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重与灵动——谢志高人物画的笔墨特色

2012-05-04

文章来源:
436次浏览
 

 
谢志高作品欣赏
 
      文/陈履生
 
      20世纪的人物画是有成就可言的。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经历了一个服务于时代的创作高峰,因此,在中国画发展史上获得了特殊的地位。20世纪的人物画继承了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的“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在这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出现了一批在20世纪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画家,而且人物画画家在整体数量上增多,人物画的普遍水准提高,巨幅作品也层出不穷。
 
    人物画在20世纪的成就,基于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要求。为了完成时代使命,人物画改变了过去以画谱范式为基础的表现内容,通过深人生活,表现生活,扩大了题材范围;同时吸收了西方和苏联的造型方法,使人物画在造型上获得了自身的完善和突破。虽然这种体系上的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牺牲传统的审美特点为代价,但是,由此而吻合了20世纪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人物画以造型为突破的时代变革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素描、速写的融入,作为基础训练的手段,提高了造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连环画的辅导,帮助解决了造型的问题,又提高了构思、构图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反映在一代人身上几乎是相似的过程,却表现为不同的结果。在进人一个新的时代以后,人物画的整体面貌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与前—个时期相联系的发展,却在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中显现出了新的格局。
 

 
谢志高作品欣赏
 
    谢志高的历程见证了这样一个时代。他从1956年14岁的时候,就创作了连环画《送食盒》,不仅参加了展览,还得到了首次发表的喜悦。在倡导连环画的20世纪50年代,谢志高与同时代的许多学画的同学一样,是以连环画作为进身的初阶。学画从画连环画入门,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特殊现象之一。此后直到1985年、谢志高在中国连环画辉煌时代的未期,还创作了他的连环画代表作《春蚕》。《春蚕》作为艺术化的水墨连环画,以其精致的画面表现,深刻的人物刻划,基本上反映了鲁迅半个世纪前所提出的小人书也可以出米开朗基罗的愿望。伴随着连环画时代的逝去,在30年的时间内,谢志高画过过不少连环画和插图,而他的人物画成就无不反映了他在连环画方面的基础.而《春蚕》无疑是谢志高在连环画舞台上最佳的谢幕礼。谢志高从1958年考人广州美院附中,后来又于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班,一直受到了良好的学院教育。他的教育背景基本上决定了他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成为他在学理化的道路上为之努力一生的基础。谢志高受业于蒋兆和、叶浅予等著名的人物画画家。在基础训练方面,他不仅在习作的范围内、解决了人物造型的问题,同时还逐步调和了西方式的人物造型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的关系。他在累积的大量的素描、速写的基础上,还用水墨画了许多人物头像、人体写生,这些写生不仅锻炼了他的笔墨和表现,有些还超越了习作的范围反映出他在造型上的功力和笔墨上的趣味,传达出美学上的意味,表观出了他富有学理化的艺术追求。
 

 
谢志高艺术作品欣赏
 
    20世纪中后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画家,其创作能力是超强的,因为他们是在各种创作任务的压力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创作在表现主题、反映生活、挖掘内涵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并能得到同道在认知上的共识;他们在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也有一套既循规蹈矩又具有特点的理念,这种理念往往是巧妙地利用了某些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形式。他们通过具体创作的磨练,带动了各自绘画能力的提高。从创作中不断提高的谢志高的人物画创作,在表现主题方面有着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这一方式的核心基本上都是以反映他的生活为出发点。在他的创作中,有他成长中的以潮汕地区为主的南方记忆,也有他长期工作和生活过的华北感受.还有行旅中的青藏高原、天山脚下的各地掠影。围绕他的生活所构成的一个题材系统,表现了他的人生历程,印证了他艺术的各种来源。谢志高对现实的关怀,并没有因为时代审美潮流的转变而改变,他的《青藏高原》和《黄河之巅》(2001年)作为最新的主题创作,仍然反映出他生活的印迹和生活的感受。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现实关怀,几乎是一代画人的情操,而谢志高的执着,既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又反映了他的个性特征。
 

 
谢志高作品《蓝色的港湾》
 
    在现实题材的人物画创作中。谢志高以具有独特方式的造型和笔墨,反映出他的个性特点,并表现出凝重的风格。他比较注重造型,以夸张的方式把造型中的各种关系表现出来,这些内在的关系既有生活的依照.又有艺术的升华。谢志高正是运用了像雕塑那样凝重的语言,表现了他感悟生活的累积。反映出时代生活中的和平、安详、乐观、向上的旋律。这种凝重的感觉,消解了时代发展中的萎靡,给人以振奋;这种凝重的气度,融合了社会前进中的精神,也给人物画以地位。或许这正是谢志高不放弃主题创作的原因,或许这也是谢志高作为人物画画家的责任所在。谢志高在画面中反映出的造型和语言的特点,在主题性的创作中,往往强化了主题的表现,而与之相应的笔墨,在那厚实而有变化的表现中,也以那富有理性的挥写,增加了凝董的感觉。
    作为一种调剂、也是作为一种补充,更是一种喜好,谢志高的人物画创作的另一方面,是比较温情的风格,给人以轻松、灵动的感觉。这种风格是基于笔墨的表现而放笔于现代和古代的淑女,或古典题材的人物。在现代淑女中,那种悠闲、恬静,通过笔墨的传达,趣味横生,韵味深长。而他笔下的古代淑女,那股忧伤、清逸,往往通过诗情的表达,反映出文学的趣味。谢志高还画失意的杜甫、写诗的李白、隐逸的东坡、放逐的苏武、面壁的达摩、醉酒的钟馗……,这些都和人们熟知的历史故事相连的人物。在谢志高轻松灵动的笔墨之下,画面表现出了与笔墨相应的内涵,尽管这之中不乏凝重,但是,谢志高画得却非常轻松、抒情。因此,这一幅幅画又好像一首首抒情诗。
 

 
谢志高作品《采荔图》
 
    凝重和灵动,是谢志高绘画的风格,也是他的笔墨特色。在人物画的范围内,现代传统中的笔墨表现,以历史传统的笔墨为参照,并融人了20世纪许多著名的人物画家探索的成果。谢志高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在融会变通中,表现出了新时代的特色。不管是用线,还是没骨;不管是水墨,还是设色;不管是传统的空白,还是现代的铺底,谢志高都用他的方式强调笔墨的表现,从而反映出他对发展当代人物画的认知。
 
    谢志高是一个追求学理化的画家,他常常在笔墨的多样性中,反映出对笔墨之道的探索。因此,他在凝重和灵动之间的表现,实际上就是对当代人物画发展的一种探索。他在其老师辈所开创的20世纪人物画成就的基础上,作为发展新时代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之一,正为21世纪人物画的发展作出努力。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313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23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67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88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06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45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548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941热度

最新文章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2025-07-16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2025-07-16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2025-07-16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2025-07-16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2025-07-16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2025-07-16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成功学校2010—2011 年度

2025-07-16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

张杲先生曾拜国画大师石鲁为师,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李苦禅工作室,师出名门的

2025-07-16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葛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

“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

2025-07-14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