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法论中国花鸟画

2012-08-17

文章来源:
663次浏览

       我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生命线﹔
    水是中国画的灵魂﹔
       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
  画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中国花鸟画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表现上看己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各地老年大学的兴办,花鸟画又是一种既能陶冶情操又是一种易於入门之画种,因而上至离退休耄耄长者,下至童稚少年,学画花鸟画之风气之盛,“梅、兰、竹、菊”、“牡丹”、“荷花”皆遍地开花,為歷代所少见。然而真正画得好的,颇具深厚功力和个性的却寥若晨星,这是当前花鸟画坛的一个基本现状。可见要画好一幅既见深厚传统功力又独具自己强烈面貌、时出新意之花鸟画是何等之不易。近年来我在多次担任中国美协组织的一些全国性大展的评选过程中,如在“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北京评画的时候,我就注意和发现到一个问题,即现在的写意画特别是大写意,画得好的越来越少,其数量明显少於工笔画,而工笔画却明显多於写意画,而且画之尺寸越画越大,多偏重於大场面,大制作。11為出效果,洒盐、倒牛奶、加肥皂粉等等己到了不择手段之地步。笔墨不讲究“写”之成份却大大忽略。為什麼会出现重工笔而轻写意,重制作而轻笔墨呢?
  我认为:一是相对而言工笔容易出效果。画工笔因為是画在熟宣上,主要是靠勾线来表现,用笔比较单纯相对容易掌握,勾线后(有的干脆用铅笔勾)主要靠色彩喧染,靠制作,一张画起稿时可以反復修改,二、三个月一层一层磨。同时為了达到视觉冲击效果,所谓“起眼”作品越画越大。工笔画画大场面容易出效果,比较讨巧。而大写意要画好则较难,大写意表现之手段跟工笔不一样,要使画面有冲击力,主要靠笔墨功力来体现。靠笔墨的"气韵生动"才能產生出扑面而来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所谓的视觉冲击力,而这需要靠画家做几十年的学问和不断地在笔墨上锤炼、积累才有可能厚积而薄发。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工笔画就不难,工笔画画得好也难,但是相比较而言,大写意要难得多,另外小写意与大写意比较起来亦要容易些,兼工带写笔头比较小,隻要有工笔的基础有一定的造型和传统功力,还是比较容易掌握,大写意画看起来擦擦几笔谁都能来几下,但要笔酣墨饱,既浑扑又苍茫,既厚重中见灵动,下笔信手拈来,所谓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己吞”能达如此境界,难矣。
  那应该如何来提高中国花鸟画之水平呢?照我来看,首先要强调中国画笔墨之重要性。张仃先生讲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我则认為笔墨是中国画的生命线。中国画如果离开笔墨那就无法谈起,笔墨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的,它要在正确的万法下干锤百炼才能炼就。笔墨还包含著一个人之修养,作者见地之高,眼力之高,笔墨才能高。我们看一幅画时,為什麼有的画耐看,有的画一看就生动,就有一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关键是笔墨到位﹔笔墨“鬆动”。即便是工笔画或兼工带写亦要强调笔墨。我看两宋花鸟画,虽然是工笔,但线条狠鬆动,狠有笔趣,不呆板,所以显得狠大气。大气不是大写意画之专长,工笔画、兼工带写都存在一个大气的问题。
  其次,要注意用水。用笔用墨之关键是用水,水是中国画之灵魂。 “枯笔取气,湿笔取韵”,用不好水,韵就即无气韵,苟无气韵,即无生命。而笔墨隻有靠水的充分运用、妙用,才能使作品达到出神入化之奇妙境界。
  再者,要注意深入生活,写意画主要是表现一种意境,一种境界,意境何以產生?我认為要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去吸取,古人说“行万裡路,读万卷书”即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画家要不断到生活中去发掘,去发现。一个画家要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就要有一种悟性,自然会丘壑内营﹔一个画家能在生活中有所发现,观察时就会达到“物我两忘”之境地。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隻有带著感情去看就会发现其中之美,从中发现前人未能发现的东西,所谓见多识广。我们今天的视野比前人开阔得多,现在随著科技的进步,各种花卉新品种层出不穷,真是千姿百态,随著国门的敞开,外来花卉日益见多,所以,我们不能局限於传统的几种题材。花鸟花在题材上隻亦有所创新,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掘,有所发展。
  花鸟画之创新,没有传统不行,但我们所说的传统,不是要死抱传统。我们要学习传统,要继承传统,要研究传统,但学习和研究隻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传统,发扬传统,要推陈出新,要借古而开今。我们现在的时代跟古人不一样,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新世纪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基因”的世纪,好多发生的事件是古人不可想象的,画家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这点上,我狠佩服石涛,他在明末清初时就大胆提出“笔墨当随时代”。
  总之,我们要用以现代人之思维,现代人之思想去观察,研究生活,再用深厚的传统功力去表现我们对於生活的感受,不断地体察,不断地锤炼,隻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於时代的优秀作品来。
 
                                                                                                                                  2003年8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846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58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209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3356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440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029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868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9433热度

最新文章

墨韵驼情 大漠颂歌——甘肃著名画家杨志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韵驼情 大漠颂歌——甘肃著名画家杨志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精神万古”,这是刘海粟先生所强调的艺术创作立身所在,在他看来“一切艺术

2025-07-21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生作品赏析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

中国的山水绘画里,往往透露着创作者超然世外、蔼然山水而爱好自然的精神内核

2025-07-18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生作品赏析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

陈联喜先生的人物绘画创作,受到了黄胄、叶浅予等现代画坛先贤的影响,于之“

2025-07-17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2025-07-16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2025-07-16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2025-07-16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2025-07-16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2025-07-16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2025-07-16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成功学校2010—2011 年度

2025-07-16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

张杲先生曾拜国画大师石鲁为师,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李苦禅工作室,师出名门的

2025-07-16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