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居笔先 情寄画外 ——简析王士生的山水画

2012-07-30

文章来源:
345次浏览


    文/徐沛君
  一
  王士生山水画境多以柔美隽秀取胜,他的画面中林壑优美,山重水复,云蒸霞蔚,于幽深处见灵秀,于朴茂处显明丽,在淡雅中表现出跌宕超逸之致。若是只以“境之奇怪”与否来论,王士生的山水画似乎显得较为“平”,然而,他突出的优点也正在这里,他以恬静悠然的面貌赢得了美术界的关注。古代有论者认为,境之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王士生的山水画之“奇”就在无形之中,他不刻意求奇,他的画沉着醇厚,有种温婉的、柔静的文人气息,而其中的种种韵味,皆从朝暮四时阴晴雨雪云烟变幻间贯想而来。画面里那些茂密的林木,曲折的溪水,带给观者以可游、可居的真实感,而山间若有若无、似行似滞、飘渺无踪的雾气以及变化莫测的天光则将实景色幻化成朦胧微茫的虚境。其境也有深与浅变化—深则林峦滴翠,瀑水悬壁;浅则水岸开阔开阔,山丘平缓。微妙的墨色,变化万千的线条以及灵动的点簇营造出田园诗般的境界,引人无限遐思。他笔下的秋水山林中通常没有人物出现,但并不显得萧条冷寂,画家在自然景物中恰当的点缀以茅亭瓦舍,石桥阡陌,画面因此而获得了温暖的生活气息。
  

 

       王士生还有一类小品山水画更为传神。这类作品通常以扇面或圆形构图方式出现。且多造“平远”之境。画中的老树新篁相互掩映,芭蕉芳草交错丛生,野趣盎然,让人观后陶然忘机。这些包含着传统隐逸精神的视觉符号赋予作品以某种文化意义。从“写意”的层面而论,这位画家的笔法是灵活而沉稳的,丝毫不拘谨,然而从“收”与“放”的角度而言,他似乎更注重“收”,这使他的作品始终表现出内敛的气质,而内敛中又流露出散淡、自足的安宁感。
  二
  王士生山水画的布局不拘成法,随机而变。他有一类作品采取传统的纵向构图法,近景、中景、远景三段分明,景物开合有序,节奏感强,在整体上追求空灵简洁的效果,画面上通常是大面积留白,并与虚白处落款钤印,在形式感上颇具古意。不过,这位画家更多的作品更体现出因情、因景而变的创造意识。在画家的另外一类作品里,峰峦、草木、云气随意而置,落款也是欹正相间,但整体效果却自自然然,颇多佳趣。在某些尺幅较大的作品里,王士生习惯于采用“满构图”的布局方式,山峦树石填满了画面,给人繁密充实之感,可是,这种“满”并不让人觉得堵塞,因为画家巧妙地留出了“气眼”。表现在画面里,这“气眼”可以是天际一抹柔和的霞光,可以是一条淙淙流淌的山泉,也可以是几缕飘荡的水雾……这些极具匠心的细节处理活跃了画面,使作品在繁密之中获得了疏豁虚明的效果,也使画内之景与画外之景相沟通,画面因此产生了境外之境与象外之象。
  三
  在重视造境,重视布局的同时,王士生更多地关注中国画的笔墨内涵。因而,与其说这位画家以造境来抒发林泉之高志,不如说他在借笔墨发书卷之雅韵,传达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
  

 

       王士生曾临摹了大量的古画,但他似乎没有专注于某家某法,更不把古今截然分割开来。在用笔方面,王士生在中锋中参用侧锋,这两种笔法在有意无意间相辅相成,飞动的笔触与微妙的墨色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作画时,其手法则灵活多变,变化万千的线条、墨点错落有致,耐人寻味。走笔则连钩带染。勾之散处,画家以染来补充之;染之平处,则以皴来丰富之。在他的近期作品里,许多山石以草书之法写就,近观几乎难以辨出物象,远看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由此可见,画在追求“法无定法”的高层次境界,希望能机随笔到,形忘意会。同时,这位画家很讲究用笔之枯润。渴笔则墨焦而笔涩,墨晕则笔化而色融。王士生有机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往往在方寸之内,就呈现出无限变化的层次感与枯润互补的谐调感。王士生的作品墨色积染与水墨氤氲并举,在他的某些作品里,以较为成熟的皴法绘出山石草木,而在画面的一隅,又以积墨、泼墨之法活跃画境。墨之倾泼,势等崩云;而墨之沉滞,色同碎棉。山隈空处,笔入虚无;树影微时,墨成烟岚。正是这些灵活的笔法与墨法使得王士生的山水画呈现出分外灵透,分外洒脱的效果。
  四
  王士生的作品立足于传统,从文人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但师古是为了开今。这位画家虽然对古人怀有敬意,但他不愿意重复古人,他始终在寻找具有当代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总的来说,王士生的画作笔法稳健却又不乏奔放的动势,画中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其造型手法却又具有概括性,其笔墨语言既保留了传统的内核,又具有明显的现代意味。这些特征的形成,与画家既重笔墨又重造化的创作观是分不开的。笔墨虽然具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但现实生活中的山水之姿变化万千,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与古人有所不同,要满足今人的审美需求,除了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去饱游沃看、勤于写生外,还要自觉地去求新求变,勇于突破,打造固有程式带来的单调感。从目前的状态来看,王士生仍在进行多方位的探索,而且初步凸显了个性面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的作品更加成熟而有韵味,个性风格特征也更为稳定,其作品的文化价值也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5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384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861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3055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231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70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67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9152热度

最新文章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生作品赏析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

中国的山水绘画里,往往透露着创作者超然世外、蔼然山水而爱好自然的精神内核

2025-07-18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生作品赏析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

陈联喜先生的人物绘画创作,受到了黄胄、叶浅予等现代画坛先贤的影响,于之“

2025-07-17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2025-07-16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2025-07-16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2025-07-16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2025-07-16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2025-07-16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2025-07-16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成功学校2010—2011 年度

2025-07-16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

张杲先生曾拜国画大师石鲁为师,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李苦禅工作室,师出名门的

2025-07-16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