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3
正如本次论坛的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力所言,2020年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观点、策略、操作,在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争论中,在中心市场与新兴市场崛起中,在科技融合与文化市场创新中,更为多样化、复杂化。而2021年已经来到,未来已来,不确定终究会变得确定。
本期我们摘取了本次论坛中嘉宾的发言、观点,从中回顾2020中国艺术市场,并对刚刚开始的2021艺市做出展望。
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2019年年末爆发的疫情打乱了全球艺术市场的步伐,全球博物馆和美术馆几乎都受到了“社交距离”的重要影响。总的来说,在2020年这特殊的一年中,美术馆与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运营压力。在危机面前,国家给予的帮助必不可少,其自身的战略调整则至关重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就2020年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行业分别发表自己的观察和见解。首先高高表示,2020年对于美术馆和博物馆来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而熟悉和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至少在未来2-3年都将继续存在,因此美术馆必须考虑自己的核心工作究竟是什么,要保留哪些员工和在哪些方面保留资金都是要着重考虑的。
此外,全球美术馆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纷纷在线上开辟功能和活动领域。国内外美术馆线上展览的区别在于国内美术馆较多地尝试用纯虚拟空间和虚拟展览的方式,而国外则较多为藏品的数字化,包括高清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但是无论线上还是线上,美术馆的核心任务都是要对藏品进行研究,在疫情的影响下,缺少观众和“物”一对一的交流,因此线上展览背后知识的策划、有效性和有趣性越来越重要。
而邵舒则表示,比较介意直接把线下展览的图片放在网上的线上展览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并没有建立观众和“物”之间的联系,失去了美术馆自身的意义。他比较赞同直接举办一个线上纯虚拟的展览,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观展方式。除此之外,他还表示虽然疫情对美术馆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尤其是对国内美术馆行业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据他所知目前国内已经有十几家美术馆在如火如荼筹备开馆事宜。而过去一些美术馆存在频繁换展和频繁的社交活动的问题,所以疫情导致的这种停下来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
在提到如何看待疫情期间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通过出售馆藏和使用限制性资金的方式来解决资金压力的问题时,高高表示可以理解美术馆出售馆藏的行为,因为美术馆一定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艰难决定。
而邵舒认为能有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已经是不错的,因为有的博物馆不仅没有馆藏可以出手,也没有限制性资金可供使用。他还指出除了疫情的影响,其实很多博物馆都会面临资金问题。出售馆藏其实是一个慎重的决定,博物馆也会自我评估藏品是否符合出售条件,比如是不是唯一一件馆藏艺术家作品,出售的目的是否是为了维持日常开销和买入更好的藏品,只有经过这样审慎思考博物馆才会去销售馆藏。
艺术市场政策与法规动向
2020年受到政治、经济、疫情等各要素的影响,各国的文化政策与法规动向都有着明显的变化。清华大学中国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挺伟和奥运品牌学者、国家品牌标准评审专家杨曦沦围绕着论坛主题相关问题展开对谈。
杨曦沦首先探讨了疫情影响下各国文化政策调整问题,认为文化政策调整应当关注其背景、目的和决策基础。对于艺术政策制定而言,更要考虑其背后的价值,首先是艺术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包括连续性、艺术性和社会的价值共识。同时,从长远来看,制定文化政策目的是提高国家软实力,而此次疫情使人们在短期内看到了艺术产业生态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对未来制定长期政策具有借鉴意义。文化主体在借助政策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政策解决矛盾。在理解各类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抓住数字化这一突破点,将内容、科技、媒介、金融四个方面打通,进一步研究出能够适应“硅基”文明人类需求的新商业模式,利用政策将新业态推出,在人类大变局之中带给人们新的生活。
李挺伟就线上艺术大众化和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中国未来的文化艺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受到了2020年疫情影响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始终是“危”中有“机”,线上艺术既是被动应对,也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并且会形成一种惯性,培养出新的艺术体验及消费习惯。数字文化产业的四个要素:连接、融合、平台、交互,同样会影响到艺术产业,线上线下并行应该是未来的基本趋势与格局。
此外,在线上艺术传播大众化的过程中,艺术的审美性、教育性功能更好传播,流量与社交的作用更为明显。与此同时,要注意不能用艺术传播的大众化来取代艺术创作的个体化,我们既需要有更多共鸣的观者,同样也需要充满个性的创作者。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一个元年,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线上艺术的需求端更加多元化、大众化,而供给端更加个性化、交互化,在艺术推广方面进一步发挥平台化、精准化的优势。
探索与共生:科技艺术融合发展
在疫情带来的困境之下,大量文化艺术机构被迫寻求线上转型,而科技所能生发的面向远不止于此,在线艺术生态建设的维度也正在逐步讨论之中。腾讯研究院策划中心负责人、《互联网前沿》杂志执行主编周政华和“青年艺术100”总监、北京名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裁彭玮就国内文化艺术机构科技化、数字化、线上化发展趋势进行对谈。
周政华表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艺术也为人们看待科技提供了新视角。在疫情影响下,各行业线上化加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线上用户的美育程度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如何明确国人的艺术需求进而更好地提供艺术服务等。同时要建立新的线上思维逻辑,抓住新用户、新消费者的需求,完成线上和线下、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转化。
彭玮作为有着多年艺术行业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从“青年艺术100”十年发展角度切入,探讨了科技化、线上化对艺术行业的影响。从艺术作品结构上看,这十年来多媒体作品、多媒体交互作品、装置作品大量涌现,而这种趋势并非由行业内发起主导而是科技与艺术融合自律性发展的结果。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还带来了艺术体验的升级,并促进了观众构成的多元化发展。
画廊市场的转移、整合与模式创新
在过去的2020年,一方面,画廊业在危机重重的境况中,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在及时调整中创造新的格局。另一方面,艺术界一直以来关注的反种族歧视、多元化发展则有了更突破性的进展。综合来讲,重视观众体验性与种族多元化发展是画廊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大浪淘沙过后,全球画廊空间的整合与转移也体现出市场未来的发展重心。里森画廊上海总监董道兹与北京画廊协会会长、艺·凯旋画廊负责人李兰芳就2020年画廊业的危机与应对展开对话。
里森画廊上海总监董道兹介绍到,里森画廊2020年1月底至2月初就对疫情期间的策略进行了思考,观察到不同领域的线上措施和活动,希望给上海团队较快的调整策略。通过香港巴塞尔艺博会转至线上这个契机,画廊团队团结了亚洲5家不同地区的画廊,进行了线上导览活动,为观众提供了优质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也成为了常规项目,除了扩大影响力的目的外,也希望建立良好的行业生态,由于各画廊规模较小,对信息保护较强,希望通过建立平台进行分享,回到关注艺术内容本身,而非技术竞争。
北京画廊协会会长、艺·凯旋画廊负责人李兰芳首先回顾了2020年本土画廊现况,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上半年2-5月份北京的画廊处在“惶恐期”,但已有线上平台组织了线上展览,部分画廊也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有一定的销售突破,但画廊之间信息化发展程度、后台技术和线上展览技术还是存在差异;6-8月份画廊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开始尝试展览开幕、观众预约等;9-12月份中国地区的画廊状态不错,艺术深圳、上海ART021、艺术广州等博览为本土画廊带来新的销售契机。所以2020年画廊两极分化较严重,本土画廊下半年准备较充分,销售成果丰富。在线上活动过程中,部分画廊和画廊主对新销售模式很感兴趣且有经验,有些画廊则较保守。相信在2021年线上技术更成熟的情况下,本土画廊在未来将有更大的自我拓展空间。
在收益和藏家变动方面,董道兹观察到大部分画廊整体营业额收缩,但年底来看,由于参与博览会、展览的成本降低,画廊的利润其实增加了,部分画廊销售额甚至实现了超越。对于藏家来说,每次的危机都是新机会,由于行业特殊性,一定的危机可以使新人买到平时没有机会购买的作品,3-9月份就是这样一个时机,可以看到的确有更多新人进入市场。
李兰芳也表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画廊,有计划、有实力的画廊下半年收益是可观的,并鼓励国内的画廊居安思危、抓住机遇,为画廊制定良性的发展计划和空间。随着更多藏家可以通过线上完成对作品喜好的判断,相信受众会接受、习惯这样的线上模式。在过去一年各个行业领域资本的分化过程中,收藏家也有很大变化,如一些藏家可能成为新贵,部分藏家则可能受到影响选择保守的收藏计划。所以希望画廊以平和心态面对社会变动,2021年画廊业将有更好的环境,希望画廊做好准备。
最后两位嘉宾对画廊的抗风险能力培养和未来进行了展望。董道兹认为对于抗风险能力要根据不同画廊制定策划,如里森画廊本身上海空间规模较小,灵活性更强,可以快速将资源分配到更多活动中,扩大艺术家在中国的影响力。宏观来说,2021年全球是在一个被拆分的国际化状态下,需要寻求更多的自身本土空间与客户的互动,而不是仅仅依靠国际市场。
李兰芳表示对于本土画廊来说,由于地域差距、语言因素可能扩展不会太快,但画廊与博物馆美术馆等行业的联动将更加广泛。2021年春夏季开始,中国大陆应该有较好的销售环境和新藏家进入。2021年对于国际化的博览会和海外展览持较保守的估计,最早在2021年秋季可能会出现较好的转向,故本土画廊在扩展方面可能会放缓步伐。
在变局中突破:
2020全球艺术品拍卖
2020年上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因疫情面临销售额暴跌,平均价格缩水的情况。但拍卖行反应迅速,拍卖市场“快速数字化”并与其他领域机构进行“前所未有”的合作,通过策略、模式的创新在危机中突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及中国书画总负责人郭彤与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马学东通过数据和拍卖案例,对2020年拍卖市场进行了专业的解读。
郭彤表示拍卖业作为一个强调“见物、见人”的行业,在年初是相对困顿的,但得益于二月的慈善拍卖,启用了嘉德准备已久的线上网络,募集了1500万善款,这举动和结果是一个证明,也给予了大家信心。通过人们强大的心理调整能力,下半年以来已经进入了较好的恢复期。首先是通过线上进行了183场拍卖,收获了1.8亿成交额,用户通过客户端达到了400%的增长,经过线上拍卖和同步拍,线上实现的金额达到7.6亿,这是在去年初想不到的。在人们心理需求和资产布局之下,更多人形成了对艺术品收藏的认知,8月春拍作为一个重要时刻,可以看出市场压抑很久,拍品结构和专场设置顺应了市场状态,对于大陆拍卖市场起到引领、肯定的作用,接下来更多公司进行的春拍、秋拍也出现了很多好成绩。
2020年,外循环的收获较困难,拍卖行业从业者只能对内地市场进行挖掘,进而有机会认识到大陆市场的深厚力量,但外循环长期无法达到沟通交流的效果,对2021年的市场会有影响。基于内循环时间过长,对于收藏市场的认知、视野、想象力也会有局限。
在网上拍卖方面,疫情的确推动了线上平台的影响力,线上的受众、藏家、拍品,线上的出品结构同样需要长时间的设计和摸索,需要长足的思考。在市场热点不够集中的转换期,线上线下同样面临拍品结构的随机调整,配合藏家意愿、学术成果以及价值取向的不间断的重新确认;这些都会成为新一年的考验。而线上的意义更多的是吸引广泛人群的关注。拍品结构需不断的调试,配合市场、收藏意愿。而线上平台的意义还是希望吸引更多客户进入。
马学东针对目前国内市场走向进行了分析,提出拍卖协会发布的报告对行业趋势有重要意义。对于购买主体的心态变化,可以从艺术品市场分类市场的行情变化中发现。2019年基本格局是书画市场依旧是大头,瓷器杂项为62亿,油画、当代艺术不到20亿。但从其他指标可以看到,油画和当代艺术较稳定,瓷器杂项则上升态势明显。书画市场仍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以嘉德拍卖为例,2020年总成交额48亿,书画占据24.26亿。油画和当代艺术与香港市场的收藏趣味有明显区别,大陆地区更重视本土化收藏趣味。2020年瓷器杂项的交易重心有香港向内地市场转移的态势。疫情后,书画板块内部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板块中,反倒是古代在走强。故在市场危机中,藏家更倾向于价值更稳定的作品。由此都可以看出不同投资主体的心态变化。
全球艺术博览会的挑战与机遇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正霖和韩国美术市场研究所所长徐镇洙分别就地方性、中小型艺博会和线上艺博会这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张正霖认为对于艺博会的观察要放在一个大的行业环境下,疫情使得国际旅行成本变高,保持社交距离更是给线下艺术品交易带来冲击,这都更加考验艺博会作为重要交易平台的角色,也考验了艺博会的能力,尤其是如何保障客户管理和获利能力这两个核心能力。除此之外,在疫情的背景下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重要趋势,例如虽然大者恒大,但是各种区域性艺博会仍然保持活力,例如台湾地区一些酒店型的小型博览会仍如期举办,也取得一些成绩;2020年台北艺博会,虽然国际性参展商相对较少,但是仍然创造了较为可观的成绩,这更多的是本地藏家在支持本地艺术家。
张正霖还特别指出虽然疫情的发生非常意外,但是事实上艺博会国际化的放缓并不完全来自疫情的冲击,大致在2014、2015年,艺博会的跨国或跨境扩张已经面临了第一次的策略性的收缩,例如巴塞尔集团已经看见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发展瓶颈,转而开始布局区域型的中型艺博会。从这个方面来看,经营能力仍是关键,这使得那些老字号、有品牌的艺博会仍将在市场持续存在。2021年全球艺博会还会继续面临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那些能够进行策略调整,如维持现有客户群体,降低参展费,扩大跨界合作与产业链等等的艺博会才能继续保持活力。
徐镇洙则就线上艺博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线上艺博会主要有3个优点:1. 便利性,尤其是对藏家来说,他们能够在家就能看到所有艺术作品,了解艺博会、画廊和艺术作品的相关信息,并且非常方便地进行比较;2. 自由或者说平等性,线上艺博会能够使藏家感到被平等对待,因为线下场合人们会被根据外表或者穿着来判断是否是一个大买家,而线上艺博会则避免了这种尴尬,这给藏家带来精神上的自由;3. 较低的时间成本,无论是画廊还是买家,参加线下艺博会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比如买家需要经过长途旅行和长期的等待才能进入艺博会,而线上艺博会则不会有这些障碍。
因此,徐镇洙认为便利性、自由或者平等性以及较低的时间成本是线上艺博会最主要的三个优势。而在被问到参与艺博会的成本平均占据画廊总成本之首,给小型画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经过2020年的重创之后画廊今年参加艺博会的积极性如何这个问题时,徐镇洙表示:艺博会作为艺术市场三大板块之一,尽管参展费用很高,画廊还是会积极参加,即使是线上艺博会,因为坐在画廊中等待作品出售的时代已经过去。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