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外功诗词为首

2013-02-22

文章来源:
516次浏览

       黄宾虹言:“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但我认为,雄踞安徽南部的黄山,堪称集名山大美之最,世所罕见。这里群峰高耸,气象万千;这里奇松苍郁,千姿百态;这里白云缭绕,浩瀚如海;这里怪石峥嵘,形态各异;这里温泉清洌,可饮可浴,难怪人们将黄山的松石云泉称为“四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游黄山发出了“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由衷赞叹。

 

  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墨客登上黄山,踩天梯登峰顶,倚青松观日出,傍山谷闻泉声,踏烟霞赏云海,穿松林听松涛,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饱览鬼斧神工的奇观,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相传著名画僧雪庄,曾旅居黄山写生30年,作黄山图42幅。尤其让我动情的要数现代大画家刘海粟了,他在1994年98岁高寿时,还要第11次上黄山写生、作画,令后人无比惊叹与敬仰。吾家世居扬子江畔,黄山之侧,但我却只三上黄山,相比之下,深感惭愧,所幸我非常珍惜黄山之行,每次我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身背画囊,且行且记,袖携飞云,拾级攀登,奈何步步皆景,目不暇接,山山不同,如梦如幻,可谓无松不奇,无石不怪,无水不秀,置身其中,恍如仙境一般。此刻,恨不能分身有术,踏遍大小七十二峰,将风雨阴晴、千变万化的黄山,尽收眼底,装进胸中。尽管人们在大自然中显得多么渺小,尽管黄山在我心中奇崛伟岸,无与伦比,但我还是尽我所能,千方百计用激情与汗水,用诗心和画笔,学习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积累素材,精心构思,用了数年时间,创作出咏黄山诗二百首,撰黄山联三十副,画黄山图四十幅,其中有长8米、宽0.5米手卷《江山拾秀》图。为了记录黄山之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了表达我对黄山之慕之情,之恋之爱,常常魂牵梦绕,思绪纷飞,深深感到,黄山是极富生命力和天然美感的载体,也是自己倾诉情感的最佳有效途径。真乃“昔我师黄山,今作黄山友。挥毫泼墨时,未觉已白头”。

 

  诚然,偌大的黄山,气象万千,色彩纷呈,天然美景,放眼可得,山地风貌,俯拾皆是。历来诗家在游览黄山时无不写下美丽诗篇,但我觉得,不少诗篇共性多于特性,表面多于升华,浅露多于含蓄,如何将同类题材写出新意,值得我们深思,当我每次上黄山时,步行至玉屏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则是“迎客松”,它屹立悬崖,高耸入云,迎来送往,千年不变,枝叶葱茏,仪容可掬,似是普通并不普通,仿佛是位谦卑好客的主人,让我为之动容,构思良久,一口气写下三首七绝,其中一首云:

 

  迎客进山不计酬,临风絮语述春秋。

 

  世间多少千年树,在你面前低下头。

 

  黄山迷人之处不仅仅是黄山本身,每当我行走在崎岖山路上,总能看到环保工人身系绳索,飞身于悬崖峭壁之间,捡拾被丢弃的垃圾杂物,看到他们挥汗如雨的情景,再环顾四周十分清净安详,不觉感慨万千,随口吟道:

 

  身系悬崖千百回,手攀绝壁伴云飞。

 

  黄山七万台阶上,耸起迷人清净碑。

 

  行至山之深处,忽见幢幢独立小楼,幽雅别致,名曰“鸳鸯楼”,专供旅行结婚者住宿,身临其境,虽无鞭炮震耳,轿车迎接,但这里有青山碧水,绿树红花,美丽的大自然,就是天然洞房,好不气派,不觉诗兴顿添,吟哦片刻,诗成七绝:

 

  倩楼小住梦添香,相约鸳鸯喜成双。

 

  七十二峰皆是客,花香鸟语闹新房。

 

  常言道:书画外功,诗词为首。著名书画家林岫说:“中国书画妙不可言,如果再加上诗词,那就更加妙不可言了。”所以说:诗书画三者密不可分,必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多年来,我在这方面不断探索,苦苦追求,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使黄山诗中的意境用山水画的形式来表达,又如何将黄山画中的景象,用山水诗的语言来体现。做到这点并非易事,我感到笔墨不是游离于作者之外的孤立的技巧,而是画家将自己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升华到艺术境界时所必须调动的物质手段。只有这样,创作者之“心”才能与客观物象之“神”和谐一致,交相互印,艺术之美,才能得以显现。有年我上黄山写生时,正遇上滂沱大雨,整个黄山笼罩在烟雨迷濛之中,千峰万壑,时隐时现,层峦叠嶂,忽沉忽浮,此时此刻,仿佛堕入云山雾海。我婉拒友人劝阻,索性披起雨衣,借助竹杖,从容上山,只见万丈云梯渐渐消失在步履之下,当我脚踏莲峰,身贴烟云,松涛贯耳,瀑声如雷,顿生浩然之气,更添登天之力,不知是什么魔力,触发了灵感,催动了情思,一幅《黄山烟雨图》在我心中酝酿成形,画上题诗也打好了腹稿,下山后稍事休息,便在灯下完成了这幅画,并根据画面和在雨中亲身感受,题了这样一首诗:

 

  花甲之年游兴浓,云梯上下步从容。

 

  手持竹杖鞭风雨,我是黄山又一峰。

 

  这正是人和自然的统一,思想和物象的交流,心和笔的互映,情和景的相融,诗和画的结合,才使得这幅画趣味盎然,诗意隽永,充满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类似这样以黄山为主题的诗画结合,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我在创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山水诗是人想象之中的“山水画”,山水画是人品味之中的“山水诗”;山水诗是无形可绘的“山水画卷”,山水画是无字可言的“山水诗篇”。

 

  小记至此,时近黄昏,掩卷思之,意犹未尽,回忆起每次畅游黄山之情景,不觉思念加深,久难平静,仅以一副自撰黄山长联作为短文收尾:

 

  誉载史书,何况诗人撰句,书家泼墨,画师传神,乐者吟讴,历代几许骚客,皆在纵观时醉矣;

 

  景标天下,岂只莲峰拾秀,云海猎奇,松石寻怪,瀑流觅险,全球众多胜境,俱于凝望中黯然。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38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85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3053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230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698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67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9150热度

最新文章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生作品赏析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

中国的山水绘画里,往往透露着创作者超然世外、蔼然山水而爱好自然的精神内核

2025-07-18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生作品赏析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

陈联喜先生的人物绘画创作,受到了黄胄、叶浅予等现代画坛先贤的影响,于之“

2025-07-17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2025-07-16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2025-07-16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2025-07-16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2025-07-16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2025-07-16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2025-07-16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成功学校2010—2011 年度

2025-07-16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

张杲先生曾拜国画大师石鲁为师,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李苦禅工作室,师出名门的

2025-07-16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