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人画艺术地位与成就值得今人重新思考和评估

2019-01-24

文章来源:文汇报|0
855次浏览
 作者:范昕
前不久亮相“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的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前不久亮相“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的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

  在范景中和白谦慎眼中,理解和评价宋元之后的中国文人画,需要借助“借古开今”这个词。当时的艺术家们拟古、摹古抑或复古,看似不断恢复古代的传统,实则在创新。这是一种通变的方式。也正因如此,明清文人画艺术的地位与成就,或许值得今天的人们重新思考和评估

  最近国内的文博展览圈,明清文人画俨然成为热点——

  前不久,故宫博物院举办重量级的“清初‘四王’绘画特展”,一级文物占半数以上;上海博物馆向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正迎来大陆最大规模的董其昌特展;眼下登陆苏州博物馆的“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中,“吴门四家”再聚首……

 
 

  
前不久亮相“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的王原祁《竹溪松岩》卷(局部)。

  由此引发的关注是:当宋元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公认的高峰时,如何评价宋元之后的古代绘画?从明代“吴门四家”到董其昌,再到所谓清代画坛正统的“四王”,这数百年间的艺术潮汐该如何回望?

  近日,一场名为“古典的复兴——明清文人画公开课”的大型巡回系列学术讲座拉开序幕,第一课特邀范景中、白谦慎两位艺术史研究大家做客上海图书馆开讲,就聚焦了这些话题。在他们眼中,理解和评价宋元之后的中国文人画,需要借助“借古开今”这个词。当时的艺术家们拟古、摹古抑或复古,看似不断恢复古代的传统,实则在创新。这是一种通变的方式。也正因如此,明清文人画艺术的地位与成就,或许值得今天的人们重新思考和评估。

  明清文人画,以“精微化”无形中改变个人品位和感受

  在范景中看来,明清文人画对于古典的复兴,时间上几乎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同步,两者之间颇有一些能够对应的地方。如果说西方文艺复兴向着更大、更宏观的世界在不断地扩展,那么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复兴,则可能向更微观的世界,向我们个人心灵深处不断地深化。

  范景中说,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敏锐性,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明清时期“文艺复兴”所要恢复的。“中国的诗歌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精通多国语言的辜鸿铭曾说,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与中国古典的诗歌媲美。因为中国古典的诗歌把人的感受、人的敏感感官延伸了,精微化了。中国人对于感官的这种微妙性,就在我们今天讨论的明清文人画领域发生了。”

  面对西方绘画,如果你觉得震惊之余,思索的余地少了,范景中认为一方面是文化的隔阂,一方面是感官的隔阂——西方艺术确实没有中国的文人画这么精微化。在他看来,董其昌的绘画当中,固然有种种可为人诟病之处,但乾隆帝对他的评价“秀”同样耐人咀嚼。人们欣赏董其昌的绘画,从他的墨色中体会到“秀”的韵味,这在欣赏西方绘画时是得不到的。再看“四王”,简单来说“四王”的创作全是接了董其昌的衣钵,受到董其昌的影响,可他们确实也各有各的面貌。“他们四位之中,王时敏的书法最好,湿笔用得更为老道。而他的孙子王原祁,干笔、渲染用得多一些,强调‘笔的力量’,强调‘金刚杵’,特别是他晚年的用色,将色墨融在一起画出非常抽象的东西。这完全是现代派,比康定斯基还抽象!”

  “中国明清的古典复兴是另外一种复兴。它不是改变世界的一种复兴,而是改变个人品位、个人感受以至于让我们无形中变成一个更文化的人的一种复兴。”范景中这样表示。那些乍看千篇一律的中国画,深入细看以后,会不知不觉被它们内在的一些东西陶冶,觉得整个人被这种艺术重新塑造了,自己的感官也已精微化了。

  鉴定与鉴赏在艺术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清艺术对于古典的复兴之所以行得通,与收藏活动的发展密不可分。白谦慎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所谓古典,以谁为范本?古今这个概念其实跟收藏有关。也就是说,收藏行为使得艺术家有了过去的范本。“如果没有收藏这个环节,你说我要恢复到王维,真正的王维是什么样的,你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人由此抛出一个有意思的联想:清朝18世纪之后的艺术创新明显弱化,是不是与更多的艺术范本被宫廷内府收藏有关?而在民国年间,很多近现代艺术大家有机会见到一些此前深锁在宫廷里的重要收藏,反而启发了20世纪上半叶大规模的艺术创新。

  白谦慎指出,鉴定与鉴赏在艺术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我们欣赏钢琴曲时,第一流的弹奏者和第二流的弹奏者乍听之下都差不多,差别不过就是那一两秒,但里面细致的转换恰恰是内行才能听出来的。而绘画鉴赏也是这个理。这与范景中的看法不谋而合。“想要分辨‘四王’,从一开始看着都像一个人画的,到觉得这些画不是一个人画的,并且能够分辨出它们分别出自谁之手,甚至把别人伪造他们的假画也分辨出来,这是对我们审美感官的考验,看我们的审美感官能不能辨识出这些细微之处。”范景中笑言,南北朝的时候就有书画造假了,中国古代美术史就是与假画、伪作不断打交道的历史,“这是中国绘画史区别于西方绘画史的独特之处。这样的历史迷人而富有魅力。”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2519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257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3924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2507热度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2280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3527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10740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13484热度

最新文章

庭院养素 涤荡心灵——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简析

庭院养素 涤荡心灵——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

方寸天井里满目皆葱翠,曲院花墙上漏透接大千。亭台花木中荣枯四时兴,雕花轩

2025-02-05

经天纬地 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的两幅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经天纬地 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的两幅画(馆藏

八年前曾写过一篇《张弛有道 复兴要妙》的文章介绍张复兴先生的几幅画,时

2025-02-03

青绿苗乡 峥嵘雄秀——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再读

青绿苗乡 峥嵘雄秀——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馆藏名

层峦叠嶂的高峻山岳,曲洄蜿蜒的潺湲溪涧,葱葱郁郁的醉人浓荫,蔼然和谐的朴

2025-01-30

传神写心 美而动人——有感于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画作(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二三絮语

传神写心 美而动人——有感于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画

“绘画有两类,一类刺激感官,另一类触及灵魂。刺激感官者也许赏心悦目,

2025-01-26

广西美协原副主席王庆军先生逝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沉痛哀悼

广西美协原副主席王庆军先生逝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沉痛哀悼

先生乘云飞升去,榕荫幽幽空余恨。广西美术家协会《讣告》:2025年1月2

2025-01-25

翰墨典藏贺新岁 东风逸笔迎巳春 ——成功美术馆给您拜年了

翰墨典藏贺新岁 东风逸笔迎巳春 ——成功美术馆给您拜年了

值此律向韶阳,新岁肇启之时,成功文化集团、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兰州

2025-01-25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生《河上高士》(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赏读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生《河上高士

“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上,田黎明先生的这幅《河上高

2025-01-25

落笔皆是胸臆 雄浑亦见飘逸——再谈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的山水绘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落笔皆是胸臆 雄浑亦见飘逸——再谈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的山水

春荣秋寂、朝岚暮霭、风云雨雪的自然天地,于中国画家“无平不陂,无往

2025-01-25

笔落秦岭 意满山河——读中美协理事万鼎山水作品《云横秦岭》(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有感

笔落秦岭 意满山河——读中美协理事万鼎山水作品《云横秦岭》(

我们常说“胸有丘壑,目有山川。”于画家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境界的追求

2025-01-24

诸法杂揉 别开生面——读当代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的一幅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诸法杂揉 别开生面——读当代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的一幅画(馆藏

杜大恺先生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多才多艺,且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在壁画、雕塑

2025-01-24

茹碑涵帖 形纵意古——中书协原副主席聂成文先生书法作品(馆藏名家乙巳新春展)浅析

茹碑涵帖 形纵意古——中书协原副主席聂成文先生书法作品(馆藏

如“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上推出聂先生的《杜甫诗作·

2025-01-24

寒天素影 雪野清寂——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冰雪山水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简赏

寒天素影 雪野清寂——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冰雪山水画(馆藏名家

初见于志学老先生的冰雪山水,最直观的便是那扑面而来的冷寂之感。他以一种近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