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人画艺术地位与成就值得今人重新思考和评估

2019-01-24

文章来源:文汇报|0
1353次浏览
 作者:范昕
前不久亮相“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的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前不久亮相“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的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

  在范景中和白谦慎眼中,理解和评价宋元之后的中国文人画,需要借助“借古开今”这个词。当时的艺术家们拟古、摹古抑或复古,看似不断恢复古代的传统,实则在创新。这是一种通变的方式。也正因如此,明清文人画艺术的地位与成就,或许值得今天的人们重新思考和评估

  最近国内的文博展览圈,明清文人画俨然成为热点——

  前不久,故宫博物院举办重量级的“清初‘四王’绘画特展”,一级文物占半数以上;上海博物馆向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正迎来大陆最大规模的董其昌特展;眼下登陆苏州博物馆的“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中,“吴门四家”再聚首……

 
 

  
前不久亮相“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的王原祁《竹溪松岩》卷(局部)。

  由此引发的关注是:当宋元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公认的高峰时,如何评价宋元之后的古代绘画?从明代“吴门四家”到董其昌,再到所谓清代画坛正统的“四王”,这数百年间的艺术潮汐该如何回望?

  近日,一场名为“古典的复兴——明清文人画公开课”的大型巡回系列学术讲座拉开序幕,第一课特邀范景中、白谦慎两位艺术史研究大家做客上海图书馆开讲,就聚焦了这些话题。在他们眼中,理解和评价宋元之后的中国文人画,需要借助“借古开今”这个词。当时的艺术家们拟古、摹古抑或复古,看似不断恢复古代的传统,实则在创新。这是一种通变的方式。也正因如此,明清文人画艺术的地位与成就,或许值得今天的人们重新思考和评估。

  明清文人画,以“精微化”无形中改变个人品位和感受

  在范景中看来,明清文人画对于古典的复兴,时间上几乎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同步,两者之间颇有一些能够对应的地方。如果说西方文艺复兴向着更大、更宏观的世界在不断地扩展,那么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复兴,则可能向更微观的世界,向我们个人心灵深处不断地深化。

  范景中说,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敏锐性,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明清时期“文艺复兴”所要恢复的。“中国的诗歌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精通多国语言的辜鸿铭曾说,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与中国古典的诗歌媲美。因为中国古典的诗歌把人的感受、人的敏感感官延伸了,精微化了。中国人对于感官的这种微妙性,就在我们今天讨论的明清文人画领域发生了。”

  面对西方绘画,如果你觉得震惊之余,思索的余地少了,范景中认为一方面是文化的隔阂,一方面是感官的隔阂——西方艺术确实没有中国的文人画这么精微化。在他看来,董其昌的绘画当中,固然有种种可为人诟病之处,但乾隆帝对他的评价“秀”同样耐人咀嚼。人们欣赏董其昌的绘画,从他的墨色中体会到“秀”的韵味,这在欣赏西方绘画时是得不到的。再看“四王”,简单来说“四王”的创作全是接了董其昌的衣钵,受到董其昌的影响,可他们确实也各有各的面貌。“他们四位之中,王时敏的书法最好,湿笔用得更为老道。而他的孙子王原祁,干笔、渲染用得多一些,强调‘笔的力量’,强调‘金刚杵’,特别是他晚年的用色,将色墨融在一起画出非常抽象的东西。这完全是现代派,比康定斯基还抽象!”

  “中国明清的古典复兴是另外一种复兴。它不是改变世界的一种复兴,而是改变个人品位、个人感受以至于让我们无形中变成一个更文化的人的一种复兴。”范景中这样表示。那些乍看千篇一律的中国画,深入细看以后,会不知不觉被它们内在的一些东西陶冶,觉得整个人被这种艺术重新塑造了,自己的感官也已精微化了。

  鉴定与鉴赏在艺术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清艺术对于古典的复兴之所以行得通,与收藏活动的发展密不可分。白谦慎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所谓古典,以谁为范本?古今这个概念其实跟收藏有关。也就是说,收藏行为使得艺术家有了过去的范本。“如果没有收藏这个环节,你说我要恢复到王维,真正的王维是什么样的,你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人由此抛出一个有意思的联想:清朝18世纪之后的艺术创新明显弱化,是不是与更多的艺术范本被宫廷内府收藏有关?而在民国年间,很多近现代艺术大家有机会见到一些此前深锁在宫廷里的重要收藏,反而启发了20世纪上半叶大规模的艺术创新。

  白谦慎指出,鉴定与鉴赏在艺术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我们欣赏钢琴曲时,第一流的弹奏者和第二流的弹奏者乍听之下都差不多,差别不过就是那一两秒,但里面细致的转换恰恰是内行才能听出来的。而绘画鉴赏也是这个理。这与范景中的看法不谋而合。“想要分辨‘四王’,从一开始看着都像一个人画的,到觉得这些画不是一个人画的,并且能够分辨出它们分别出自谁之手,甚至把别人伪造他们的假画也分辨出来,这是对我们审美感官的考验,看我们的审美感官能不能辨识出这些细微之处。”范景中笑言,南北朝的时候就有书画造假了,中国古代美术史就是与假画、伪作不断打交道的历史,“这是中国绘画史区别于西方绘画史的独特之处。这样的历史迷人而富有魅力。”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226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42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205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2572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3976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906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74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5268热度

最新文章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2025-07-30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2025-07-30

斧劈云壑 墨润万物——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师恩钊山水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解析

斧劈云壑 墨润万物——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师恩钊山水画(《

师恩钊,以其雄浑苍劲的艺术风骨与深邃悠远的精神追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

2025-07-30

苍莽沉雄 亲切灵动——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莽沉雄 亲切灵动——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西部

西部山河自然的苍茫与沉雄,边疆生活的亲切与牧场乡民的灵动,这自然与人文在

2025-07-30

体照物我 丘园幽寂——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体照物我 丘园幽寂——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于之墨色枯润浓淡而皴染、泼破驭笔的化虚为实画面具象反映和肉身写照里,又见

2025-07-29

疏简秀挺 形朴意丰——陕西美协名誉主席王西京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疏简秀挺 形朴意丰——陕西美协名誉主席王西京先生作品(《西部

画者从于心,故画面上或笔墨或设色或章法,或形象或姿态或神韵,一一罗列而

2025-07-28

笔墨语言的写意性表达——甘肃美协原副主席张卫平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说

笔墨语言的写意性表达——甘肃美协原副主席张卫平先生画作(《西

张卫平先生属于有灵性的画家,想法丰富、思路泉涌又变化多端,动手能力强。作

2025-07-24

秋光满画屏 草木皆乡情——陕西美协理事苏君良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秋光满画屏 草木皆乡情——陕西美协理事苏君良先生作品(《西部

譬如这幅《山乡秋韵》,画家抬高视角仿佛站在山腰处布构物象的画面中,形构

2025-07-23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2025-07-22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2025-07-22

如何带着问题过教材

如何带着问题过教材

如何带着问题过教材

2025-07-22

师古融今 心物交会——河南山水画家米和平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赏读

师古融今 心物交会——河南山水画家米和平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米和平先生的山水艺术创作,始终贯穿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思想。其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