”的则物取象和感物体验,对其创作统摄自然地貌的细腻观察;又在“中得心源”的审美体悟和寄思抒发中,传递出对和谐家园的深情礼赞。于是画面中青绿设色的温润质朴、蕴藉内敛,墨线勾勒的凝练概括、自然从容,虚实相构的音韵节律、氤氲成彩,无不流露出画家对西南山川地貌的深刻认知与人文关怀。
这种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高度融合,使作品既显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又蕴含着沉静内敛的艺术力量,将观者带入一个既具有视觉审美价值,又充盈哲思意味的精神场域。譬如画面中那峨峨耸立的险峰怪石,与之横亘盘踞的雄浑山冈的纵横交错,既是断崖参差、峰林错落、溶洞遍布等富于“喀斯特地貌”特征的西南自然山石相态反映,同时也还见画家主观意识里对立统一的审美哲思关系,运用于画面布构运思的具体呈现。还有如画面中,蜿蜒曲折、高低嵯峨、左右冲突的置势运布间,对那些奇形怪状又峻峭嶙峋峰峦的刚健之质强调;乃至相对应的疏疏密密、层层叠叠、或显或露的置陈点缀中,对那些或勾或写也繁茂葱郁树木的柔韧之姿表现。画家既以画笔“高歌”赞扬山势险峭而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天地奇观,草木丰饶还郁郁苍苍、万木争荣的自然生机,也更于之刚柔相济、动静相生的辩证立意定景中,越见“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体道创构里对其生命昂扬力量的意蕴和映照。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成功美术馆馆藏满维起先生作品《山雨》
画家简介:满维起(1954年--2023年6月12日),出生于天津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任中国水墨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文化部评委;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两届获奖;先后参加百年中国画展,黄宾虹学术奖展等国内重大展览;1997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百杰;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先后出版中国画作品及著作二十余种。
成功美术馆馆藏满维起先生作品《一雨如洗》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