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成功美术馆馆藏张改琴女士书作《程颢诗作》
清代画家石涛曾说:“不师古法不成我法,不变古法终非家法”,又曰:“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赏读《程颢诗作》《每闻·或见》联、《漫扫·自锄》联等,“国庆75周年·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展”上推出的中书协原副主席张改琴女士行草佳作,而见其在古人书法传统经典的内美审视体验和历史流变经验吐纳的“师古”获得中,融汇碑帖、简牍、写经的刚健有力、庄重古朴、流畅连贯、生动活泼、质拙生巧等迥异不同样式,又体合时代精神的高远立意、磅礴气势、雄强形态,革新创造、内化求变为汪洋恣肆的鲜明个人书风面貌。故寓动于静,而顾盼生姿也!
在艺术创作中,古人的成熟经验仿如黑夜中的明灯,为后学者照亮了方向。而学古又旨在开今,贵在得我之面目也。倘若一成不变,又往往如刻舟求剑,容易落入食古不化的陋弊中去了。“法由我变,艺为人生”,正如成功美术馆馆内所藏张改琴女士撰联书写,所吐露之为艺心曲和书法美学追求。从这个视角来研究剖析、审美品评张改琴女士的书法创作,可见她是一位“师古法”又“变古法”“得家法”,而个人书风鲜明、实力卓绝,且书界高度认可的当代杰出女书家。探究她“艺为人生”之历程,其早年广泛涉猎王右军、颜鲁公、柳公权等名家古帖,而为其书法创作的用笔、结字、章法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后又转向《张猛龙》《张黑女》等魏碑石刻并深入研习实践,亦于敦煌写经、西北简牍之上广泛涉猎,继而着意用功、耕砚不辍、得法颇丰,为其书法艺术的风格形成拓展了方向、丰富了内容,亦为其书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格调。
成功美术馆馆藏张改琴女士书作《每闻·或见》联
譬如此次“国庆特展”推出这幅《程颢诗作》,起始“闲”字动静起伏的行笔、方圆兼具的折转、内外疏密的摆布,显见北碑石刻浑厚、峥嵘之态,帖学书法连贯、流美之势,简牍写经的以拙胜巧、率意自然内涵等的汲古继承体现,又有各种截然不同的书法表现形态完美交融、相辅相成,产生的寓静于动、顾盼生姿、朴拙自然主观审美运思体现和文字本体解构认识反映。再如“无”字起笔纵横之间的点划提按动静、接笔圆钝浑融,与其后横撇变化的折叠迅疾爽劲、使转圭角突兀的鲜明对比,既见师古广博、取法丰富的笔质线态呈现,亦有注重气韵流动带来的蕴化律变、意趣盎然表达。还有形式、结体相近的“兴”“与”二字,生拙质朴、瘦硬嶙峋,点啄洒落、波磔聚散,丰腴纤劲、长短参差,情姿毕显、生意俱彰,尽显碑帖等古法的传承又有亦动亦静、轻灵深沉、跌宕昭彰的趣韵节奏。再有作品整体行草结字形式表现之中,还以大面积碑简用笔承载,继而有机融合、迁想妙得、形质统一之。如此即见其创作上的以古开今、化而为用和融贯为我呈现,及使之活脱婉转、律动变化的寄情于笔间;又显追求古拙的藏锋收放、沉静厚重质感,而有雄浑阳刚的西部豪迈和文气细腻的女性审美体现。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唐代孙过庭语),师古贵在师其意,求新又需源脉正。如此次展出张改琴女士《每闻·或见》《漫扫·自锄》两幅七言联,甫一观之即有师古弥广弥深与出新弥远弥高,笔势淋漓酣畅与气象雄健浑厚交织而成的正大新颖笔韵墨象扑面而来。如以行草书符号之象概括性结体的“白”“看”“鸟”等字,虬屈圜转、蜿蜒连贯表现;还有“善”“事”“手”等字中取法碑简,而涩拙朴茂、提按纤腴的横竖笔线生动形态反映。乃至“云”“看”,“每”“或”等上下纵向和左右横向组合中字与字之间,深晓古法的结散顾盼、呼应连贯章法生动布局;“书”“抄”“扫”“明”等字的用笔用墨上,上下、左右的瘦劲嶙峋与丰腴饱满对比,既有师法传统上贵在得其意的风骨、精神体现,亦有天然恣肆、情致深彻的个性纯真趣韵反映。
成功美术馆馆藏张改琴女士书作《漫扫·自锄》联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书法创作的抽象笔墨技法而言,此即为万法皆出于一笔,而归于动静辩证统一的契之于道、游之于艺。从张改琴女士这几幅师法广博又“家法”自成、革鼎出新,且意趣盎然、顾盼生姿的作品面貌而言,动静相彰、恣意烂漫亦见体合于道、贵在天趣的精神内涵体悟和书艺心境圆成。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书法家简介:张改琴,甘肃庆阳人,中国书协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名誉主席、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驻会)、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科教文体卫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书协主席。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