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5
本网11月25日讯 (记者蒋水莲 杨丽君 李霞)应成功文化集团邀请,国画大师,黄土画派创始人,原中美协副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文西教授于昨晚8时莅临兰州成功美术馆视察,并在成功文化集团召开的欢迎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
昨晚七时,国画大师刘文西要到兰州成功美术馆视察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众多书画爱好者得知后,趁着夜色纷纷赶来,欲一睹大师风采。晚八时刚过, 刘文西一行不顾长途旅行的劳累,在神州诗书画报和成功美术馆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美术馆。众多书画爱好者列队向刘老问好,刘老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在工作人员和书画爱好者的陪同下,刘老将美术馆十个展馆正在展出的“喜迎十八大”的展品一一看过,连说不错。
稍事休息,不顾八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刘老又来到会议室,和等候在这里的上百名书画爱好者见面,他们都是刘文西的“粉丝”,一遍又一遍高呼着“人民画家--刘文西”,“刘文西老师,我们爱你。” 看到如此热烈的场面,刘老特别高兴,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刘院长说“我和神州诗书画报,和成功美术馆早已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里的几位记者也多次跟随黄土画派采风团跟踪报道采风情况,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与会人员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刘文西大师讲述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感悟。他讲道:“70年前,毛主席号召文学家和艺术家们,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人民而创作。1950年我在上海育才学校学习美术, 当时17岁,第一次听到王琦先生讲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决心一辈子沿着《讲话》指引的道路去实践、去创作,向人民学习、向社会 学习,向生活学习,获得人民的情感,为了人民的事业而激情创作,心甘情愿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从1957年至今,我九十多次跋涉在陕北这片底蕴深厚的黄土地上,和人民群众交朋友 ,感受、体验人民群众的生活,寻找创作素材,碰撞艺术灵感。今年是《讲话》发表70周年,《讲话》解决了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理解和实践《讲话》精神是相辅相成的,越实践就越体会 到《讲话》是论述文艺工作的真理,因此就更加要去实践。实践是第一性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黄土画派是弘扬黄土精神,黄土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的精神、延安精神、 黄土文化精神以及劳动人民精神。黄土画派是贯彻主席《讲话》精神的画派,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主席的《讲话》。我们认为主席的文艺思想是伟大的,他一直提倡为人民服务,他的《讲话 》就是讲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和‘如何为’的问题,他讲得很全面、很彻底、很完美,也可以说很现代!黄土画派将一直在生活实践中解决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黄土代表大西北, 根就在延安,这里有延安精神,黄土画派主要通过画黄土地、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展现‘黄土精神’! 我将率领黄土画派,继续沿着《讲话》精神所指引的文艺道路不断前进。我每年都坚持下基层采风写生,亲自到生活中去学习,与老百姓在一起交流生活感受,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画老百姓、画黄土地上的一切。黄土画派的宗旨‘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植根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出精品,向传统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全世界优秀艺术学习,我们要矢志不渝去践行,去发扬光大。”
在欢迎会上,刘老和“粉丝们”还认真地观看了黄土画派第十九次陕北(过大年)采风写生以及10月份刚刚举办的“人民.人民——黄土画派作品展”画展光碟,与会人员共同感受着陕北人民对刘文西大师的热爱,其迎接刘文西大师的队伍与画展的壮观气势,也通过大屏幕而深深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欢迎会结束后,刘文西院长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参观了编辑部、记者部、网络部等部门,勉励大家努力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
在成功文化集团负责人办公室,工作人员拿出一幅刘老的作品,刘老微笑着和大家与这幅作品合影。原来这是今年十月底,刘老赠送给成功美术馆的一幅“喜迎十八大”的展览作品,这是一幅他精心创作的名为“黄土地的老人”的四尺斗方作品。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