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的诱惑——观邱汉桥水墨画有感

2012-07-02

文章来源:
907次浏览

邱汉桥国画作品《乡曲》

 

  第一次见到邱汉桥的画是在1989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他举办的个人画展上。那时我刚从苏联回国,他的画深深地吸引了我,将我带入了一个与俄罗斯风光迥然不同的艺术天地。他那气势不凡,自成一格的水墨画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今年春天又有幸在他的新画室看到了一大批近年新作,他的画面貌一新,又有了质的飞跃。它仍是那么清新、沉静、浓墨渲染走向更注重内蕴的开掘,达到了底蕴深厚、飘逸幽邃的艺术境界。

  邱汉桥的水墨画享誉我国的国画界。他的画乍看虽仍随意点染,实则却是精心营构,创造了一种飘逸深邃而不艰涩的抒情氛围。《微风》、《山居》、《荷塘人家》……白云悠悠,小溪,云烟缭绕的山峦,蜿蜓流逝的小河、隐在树影丛绿中的庭院,纵横交错的田陌,淡雅隽丽的乡村景色,处处可寻的美丽景象,幽渺清远,奇颖婉约。在《暮色无边》一画中,画家还适当汲取现代表现手法,把自己的特殊感受加以深化。如无光的反映,刻划得极为精到。

  邱汉桥是一位既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着鲜明的现代意识的画家。他在《世纪魂》、《乐章》等画中,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诸多构成因素,注重画面的形式结构,突出块面立体感。生命动感节奏与点线律动变幻谱成壮丽的交响曲,洒脱不羁,宁静深沉的旋律激越回荡。

  邱汉桥的画突出了“势”、“气”、“神”、“韵”,他笔下的意象闪动着灵性,跃动着画家心灵的声息,流动着撩人心弦的艺术美感,堪称境界超然,格调独特。

  邱汉桥的画的独特之处表现为:

    寓美于淡

 

   

    邱汉桥国画作品《山居》

    

  王维在唐代彩色绚烂的风气中高歌“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从中国画史上看,山水花卉画最后发展到水墨画,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邱汉桥在对传统水墨画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水墨画风。他的画寓美于淡,返朴归真,不敷重彩而神韵骨气十足,轻烟淡彩、虚灵如梦,洗净铅华,超脱喧丽耀彩的色相。

  画家明知世间色彩斑澜却单之要选择“墨色”当主角,这是因为墨色最显笔力。“墨分五色”,画家深知分中三味。以墨作画,清有清的韵味,厚有厚的韵味。清者的韵味秀丽、潇酒,有心矿神怡之感,清新、活泼、滋润,厚者苍浑古朴,有沉雄稳健之感,含蓄、沉着、稳重。以墨作画,能给人许多微妙含蓄的情思寄托,墨中饱含着“意”。画家设色的态度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他以墨调色,其浓淡明晦,映发光彩。他的画淡而不薄,古厚清逸,达到了深沉凝重的效果。他的色彩不是具象写实的“写生色彩法”,而是“意象色法”。

    计黑当白

  传统的中国画展讲究“布白”,所谓“计白当黑”,而邱汉桥的画则颠而倒之“计黑当白”,质实而空灵,别开生面且与传统的中国画垢“空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画讲求意象的虚实相生相变之理,即虚中有实,虚而不空,实中有虚,实而不塞。宋人范希文《对床夜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空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打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清人皆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邱汉桥的画从实出发,“充实谓之美”,但它不停留于实,而是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越满越觉得虚灵动荡,富有生命,使天地的实相变为虚相,点化成一片空灵,虚幻处自生清逸的妙境,这就是邱汉桥的画之高妙处。

    “点”含气韵

    

    

  

    中国人看画的习惯是“近看取质,远看取势”。邱汉桥的画的“质”和“势”是由他独特的“点”创造成的。“点”的魔力无边,幻化无穷。“点”的“气韵相通”,使整个画面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律动的空间感,产生一种有时空艺术特色的流动美。

  邱汉桥的画于“点”的表现力上见功夫。

  他笔下的“点”,不仅有大小、形状、方向和位置,而且由于点的变化,聚散、排列、组合、渐变所产生的线性动向,产生了多种艺术效果。有时点可以主宰画面的重心位置,有时点可以调节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点线联合,气韵生动。笔情墨韵中点线变成了音乐的乐章,幽淡、微妙、静寂、酒脱,没有浓彩的喧哗眩目,有的是空灵的幽深淡远。

    如歌似梦

  艺术的境相本是幻的,所谓“灵想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邱汉桥的画驰情入幻,似真似梦的境界逐泳在无形无迹而又无往不在的现实生活中。

  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的转合,虚实的互映,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景色,梦一般的奇幻,诗一般的旖旎。方寸之间透出了缕缕情思。那如歌似梦的景色,勾起人们无尽的回忆与联想,使之跨越纷乱浮躁的现实走到迷丽超然的艺术世界。

  邱汉桥的画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静”的,但沉静的画,其实并不静,其中蕴藏着蓬勃生机,即意境求静,意象求动。这是静中有动,动而显静。水动山静,树动屋静,畜动景静:动态的牛,拉长了脖颈,奔跑的狗,身子颀长……有动方能显静,静极生动,动极致静,其妙无穷。邱汉桥的画是静美和灵动与静穆的统一,动静迭生,隐秀藏露,相映成趣。

  画家追求宁静,对都市的嘈杂、尘世的浮躁。“洗尽尘漳,独存孤迥”,含蓄而凝炼地表露了画家高洁无瑕的内心世界和在“众浊之中见清澈”的风貌。画家在静观寂照中求返于自己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的生命节奏。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处处有精神。

  素雅幽淡冷逸的笔墨韵致,空灵澹泊虚静的意境,使人从压抑和烦躁中解脱出来,产生浪漫的遐想。

    童贞世界

   

   邱汉桥国画作品《田歌》

   

  一幅《童年的回忆》洋溢着率真的灵感,令人生发最纯净的愉快,使人在恬淡之中感受到鲜活的生机和召唤。这里是童贞的世界,这或许是画家所追求的永恒世界?

  孩童逗狗的富有动感的画面,妙手偶得、稚趣横生。是诗,也是歌。它是画家儿时趣事的回忆,也是画家对故乡风情魂牵梦萦的思恋。

  童年的经验对于画家来说是“伟大而珍贵的馈赠”。它是人最初的审美经验,不带世俗之态,未被尘世所污染,未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靳丧。它是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儿童的眼光最具真味。世界在儿童的眼里是无限开放的。

  儿童的想象力最为丰富、大胆、奇特、纯真。

  真正的艺术家是最具童心的人。惟其如此,才有创造性的想象,而不受理智的、逻辑的、概念的诸多因素的束缚。唯其如此,才能冲破世俗的困扰,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对童心的回归,对自然天性的回归。

  《童年的回忆》,其实不是对往事的摹写,而是画家的感情记忆的沉淀,复呈和表现,它是被画家扬弃过的感觉和印象,它是经过画家重新组织、再创造的。拾取童年的回忆,披露诚挚的心灵世界,它抑或是幸福的回味,抑或是对某种缺乏的补偿,总之,它是精神的升华。

    澄怀观道

   

   邱汉桥国画作品《云开青山》

   

  中国人的宇宙观由《系辞上》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来。“道”为生命象征之本体,无时不在大化流涌,它是本体与现象的有机统一。“道”是动态的、变化着的。它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

  老子日:“道可德,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者不言,方者不知”,何谓道,何谓名,何谓知,何谓言,何谓不知不言?

  其实,这是一种玄妙的感知宇宙的本体思维模式,是一种空间信赖的表现,无须精确认识,但可模糊把握。故论证方式有别于西方,似乎什么都回答了,实际上什么也不回答,关键在于体悟!

  道是世的本质,道为艺之魂,艺为道存在。离开这形而上之道,那形而下之苦也就无所附的,以心求道,不为物役,道、艺、心三者浑化臻于化境。

  中国画中所表现的万象正是出没太虚而自成文理的。画家由阴阳虚实谱出的节奏,虽涵泳在虚灵中,都绸缪往复,盘桓周旋,抚爱万物,而澄怀观道。

  邱汉桥的一幅《清静自有道》表现出他的“悟”情。画家似乎整个身心沉寂于宇宙之中,主家拥抱渗化,物我交感而共济。在静思默想中感悟到的那种幽深清远的底蕴,澹泊自然的审美情趣具有东方神秘的魅力。

  邱汉桥的画展现了一个独特而富有艺术魅力的“美”的世界。绮丽自然风光、深沉的思想意绪,氲氲的情感氛围,奇妙的心灵委婉地从画家笔下流淌出来,给人以清新的美感享受。

  我爱这轻灵似梦,幽深如诗的美景,它令人心醉,情深邈远;

  我爱这沉静而凝重的境界,它令人思索,其味更为隽永。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5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01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66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