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杨:书法的精神境界和追求

2012-06-20

文章来源:
405次浏览
       文/罗 杨
       书法在当代大众式文化崛起和五光十色的繁荣语境中,精神的疏离和文化的边缘化使得书坛呈现出技法层面的丰富多彩而文化深度的苍白乏力。当代书法市场化的燥热并非使书法艺术上升到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的高度。众所周知,文化需要沉淀,需要培育。这种积淀和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通过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才能形成的。一件好的作品,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这就需要艺术家不仅要懂得书法技巧更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基。这种文化根基不是靠笔墨能够培养出来的,是艺术家长期积累的不可逾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修炼过程。今天我们感叹某些书法展览和书法现象和作品太肤浅,其实就是由于这些书法或书法家缺少文化的积淀。致使当代的书法拉开了书法家与文化的距离,在这种处境的驱使下,对“文化产业化”的盲从,对商品化的屈从,使时风下的书法创作脱离了精神创作的本体,某些书法家未能坚守艺术的纯粹性,使书法正走向文化的反面。从本质上讲书法作为文化现象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总和,与经济生产、物质利益无关。
       不能用书法在现实社会中的普及程度和追捧热度来衡量当代书法的发展高度,也不能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院校及学位的设计来评价当代书法的实际水准,更不能简单地把能用毛笔在宣纸上抄写唐诗宋词甚至只会用毛笔写汉字就被誉为书法家。纵观书法史,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典的产生有赖于个别的精英人才,即所谓大师的产生,人多势众热气腾腾的书法只是泛漫的汪洋,其中挟裹着大量的淤沙。在古代,书法家往往被分作两类。一类是单纯的书家,这类书家的身份与地位和其他诸如工匠、杂技、方术等具有特殊技能的人一样,地位不高,处于社会的中下层。他们的书法大多为人所约,抄书写卷等等,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流通,成为寻常百姓家装饰家居或一般庙宇、佛寺举办法事的用品,其实用性代替了艺术性,这些人在古代常被称为“写字匠”或“抄书匠”。什么是写字匠?就是对某种书体临摹得得心应手,一旦让他脱开抒发自己的理念表现文化的涵养,他们的面前则被一道墙阻隔,这道墙就是“文化”。另一类是文人书家,他们本身是诗人、学者或晋身仕途的举子,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养,在其书法中,往往书中有诗,在其诗中,则诗中有书,是典型的文人字,比如苏东坡、王羲之、黄庭坚等,其艺术性胜于实用性。由于书法多是社会上层人士所欣赏,故工匠字流传下来的极少,而留下来的也是他们抄下的文章、著作、经卷等,抄书匠的名字则往往忽略不计,而我们今天见到的绝大部分经典书法,多为文人书法。这是因为文人字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书家所展现的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人们企求的一种境界,因而受到历代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追捧。历史上大凡高超的书法家大都一半是文人一半是匠人。他们既要有文人的妙悟又要有匠人的巧手,只有文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巧手,虽有创作的欲望但很难把字写得尽善尽美,因此并非历史上的大文学家都能成为书法家,比如李、杜均没有在书法成就上标名青史。妙悟来自文人的修养和灵性,巧手来自对书写的追摩和苦练,而要想成为成功的书法家则缺一不可。
       书法的价值绝不应以表现形式和时尚风标的不同或所谓的先进与否论高下,而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人生境界的塑造,以及对现实生活和生存目标的终极关怀。而现在我们在反观今天的书法,很多作品其实并没有被赋予像古代文人书法那样的文化内涵,有的甚至还远不及古代的工匠字。一些被文人学者视为文化垃圾的书法本应该不为社会所接受至少不能被主流的文化阶层所接受。但实际上正好相反,这类严重文化缺失的书法在一定领域、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大行其道,收到不少藏家的追捧。今天书法创作的乱象丛生和书法家的贬值,就是有太多不是真正书法家的人混迹于书坛,并自封为“著名”或谋到了一官半职。高下不分,真伪不辨,黄钟哑音,瓦釜雷鸣。看职位不看作品,要名头不要经典。造就了文化内涵的平庸化,思想品位的零度化。书法市场化、消费化背后的经济利益正在使书法艺术这其实反衬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流失所引发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反过来又影响到书法的创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的现象。纵观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这些书法最终是会被滚滚长江东流水吞噬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优秀的书法所给予人类的不是单纯的审美和娱乐,也不是转瞬即逝的感官刺激,而是生命的信息、生存的意义,经典的书法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单位,在各自的心灵世界里实现精神的丰富和升华。但可悲的是,现在不是很多书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承担起成教化、助人伦的书法功能,也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受众走向美的境界而逐步登堂入室,而一味地去迎合受众,甚至迎合一些低俗的藏家,距离书法之于文化人“抒情达意”、“取会风骚”的文脉越来越远,已经不是为书法而艺术,而是为市场俗规而艺术,一些书法家思考的是如何进入交换体系,如何赢得市场份额,如何获得货币价值,所有的跻身参展,揽衔挂职,钻营名位都是为了商品化的明码标价。而并非考虑怎样使自己的书法更富有内涵,更有艺术价值,这是世风使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在培育文化方面的缺失。
       书到深处见文化,书到极致靠修养,书写的技巧可以通过日久天长的磨练而获得无限的接近,而心灵的丰富程度是深不见底无穷无尽的。历史上真正的书法家都是淡泊名利,能耐得住寂寞,他们把书法作为心灵的慰藉和心灵的创造。书法一旦做了物质的俘虏,必然会牺牲其精神,书法一旦失去文人的文化品格,其艺术必然失败。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先知先觉的艺术家们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一味去追求轰动,追求炒作,追求艺术以外虚幻的云彩,而是踏踏实实坐下来,认真读书,潜心写字,或者从古人的法帖中寻找灵感,在前人的行迹中寻找文化,在不断的历练中渐臻化境。他们多渠道、全方位地提升自己,慢慢积累。他们不急于成名,也不急于谋利,更不去追逐潮流。所以需要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积累,成为永恒的一以贯之的书法家所坚守的理念。如果现在绝大多数艺术家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必将和古今中外其他水准上乘的艺术佳构一样,成为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引领者普罗大众在茫然的艺术追求中进入高雅的殿堂。
       毋庸讳言,与古时相比,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力作,缺少入木三分的创作境界,缺少众望所归的书法权威。书圣王羲之有一卷《兰亭序》,颜真卿有一封《祭侄稿》,欧阳询又一通《九成宫》等等,这都是历史检验,大浪淘金使然,而今天的大家们能拿出什么呢?我还没发现,因此难怪有人悲观的论断这是一个没有大师和经典的时代。而为什么难以产生大家和经典,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终结到一点,就是当代的书法家缺少书法作品应具备的文化深度和精神高度。要改变这种只有泛漫,没有经典的现状,当代书法家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味与追求,有自己的境界与底线,有自己的抱负与志向,有深厚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以文化铸就书法新的辉煌。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7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32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78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98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17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605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622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9064热度

最新文章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生作品赏析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

陈联喜先生的人物绘画创作,受到了黄胄、叶浅予等现代画坛先贤的影响,于之“

2025-07-17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2025-07-16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2025-07-16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2025-07-16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2025-07-16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2025-07-16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2025-07-16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成功学校2010—2011 年度

2025-07-16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

张杲先生曾拜国画大师石鲁为师,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李苦禅工作室,师出名门的

2025-07-16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葛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

“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