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成功美术馆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塞外风光》
初见于志学老先生的冰雪山水,最直观的便是那扑面而来的冷寂之感。他以一种近乎虔诚的笔触,勾勒出了雪落千山、原驰蜡象的壮丽,在汲取传统笔墨语言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艺术实践,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冷逸之美”的理念,用“矾墨”将冰雪的纯净、冷峻、空灵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开创了冰雪画派的新纪元。
沉浸在于老先生的《北国风光》和《塞外风光》这两幅(“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如梦如幻的作品中,远山连绵,轮廓在冰雪的轻抚下若隐若现,恰似沉睡的巨人,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结冰的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天空与四周的景致完美地映照其中,那冰面的纹理,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杰作,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宁静。被雪覆盖的松柏,犹如身着银装的卫士,傲然挺立。每一根松针上的积雪,都似是大自然赋予的珍珠,闪烁着清冷的光辉,彰显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而那座座房屋,也被雪温柔地包裹,屋顶的积雪厚重而绵实,烟囱中升腾的袅袅炊烟,为这冰天雪地增添了几缕人间烟火气。
成功美术馆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北国风光》
这两幅作品从技法上来说,也可算是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了。他巧妙地运用“留白法”,让纸面的洁白成为了雪的载体,再用“泼白法”展现出茫茫雪海和雪原的浩瀚无垠;用“排笔法”,依据皴法的基本原理通过用笔、用矾和用墨的变化来表现出雪山、冰川的阴阳相背;而“光栅法”是这两幅作品中最重要的技法,它在强化水痕线的基础上,突出了结冰后水面通体明亮、晶莹剔透的光感。这些技法是于老先生与冰雪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是开启冰雪山水艺术大门的钥匙。在他的画里,你能看到冰雪的纹理,那是风吹过雪落下的痕迹,是岁月在寒冬中镌刻的密码;你能感受到彻骨的寒意,那是冰雪对世界的冷峻考验,是寒风了掠过湖面时发出的呻吟。这两幅作品,构图精巧,笔墨浓淡相宜,画家将冰雪世界的冷艳与温暖、寂静与生机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空灵而又深邃的意境,令人陶醉其中,思绪也随之飘向那遥远而纯净的冰雪之域。画家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视角,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表象的精神内涵,使观者不仅能欣赏到冰雪之美,更能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
于志学老先生的冰雪山水,是他用一生的热爱与执着,为我们构筑的一个冰雪艺术王国。在这里,冰雪不再是寒冷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了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他用笔墨赋予了冰雪灵魂,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有了一片可以安放心灵的洁白天地,让我们得以领略到冰雪世界的独特魅力与无尽诗意。
(文\成功美术馆 蒋成莲)
成功美术馆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北国风光》
画家简介:于志学 笔名问津、干城。1935年生于黑龙江肇东市。冰雪山水画创始人,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五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