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哲理、人生---感悟艺术

2011-11-29

文章来源:
797次浏览
        水墨、哲理、人生---感悟艺术
       心不安则落笔无法,中国传统文化内核还是离不开养心二字,菩提达摩对前来坐禅的修徒说:你心安了没有。六祖名偈:心不动、风不动、幡不动。庄子警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君子以求内而得其安乐,小人因求外而终日不安,我画古人,与先贤对话,得知心静学问方可深入发展。目标单纯,矢志不移,如范曾先生所言:一气尚存,从我所好,于是学问有所长进,技法有所提高,意境日臻完美。画画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
      

对弈图 136x68cm

       我常醉乎于中国画的大写意泼墨技法之中,水、墨、宣纸的交融之间意态万千,有不尽的想象空间,即思接千载之上,神游八极之表,在一种非关乎理的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哲学、玩出诗性。而能在这种艺术上达到高度情态自由的状态,需要的是技法与学养,缺一不可。譬如:你有激动万分、呼之欲出的图象在脑海中呈现,因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力而无法表达感到遗憾。又如你有娴熟的技法,脑海却一片空白,只能当一名工匠。两者之微妙,难于言表,更困于心悟。故文以载道,寓教于乐,是诗性的、哲理的,它不单是完成纸、墨与水之间的一种技法过程,是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离迷得悟、再造思想境界的过程,所以画画可以陶冶情操,顿悟人生,可以延年益寿,养心也就在其中了。大凡光有理念之先行,强调视觉张力的成份,而缺乏感情的投入,为技法而技法,固然能丰富中国画的语言表达,但它不是完整的艺术。“画者文之极也”,中国画称之为“读”而不叫“看”,似乎已明白说明画画与读书之间的关系。我拉二胡,初学严谨的弓法与指法,与人一般,当能独奏二泉映月时,完全是琴我两忘。琴音即是心音。这种境界是不可模仿的。书为心画,文如其人,即道理之所在。
      

老子悟道图 136x68cm

 

       从西方的三维结构素描到东方的二维平面装饰;从(俄)尼古拉费申到中国的陈老莲、任伯年的线条;从五大调子三大面到中国画的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从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到、南济谢赫的六法论:骨法用笔,气韵生劲。我苦心实践,一一比照,包括徐悲鸿与潘天寿之间的东西方教学理念进行分析,觉得中国画笔墨精神之内涵远远高于西方艺术的那种重复自然的描摹。中国画是哲学的、意象的。其精神内核博大精深,呈现出来就像一个地球的恒温,表面是平静的,可以承载万物。如老子的“无为”状态之美感,中国画不受形的约束,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以通达心灵之路,显现人生的真、善、美为最高境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老子的“无为”、庄子的不言,看似消极,而真正体现出的是一种天人合一,万物尽观,得大自在的无穷之快乐。是积极的,入世的。有位哲人说过,选择一种正确生活方式就是大智慧。中国画是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大钥匙,他的容量是任何画种所不及的。这种综合修养的积蓄借助于毛笔、宣纸、水墨在刹那间泼写出来,就像地球不断的自转和外有引力的作用下,使地壳挤压,最终造成瞬间的火山喷发时的那种壮观图象,美伦美奂,无与伦比。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做这种“喷发”前的积蓄,那就是淡泊名利、潜心学问。单纯中再单纯,我们才有这种大能量。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温州商场,湖北某高校教授用现代化仪器测量人的心理,他说,您这人血脉很流畅,很单纯的一个人呀!功夫王子李连杰说:人只有把物欲降低到最低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幸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诗书作为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情。她是靠着这个单纯来抵御大观园里的风、刀、霜、剑和那弯冷月,体现她质本洁来还洁去,雪为肌肤,花为肚肠的纯美境界。
      

梅花香自苦寒来 136x68cm

       中国画是一种形之上的神游,是轻松的,飘逸的,宋代良楷的泼墨仙人,明代徐渭的“笔底明珠”,清初八大山人的花鸟无不给人一种身心愉悦之感,范曾先生说,中国画可以浇胸中之块垒,以澄心明性。中国人总是向往神仙般的生活,乘青云,弄紫雾,飞向琼岛瑶天,虽不能长生不老,与天地同永,虽屡试屡败,而又屡败屡试。但在精神上追求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境界,认为这是真正的快乐。这种追求人性之美,反照出人类的另一面动物本能的野蛮、丑陋,因而也是当代学人驱逐名利,潜心修学的一种修为模式。
       今天文化复兴,人类的和谐成为每个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识之士所面临的责任课题,而水墨作为这种文化载体之一,它呈现的是大象无形,大美不言,大道无为的东方哲学之终极“和谐”二字。作为一个有人类责任感和捍卫发展水墨艺术使命感的艺术家,我引用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林  伟   
                                                                                                       庚寅孟冬于中国雪云寺禅画院 
                                                                                                        2010.12.8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8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76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5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1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70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8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